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杰 《绿色财会》2010,(4):20-21
吉林森工集团是我国第一家大型国有控股森工企业,是中国四大森工集团之一,国家重要的商品林生产基地.总经营面积134.8万hm2,有林地面积120万hm2,年生产木材89.3万m3.集团现有子公司26户,其中:全资子公司10户,控股子公司16户.在册员工36 546人,离退休人员35 816人.截止2008年底,集团资产总额58.3亿元,资产负债率57.1%,营业收入35.1亿元,净利润1.26亿元.  相似文献   

2.
<正> 福建省国营林业采育场(以下简称采育场)共有114个,经营总面积664.76万亩,森林蓄积量3732.8万m~3,1991年木材产量79.8万m~3,上交税利5451.7万元,分别占91年全省森工总量的16.4%和26.4%,历年来共生产木材2751万m~3,更新造林405万亩,在全省林业生产中,不仅发挥出骨干示范作用,而且在木材生产经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更好地贯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凤城县人行和农行对农村3个生产队89户农民家庭1983年收支状况进行了调查。一、货币收人增加,来源发生变化。89户农民去年货币总收入144,768元,比上年增加9,932元,增长7.4%。平均每人收入366元(不包括实物),比上年增加35元。从来源看:(1)从集体得到的收入,比上年增长6.8%。89户农民粮食总产量51万斤,与上年基本持平。但出售粮食5.04万斤,比上年增加1.15万斤,增长29.6%,收入11,088元,比上年增加2,645元,增长31.3%;烟草总产量比上年减少9,000斤,下降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多数森工企业可伐资源减少,效益滑坡,人员负担重,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许多人对搞好国营森工企业失去信心。是不是森工企业就没有搞好的希望了呢?永安林业(集团)总公司用令人信服的业绩为我们作出了完全不同的回答。永安林业(集团)总公司自1993年成立以来,利税连年大幅度增长,特别是1997年,在我市森工企业(不包括永林公司)总利税比上年下降5.07%的情况下,又比上年增长73.27%,目前公司总资产已从1993年末的0.48亿元增加到8.54亿元,净资产达3.45亿元,1997年销售收入3.06亿元,利税6529万元,公司排名1997-19…  相似文献   

5.
1987年国家为缓解森工企业“两危”,决定国有林区森工企业退出利改税,实行“收入不上交(或定额上交),支出不拨补,结余全留用”的财务包干体制。我省财务包干分两个层次:即以企业主管部门省森工总局为一户,对省财政包干;森工总局内部自行层层包干。实行几年来,我省森工企业在保护森林资源,扭转过量采伐局面,大幅度调减木材产量(6年共调减560万m3,减收23亿元)的情况下,全省89户企业有40户发生亏损情况下,除省森工总局内部调整平衡外,还累计上交省财政近2亿元。这种财务管理体制适合我省森工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8年来实行财…  相似文献   

6.
1强化认识,统一思想(1)重要的问题在于认清形势。“九五”开局之年,吉林省林业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开好头、起好步的要求。但是,林业经济运行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效益不好,表现为:利润水平下降,去年全省林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净利润1131万元,比上年减少564万元,其中森工企业减少4五万元,市县国有场圃减少5593万元;亏损企业仍占较大比例,其中森工企业亏损面达23.5%,市县国有场圃亏损面占37.6%;资金占用过多,森工企业资金占用达70.2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62%,市县国有场圃资金占用71寸…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绵阳市积极抓好粮油购销和经营,全市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持续向好。2014年,全市36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528万元,增长4.6%;毛利213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5万元;利润206万元,增加20万元,增长10.8%。9个县市区以县为单位均实现盈利,市本级国有粮食  相似文献   

8.
图强林业有限责任公司是1999年末 ,由图强林业局改制成立的一户集木材生产、林产工业、营林、多种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国有大型森工企业 ,资产总额67011万元 ,经营面积50 5万hm2。企业改制后 ,他们坚持以“创新”求发展 ,紧紧围绕实施“天保”工程这个核心 ,着眼于实施生态发展战略 ,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 ,通过切实加强企业管理 ,有效推进了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2001年实现总产值17281万元 ,完成年计划的121 4 % ,同比增加3986万元 ;实现利润1283万元 ,…  相似文献   

9.
通过强化企业管理,全面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是黑龙江垦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下面,笔者就此问题谈点看法。  一、1997年“管理年”活动的回顾  黑龙江垦区1997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35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实现粮豆总产852万吨,比上年增长19%;实现全口径利税347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家庭农场实现净利润236亿元,比上年增长208%;企业资产负债率为839%,比上年减少了257个百分点。实现了粮豆总产三年翻一番,提前三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垦区经济步入了快速、高效发展的新时期。1997年垦区经济…  相似文献   

