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华 《企业研究》2010,(2):48-51
“有媒体称我为‘小马云’,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沈锦华说,“马云只比我大3岁,我的中国制造网创办一年后,他才有了成立阿里巴巴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人到中年的马云哪一天会不会宣布自己"退休",去做首席架构师?那样的话,阿里巴巴才真成了一个快乐的青年阿里巴巴六位高管离任或换岗,一时间IT时评家们四处发表言论。至于为何离任,旁人强  相似文献   

3.
李直 《新前程》2007,(4):24-26
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决定了马云不可能像经营阿里巴巴那样经营好雅虎中国。  相似文献   

4.
人事     
备位阿里人,你们觉得马云会对那(雅虎)中国总裁的位置感兴趣吗?——阿里巴巴合并雅虎中国业务之前,马云在阿里巴巴内部网站上以回贴的形式表示,对出任雅虎中国总裁热情不高欠科龙的钱有希望很快还上了,有关部门可能不会抓我了。——科龙董事长顾雏军被拘前私下认为  相似文献   

5.
吴晓波 《东方企业家》2007,(11):120-120
随着阿里巴巴在香港的上市,今年冬天,马云注定将成为最引人瞩目的中国企业家。两年前,我曾经在为《阿里巴巴: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一书做序言时写道:“在我看来,如果说杨致远是互联网领域里第一个世界级的华人企业家,那么马云就可能是下一个。杨致远是商业的天才,他发现了互联网搜索的价值,而马云则是天才的商人,他把一团让人手足无措的乱麻织成了一匹锦绣。”今天我还坚持这样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有人质疑马云,说为什么名义上雅虎注资10亿而实际阿里巴巴只能花2.5亿,水分太重。马云的回答是:因为算来算去我只需要2.5亿,其余的就都给股东套现;钱多了不是好事! 别以为马云在咋唬,钱多了确实不是好事。若是上市公司,钱堆在账上不花出去是要受投资人责难的:给你钱是要你投资,存银行买债券吃利息,这个谁都会。  相似文献   

7.
对内的控制,马云深知如何进退;而今年几次猝不及防与失控,都是在对外关系上今年是阿里巴巴的本命年。12岁的阿里巴巴,即便说不上危机,也是挑战重重。股权改造问题、业务模式问题、业务牌照问题、团队老化、得力干将紧缺问题、文化与管理再造问题,全纠结在一起,压在马云身上。一年之中,本刊记者四次专访马云,其中三次他都提到了改变现状的努力。第一次,是在春节前说股权结构,"如果有机会能改变,我不改变那是我愚蠢。对吧?要等待机会,我们不能听风是雨,不能恐慌。有(可以改变的)这么一天来的时候,非我莫属。"春节刚过,马云以卫哲引咎辞职和价值观"整风运动"显示了他对阿里巴巴无人能及的控制力(价值观控制,这是他擅长的)。马云认为卫哲碰了阿里巴巴的高压线——诚信的价值观。"这个一亮,谁都跑不掉的。当我发现公司内部员工,对  相似文献   

8.
《政策与管理》2008,(1):114-115
现代的商业活动中,我们与客户之间除了彼此赖以生存的商业合作外,彼此之间还可能会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而这种商务性的私人关系也会给每个人带来意外的收获,马云曾经送给杨志远一份高尔夫厚礼,而杨志远回馈给马云的却是10亿美元的阿里巴巴投资,促进马云建立阿里巴巴商业帝国的脚步,我们都知道马云这份厚礼送得值了。  相似文献   

9.
《这才是马云》一书的作者是马云的助理陈伟,他曾经在阿里巴巴内网上发了一个帖子,其中有一句话感慨地说,他从来没见过马云接受记者超过1小时以上的采访。我笑着纠正他,这话不准确,应该加上一句,"除了沈威风之外,没有超过1小时的记者采访。"  相似文献   

10.
邹玲  福先森 《中国企业家》2014,(14):56-60,9
“国家队”华数与马云为何会走到一起?谁会成为未来“传媒帝国”的真正主角?虽然看起来马云已经身处商人阶层的最顶端,但在中国,只有一件事情是马云想做但又无法轻易做的,那就是——成为一个传媒大亨。“文化产业起不来,中国就是个暴发户国家。”这是马云投资文化的逻辑。阿里巴巴IPO之前,通过对文化中国、华数传媒、优酷土豆、21世纪传媒等公司总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时代》2006,(5):78-87
“骑着老虎”的外行 “和专业化搞IT的人士比,他们是猎手,我的阿里巴巴就是瞎子,他们在拿着枪到处打老虎逐个被老虎吃掉时,我这个外行的瞎子却骑在老虎背上.晃晃悠悠的活了下来。“《中国新时代》记者专访阿里巴巴CEO马云时,他幽默地说。  相似文献   

