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银行体系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银行风险管控能力明显提高.与此同时银行贷款集中度不断提高,集团客户成为新型的贷款模式.本文首先对集团客户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集团客户授信风险产生原因:信息虚假或不完整,影响授信风险判断;集团内部调度资金,挪用贷款;集团客户过度融资,介入民间借贷;集团内部关联互保,担保流于形式等.最后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集团客户授信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2.
防范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防范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是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商业银行应针对集团客户特殊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特征,尽快建立集中垂直的授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制度,创新集团客户授信组织方式,构建集团客户授信风险防范体系.银行监管部门以及银行业协会也需从信息共享等层面进行调整,建立高效的风险规避机制,从而保证银行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3.
随着集团客户数量的增多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巨额的集团客户授信额度屡屡出现。对一家银行来说,高度集中的单一集团客户授信有很大的潜在风险。本文主要分析集团客户的法律主体风险、关联交易风险、银行多头授信风险及贷后监管等方面的风险,并从建立完善的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控制体系、做好集团客户授信前的尽职调查、设立完善的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控制方案、采用银团贷款分担授信风险、政府完善信息公开透明的相关制度等五个方面提出控制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是商业银行为防范信贷风险而推出的重要举措,但在实施过程中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指出了当前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主要表现,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政策建议和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前,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防范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是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商业银行应针对集团客户特殊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特征,尽快建立集中垂直的授信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制度,创新集团客户授信组织方式,构建集团客户授信风险防范体系。银行监管部门以及银行业协会也需从信息共享等层面进行调整,建立高效的风险规避机制,从而保证银行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以集团客户为主的各种关联性公司迅速发展,规模庞大、发展稳健的大集团不仅成为国家产业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成为了各家银行重点拓展的客户群体,授信业务的主流.然而,集团客户在给银行带来较大利益的同时,也隐藏着巨大风险,随时威胁着银行授信的安全.银广夏、蓝田、农凯、德龙、格林科尔、飞天等事件的相继爆发,涉及金额巨大,债权银行众多,在金融界引起巨大震动.如何有效地识别和管理集团客户、关联客户的信用风险是现阶段银行风险管理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各类跨地区、跨行业企业集团的逐渐壮大,商业银行关联企业集团客户的授信业务也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一系列集团企业债务危机事件引起的集团内部关联企业的信用风险时而发生,给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损失,也暴露出银行在集团授信业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识别和规避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是目前银行授信管理的风险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8.
控制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关键:识别关联企业和关联交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调查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分析了引起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增大的各种因素,指出商业银行控制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关键在于对关联企业和关联交易的识别和判断。本文给出了关联企业的识别原则、识别特征、识别方法,深入探讨了关联交易的类型、甄别关联交易的具体方法,旨在为商业银行有效控制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银行集团客户授信内部审计方法存在的问题,立足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探索构建"以集团客户风险图谱系统为工具,内部审计'关口前移'为实现路径"的集团客户授信内部审计方法,展示该方法的具体实践运用,以期为同类内部审计实务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集团客户的风险管理,在制度建设、审查标准、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对集团客户多头授信、过度授信、不适当授信额度分配以及关联交易等风险的管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近期对福建省辖内国有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检查中发现,国有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应引起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