10.
四川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有林地面积为1.02亿亩,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1.33亿立方米。现有重点森工企业24个,地、县小型伐木场59个,木材水运企业4个,木材加工厂4个,国营林场297个。共有林业职工17.2万人,其中:森工采运职工7.95万人。建国以来,全省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2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0.8亿元。建成林区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黑龙江省森工企业归属于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现有经营面积1006万hm2,森林面积877万hm2,森林总蓄积6.15亿m3,下辖1个林管局,40个林业局,613个林场(所),是我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森工企业是国家为开发利用黑龙江省丰富的森林资源投资兴建的,生产木材是当时国家对黑龙江省森工企业的主导需求。在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经营思想指导下,黑龙江省森工企业建国以来生产了大量木材和林产品,满足了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但是由于黑龙江省森工企业长期以来处于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执行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12.
怀来县沙城供销社,是一个有178名职工的县城所在地供销社。他们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确定了"瞄准市场、抢抓机遇、面向大市场,发展大流通"的经营战略,几年来经济效益在全县一直处于领先地位。1993年,完成购进1400万元,比上年增长67.8%;完成销售2469万元,比上年增长42.5%;实现利润17.9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完成税收30.6万元,比上年增长46.1%。一、搞好市场调查,不断调整经营结构。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眼睛盯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木材加工基地之一。14个城市国有大中型木材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在全省森工系统占举足轻重的位置。目前,黑龙江省森工木材加工企业的经济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进入了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出来。 1.企业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木材加工企业均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大中型企业,是为国家上缴利税的大户,曾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80年代末以来,出现全行业经营性亏损,到1998年底14个企业亏损额达 11 936万元,占全省森工系统亏损总额的62%。 (1)…  相似文献   

14.
正昆山市从2006年起至2015年,为期10年时间进行三轮扶弱助贫工作,切实做到精准扶贫,"雪中送炭",使经济薄弱村逐渐增强,相对贫困户加快达小康。2014年村均集体总收入766万元、稳定性收入52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3%和8%,其水平超过苏州市的平均数;农民人均纯收入30821元、可支配收入2392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10.1%,其水平名列全省前茅;低保户、低保边缘户月均生活水  相似文献   

15.
焦鸿靖 《绿色财会》2005,(12):23-24
国有森工企业的主业是森林经营和木材采运,但是由于建国初期至上世纪末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和改革开放初期对可持续发展观的淡漠,森林资源消长严重失衡,一度使国有森工企业陷人资源危机、资金危困的"两危"境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1998年开始,国家林业政策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陆续实施"六大工程",促进林业"五大观念"转变,将林业的公益性作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减少森林资源消耗,国家对木材采伐量大幅度削减,以吉林森工集团为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前的1997年,集团内八户森工企业的木材采伐量为179万立方米,而2004年木材采伐量锐减至89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16.
截止2001年底,怒江州个私企业发展到9127户.与上年同比增长11%,其中,在工商局已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6479户,比上年同比增长12%;注册资金32742万元,与上年同比增长57%;营业收入57500万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6%;上缴税收2755万元,与上年同比增长40%,尽增783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5%,比上年同比增长13%。  相似文献   

17.
一、今年的工作目标从总体来看,农垦系统的企业脱困工作已经呈现出好的发展势头,但脱困工作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1999年,有13户企业比1998年增亏214亿元,增长162%。由于增亏额过大,1999年农垦系统79户重点脱困企业盈亏相抵后,净亏损58亿元,比1998年增亏5527万元,增亏幅度为105%。此外,1999年重点脱困企业的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也分别比上年减少914%、99%、16%,而负债总额和应收帐款却分别上升了153%和317%。由此可见,我们的脱困任务还很繁重。分析原因,除受外部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外,主要还是由于各级主管部门在督促、指导企…  相似文献   

18.
数字粮食     
<正>4468.8万吨据统计,截至8月5日,11个小麦主产省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0年新产小麦4468.8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584.3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3590.8万吨,占收购总量的80%,比上年同期减少824.4万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卫国林业局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过程中走开发林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子,依靠群众办林业,工在共建新林区,实现了造林营林——木材采伐——木材加工——汽车运修——多种经营相统一.初步建立起了城乡结合,林工贸一体化综合经营的新型经营体制.1993年完成工业用材林造林 800hm~2,成活率达 94.5%,生产原木 4万 m~3,生产胶合板 1.2万 m~3,一二等品合格率达90%以上.完成工业产值 380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10%,实现利税 1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9%;1994年 1至9月份完成利税206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352.8万元(90年不变价).先后多次受到国家、省、地的表彰.更为可喜的是我局在林资源不仅没有赤字,还做到了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濮阳市棉麻公司成立于1952年,现有职工153人,离退休人员57人。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公司历史包袱沉重、债务多、人员多,经营困难,处于业务不抵债的境地。1997年公司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积极适应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强化经营管理,使企业焕发了生机,连续四年实现了扭亏增盈。一年一个台阶。1997年销售收入903万元,比上年增加2.8倍,实现税利31万元,扭亏增盈;1998年销售收入1008万元,比上年增加1.7倍,实现税利77万元;较上年增加1.5倍,1999年销售收入1336万元,比上年增加32.5%,实现税利103万元,较上年增加33%,2000年销售收入2551万元,比上年增加1.9倍,实现税利110万元,较上年增加6.8%;共新增固资产191万元。四年来,公司先后被市政府命名为“扭亏增盈先进单位”、“企业改革先进单位”、“经贸工作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市五一劳动奖状、市社系统五强六好企业,连续四年获市社系统先进党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