12.
经历日本一役,马云确信,阿里巴巴国际化的一个原则,就是不把自身的商业模式强加到陌生的市场  相似文献   

13.
彭蕾是阿里巴巴创业“十八罗汉”中少有的女性,1994年在浙江财经学院时,她是马云同事;1999年创立阿里巴巴时,她成了马云最得力的干将。在入主支付宝之前,她是阿里巴巴的首席人力资源官,马云将集团内有关“人”的事情都交给她打理。  相似文献   

14.
阿里巴巴网站是近年在电子商务领域里迅速崛起、业绩辉煌的一颗新星。它于1999年9月建立,10月即获得以高盛牵头提供的500万美元风险资金,引进人才随即成为公司的头等大事。创办者马云从香港和美国引进大量的HBA人才,并对外宣称:“创业人员只能够担任连长及以下的职位,团长级以上全部由MBA担任”。当时阿里巴巴高管团队成员有12个人,除了马云之外全部来自海外。接下来几年,阿里巴巴聘用了更多的MBA,有来自哈佛、斯坦福等大学的,也有来自国内大学的。但出人意料的是,后来这些MBA中的95名却都被马云开除了。这是为什么呢?马云后来道出了原因:  相似文献   

15.
忍者马云     
杨婧 《东方企业家》2011,(12):27-27
6年前,阿里巴巴文化遭遇第一轮挑战时,马云决定并购雅虎中国。现在面对雅虎,正在经历新一轮挑战的马云,他能忍住吗?  相似文献   

16.
采访中,我问马云:你昨天让阿里巴巴创业团队集体从创始人位置上退下来,今天让卫哲辞职,剩下的人对谁能跟马云(笑)到最后岂不是缺乏预期?你担心他们会这么想吗?此前10多天,卫哲突然从阿里巴巴B2B CEO位置上引咎辞职引起舆论纷起。  相似文献   

17.
布莱尔和中国的马云2005年8月英国首相布莱尔在北京的一次活动中,坐在他右手的那个人,远看很卡通的,近看是马总——阿里巴巴的马云。常常听到有人叫“马总”,在我听来这近乎一个贬义词。姓马做老总的人,全中国不知有多少。姓马叫云长相卡通做事神通的人,只有一个。1988年底他在美国一家餐厅吃饭的时候,突然蹦出4个字:阿里巴巴。他立刻问餐厅侍者,知不知道阿里巴巴?侍者笑:芝麻开门!马云速速走上街,连连问了五六十个不同肤色的路人:你知道阿里巴巴吗?每一个都告诉他:芝麻开门。阿里巴巴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运气、财富和善良。善良的阿里喊了…  相似文献   

18.
《厂长经理之友》2013,(11):14-14
10月,马云在阿里巴巴内部论坛发帖,强调了移动通信产品“来往”对于阿里巴巴的重要性,强制每一个阿里员工11月底前必须有外部来往100个用户,并在帖子中正面向微信发起挑战。马云称来往“最大的特色是几万名员工不服输的精神,”表示应该“用愚公之精神去挑战)皓”。  相似文献   

19.
余芳倩 《英才》2007,(12):14-14
“上市不上市对我们来说兴趣不是很大。而且我们现金充裕,整体盈利状态也很好,还赚到了足够的眼光,根本不需要上市。”一年之前,马云还如此表态,一年之后,阿里巴巴已震撼登陆香港联交所。通过上市,阿里巴巴成为中国互联网界首个市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公司,全球第二大网络公司。  相似文献   

20.
看到阿里巴巴,就会想到《一千零一夜》里的那篇《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然后就想到那句"芝麻开门"。在中国,马云领导的阿里巴巴走过了14年,其业绩只要"百度"一下,一目了然。可是,那个辉煌的大门,为什么是马云打开了,而不是牛云?不要怀疑,马云一定是揣着自创的"芝麻开门"咒语上路的,所以,才能遇山开山,遇云拨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