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谈谈应收帐款等科目的正确使用张小玲,傅宁人“应收帐款”等科目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中,发现不少企业对“应收帐款”、“预付帐款”、“应付帐款”.“预收帐款”这四个科目使用的方法不当。主要表现有:(l)以明细科目正常余额所在方向为依据,将...  相似文献   

2.
合并会计报表专题讲座(六)财政部会计司李玉环五、内部应收帐款坏帐准备及内部销售商品在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处理(上)(一)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对内部应收帐款计提的坏帐准备的处理在合并资产负债表编制部分,曾经谈到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必须将内部应收帐款予以抵销,...  相似文献   

3.
应收帐款管理应从源头入手,防患于未然。对于存在的逾期应收帐款,企业应进行帐龄分析,计提坏帐准备金,并通过债务重组、出售债权的方式,努力提高应收帐款的收现效率。  相似文献   

4.
郭敏 《财贸研究》1996,(4):68-69
<正> 企业的应收帐款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收回,这就形成了坏帐。估计坏帐损失而预先提取的货币准备金叫“坏帐准备”。现行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的坏帐核算方法有两种: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 直接转销法是指在实际发生坏帐时,把确认的坏帐损失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同时冲销应收帐款。 备抵法是指按照规定的比例,按期估计坏帐损失,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同时建立坏帐准备金,待坏帐实际发生时,冲销坏帐准备金。  相似文献   

5.
关于提取坏帐准备基数的认定沈福舆《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八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建立坏帐准备金制度则是谨慎原则的具体运用。财会制度规定处理坏帐损失可以采用备抵法;提取的坏帐准备数额规定是采用应收帐款百分比...  相似文献   

6.
董世  田淑华 《商业会计》2001,(12):26-27
目前,我国粮食企业库存含量大,存在一定比例的呆死账,以债务重组方式清偿债务较为可取,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存货,或以应收款项换人存货的,按照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后的差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存货增加的实际成本,收到补价的,在上述实际成本的基础上减去补价,支付补价的,在上述实际成本的基础上加上补价,这里的“账面价值”指的是扣除有关减值准备后的余额,如未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账面价值即为其账面余额,如果已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则账面价值为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扣除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余额。  相似文献   

7.
周鸽 《商业研究》2000,(6):46-49
应收帐款的管理是我国目前流动资产管理中所关注的焦点。制定合理的使用政策是加强应收帐款管理,提高应收帐款投资效益的重要前提。企业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帐款信用政策,借助应收帐款的管理方法促进销售,扩大销售收入,增强竞争能力,尽量避免可能发生的坏帐损失。  相似文献   

8.
刘佳 《商场现代化》2012,(26):157-158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计提坏帐准备存在很大问题,一批问题公司集体巨亏的现象,已成为近两年沪深两市年报中的一道最为刺眼的风景。公司对坏帐准备准备的计提有很大的自主性,因些坏帐准备调整空间较大,坏帐准备已成为了利润的调节器,多数上市公司通过坏帐准备来调整公司利润,已达到管理层的目的,上市公司应收款项普遍质量较低,尤其母公司肆意侵占上市子公司资金,许多上市公司又对关联方的应收款项不计提坏帐准备,对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不计提坏帐准备,形成应收款项质量低下。  相似文献   

9.
根椐《企业会计制度》应收票据第三条第(二)款会计科目使用说明规定:“如为带息应收票据,应于期末时,按应收票据的票面价值和确定的利率计算计提利息,计提的利息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同时在该制度第一章第七条中说明:“本制度所称的期末和定期,是指月末、季末、半年末和年末。”可见,带息应收票据应于会计期末计提利息。那么应收票据究竟是在月末、季末、半年末还是应该在年末计提利息,对此人们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方法。  相似文献   

10.
浅谈对坏帐准备计提方法于虹,王桂兰计提坏帐准备,一般应确立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合理适度。计提比例恰当,兼顾到帐龄长短,不至于因较大比例减少企业利润而影响各方面的经济效益。二是简便可行。计算和结转帐户不宜复杂,方便财会处理。计提坏帐准备,较为普遍的有三种...  相似文献   

11.
应明确坏帐损失的处理房广志现行的财务制度对坏帐损失的确认作了统一规定:因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或者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但坏帐损失的处理要求没有明确,致使实际工作中出现...  相似文献   

12.
完善坏帐损失核销 加强应收帐款管理李华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的放开搞活,购销方式的多样化,赊购赊销业务大量发生,应收帐款的数额也越来越大。最近,在清产核资中,我们发现应收帐款中长期不能收回或债务人不承认的坏帐很多。这不仅造成企业资产总额...  相似文献   

13.
加强应收帐款管理 减少企业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收帐款是企业目前管理中一热点问题。加强应收帐款管理对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反收帐款是企业采取赊销和分期付款方式引起的。这种促销方式虽然能扩大企业的产品销售量,但也使企业承担坏帐损失的风险。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帐款信用政策,选择信用良好的销售客户,加强应收帐款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4.
坏帐定义及核算的探讨高寿烽一、坏帐的定义问题《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应收款项》(征求意见稿)将坏帐定义为“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应收款项)(征求意见稿)的说明》中指出“应收款项包括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债务重整、预付货...  相似文献   

15.
谈谈“赊销净额”的取得张清斌财政部颁布的企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中,有一个应收帐款周转率指标,公式是:应收帐款周转率平均应收帐款余额赊销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货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在会计核算中,销售收入、销货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的资料都比较容易取...  相似文献   

16.
往来款项核算是否准确,管理是否严密,是关系双方经济利益的大事,因此,会计人员必须认真对待,其中,应收帐款的管理尤为重要。各项应收帐款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风险:1.占用的时间价值(即利息);2.提前纳税的时间价值;3.催收欠款的费用开支;4.可能发生的坏帐损失;5.  相似文献   

17.
不应忽视应收帐款的持有成本黄秀兰应收帐款是在企业经济活动中暂时脱离本单位而被其他单位无偿占用的资金。虽说它是企业的一顶流动资产,但只是“纸上资产”,企业只拥有所有权,而无支配权、长期持有,有可能转化为坏帐,它的风险性,已被人们充分认识,并多方探讨规避...  相似文献   

18.
加强应收帐款管理 减少企业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收帐款是企业目前管理中一热点问题,加强应收帐款管理对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收帐款是企业采取赊销和分期付款方式引起的。这种促销方式虽然能扩大企业的产品销售量,但也使企业承担坏帐损失的风险。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帐款信用政策,选择信用良好的销售客户,加强应收帐款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应收帐款一直居高不下,一些企业因为过多的应收款和坏帐而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甚至导致财务危机,从我国企业应收帐款的成因出发,分析我国企业应收帐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提出建立相应的应收帐款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20.
林晨光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3):158-160
我国企业应收帐款一直居高不下,一些企业因为过多的应收款和坏帐而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甚至导致财务危机,从我国企业应收帐款的成因出发,分析我国企业应收帐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提出建立相应的应收帐款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