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通过对煤层深部大断面巷道变形及力学性质的分析和对矿压显现主要特征的研究,提出深部开采大断面巷道的围岩控制原理和支护原则,确定巷道支护结构及支护机理、支护参数及支护要求。施工实践表明,锚网喷+锚索联合支护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结合内蒙古大雁矿业集团雁南煤矿回采巷道底鼓现状,通过对回采煤层厚度、底板围岩的强度和性质、构造应力、采动应力、煤柱宽度、巷道施工断面大小、支护强度等多方面的分析,总结出软岩回采巷道底鼓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3.
伴随矿井开采年限的增加,采空区应力叠加、应力集中区域不断扩展,造成煤层节理紊乱、煤柱受集中应力破碎。巷道两帮位移量大,顶板下沉区域增多,给回采期间的顶板管理、机电运输、一通三防等系统工作埋下了安全隐患。经过对工作面地质情况和相邻巷道支护效果分析,掘进期间采用综掘落煤,巷道切割梯形断面、两肩圆弧过渡以减少对围岩稳定的破坏,支护采用等强锚杆+大直径锚索+E型钢带+36U钢板联合支护,帮、顶喷浆施工,形成巷道刚性与柔性支护的复合支护。现场观测巷道变形量满足设计要求,具有在同类型巷道施工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某矿103采区巷道过断层破碎带时,围岩出现大变形,支护难度大。为了防止巷道掘进后围岩发生较大的流变变形,出现底鼓,提出了“锚喷索注+底板注浆”的全断面联合支护技术。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了U型钢支护、锚喷索支护和锚喷索注+底板注浆联合支护三种方案的支护效果,结果显示:相比前两者的支护方案,锚喷索注+底板注浆支护技术在巷道围岩全断面内形成了注浆加固圈,提高了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围岩的承载能力,减少了巷道底板围岩内的卸压区范围和应力集中系数,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的变形与破坏。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近距离采动影响下巷道支护技术,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分析了巷道受动压影响时围岩应力变化情况,发现巷道所处区域应力水平为原岩应力的1.8倍左右,巷道顶板出现的拉应力区是巷道顶板破碎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出高强锚杆支护系统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井下试验结果表明,1552工作面回风巷采用高强锚杆支护系统巷道变形量只有40mm左右,有效解决了1552工作面回风巷的支护技术难题,为近距离采动影响下松软破碎煤层巷道支护提供了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龙王沟煤矿五条掘进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分类,提出改进措施,从围岩稳定性分类入手,介绍了特厚煤层6煤层巷道的支护设计,观察和分析支护效果,为龙王沟煤矿其他巷道围岩稳定性等级及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禹州煤田软弱厚夹层顶板煤巷为研究背景,分析巷道失稳破坏影响因素,得到巷道失稳破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巷道围岩软弱、巷道围岩应力较大以及支护方式不合理。探究煤巷顶板软弱厚夹层情况,并对软弱厚夹层顶板煤巷支护方案及断面进行优化设计,顶板采用梯次锚网索+W钢带支护,帮部采用锚索注浆加固联合支护方式。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支护方案后,巷道围岩变形量较小,变形速度明显较低,围岩控制效果较好,可有效保障巷道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解决矿井深部大应力、大断面、巷道支护等难题,可以通过减少巷道整修维护施工次数,最大限度延长巷道使用寿命。实践结果表明,采用组合支护加固巷道顶板,对控制巷道变形取得了更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对煤层锚杆支护回采巷道的模拟试验,分析了煤层倾角变化对锚杆支护回采巷道围岩力学特征的影响,提出了大倾角煤层回采巷道的稳定性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区巷道支护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巷道断面的大小、煤柱的留设、采面的回采顺序、支护材质以及工作进度等诸多因素,北二采区煤层顶底板为泥岩,遇水膨胀、底鼓,支护难度较大,本文就如何解决该区域支护问题进行了探讨及论述,以期达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