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汽车零部件采购的一种新的模式初显端倪,使众多零部件企业面临挑战. 整车采购面临挑战 "现在,汽车零部件采购面临四大挑战:一是供应商能够和整车企业同步开发产品,可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加快新品上市;二是选择好供应商,可以增加主机厂的竞争力;三是供应链运作中的运营成本大,80%产品都需要采购,这就需要建立良好的供应链,降低成本,实现双赢."一汽采购部相关人士说.  相似文献   

2.
金东海 《市场周刊》2007,(12):33-33
目前各大跨国汽车公司产品自制率都在30%左右,如福特为38%,通用为30%,丰田为22%。整车制造商越来越倾向于掌握几种关键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对标准化的一般性汽车零部件按照QCDD或QCDS原则(Quality质量、Cost成本、Delivery交付、Design设计orService服务)在全球范围比较选择,利用全球资源实行全球采购。全球采购已经成为汽车企业迅速提高竞争力的一条捷径,使企业能优势互补,获得共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汽车零部件采购,对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的生产组织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整车制造企业必须非常重视汽车零部件和生产材料的采购管理。目前,我国整车制造企业的采购管理在采购审批、采购计划和供应商管理等很多方面存在问题。优化企业汽车的采购管理有两种主要策略,第一,科学制定采购计划和采购战略;第二,调整完善供应商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汽车零部件已成全球汽车零部件采购链条中的重要一环。零部件全球采购已成为当前整车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排名全球前几位的汽车制造商,其零部件自制率仅为三成左右。据商务部统计显  相似文献   

5.
林华 《经贸世界》2004,(4):14-16
时下,汽车降价此起彼伏,它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的暴利时代行将终结。早已习惯享受暴利的中国整车企业,其降低产品价格的首要办法是压低零部件等采购成本。于是,汽车降价的大部分成本和压力最终被分摊到零部件企业头上。  相似文献   

6.
10月24日上午,江西南昌市赣江之边的国际展览中心广场上.锣鼓喧天、彩旗飘扬,来自行业内骨干汽车零部件企业、整车采购部门、商用车配件经销商联合采购团、国外采购团体、国内各大汽车媒体和广大终端汽配用户等齐聚于此,主席台上南昌市市长胡宪宣布:第64届全国汽配会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7.
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有一种流行的说法:“三流的公司卖劳力,二流的公司卖产品,一流的公司卖技术,超一流的公司卖标准。”随着跨国汽车企业在华投资和采购步伐的加快,中国零部件企业迎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但不少跨国企业认为,由于中国汽车整车,特别是乘用车主要车型来源于不同国家、不同公司,产品采用的标准不同、系列也不同,这给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带来较大困难,制约了零部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全球采购体系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汽车生产全球化,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已经成为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融入全球采购体系,积极参与汽车产业分工,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实现汽车零部件产业国际化.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通过分析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环境对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全球采购体系带来的机会和构成的威胁,进而提出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全面融入全球采购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时下,汽车降价此起彼伏,它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的暴利时代行将终结。早已习惯享受暴利的中国整车企业,其降低产品价格的首要办法是压低零部件等采购成本。于是,汽车降价的大部分成本和压力最终被分摊到零部件企业头上,从而使零部件企业生存空间受到空前挤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汽车科技也随之进步。汽车产业发展至今,其内部结构也不再是简单的机械组成,而是许许多多高科技的产物。随着汽车结构逐渐变得复杂,汽车产业对汽车零部件的精细度要求也在逐渐提升。因此,汽车零部件的采购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困难。我国有很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其竞争力比较低,再加上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流通渠道较为复杂,所以零部件市场交易不够完善。而汽车采购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环节,如果能够进行优化管理,并能够有效地控制购买汽车零部件成本,那么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不会过多的受损。本文就对汽车零部件的采购成本管理工作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汽车工业是柳州工业第一大支柱产业,保持整车与零部件产业协调发展至关重要.为了研究整车业和零部件业的相互关系,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整车企业本地零部件配套率的影响因素,发现“整零”关系、应付货款率、产值利税率是影响本地配套率的三大因素,提出了加大汽车零部件外销力度,强化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间的采购关系,加大对汽车零部件业的信贷支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中国整车零部件进口关税的风波令整个汽车产业风生水起,各路媒体都把焦点聚集在中国的政策制定和WTO环境下的国际商战中,然而,在表象的冲突背后,国内汽车零部件配套采购体系的格局正在暗流涌动.  相似文献   

13.
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整车价格上涨以及汽车市场整体不景气,但作为汽车产业链下方的布局分散、规模小、技术相对落后的零部件供应商,却受到原材料以及人工成本的大幅上升和整车企业降低成本的双重挤压。基于这种现状,我们特邀请整车、零部件企业以及业界专家三方对成本压力下的整零关系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汽车行业已进入微增长阶段,企业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价格虽不是竞争中取胜的唯一因素,但采购成本优势则是企业盈利的有效有段,采购成本优势让企业在局部价格战中拥有主动权,赢得市场份额。文章从汽车零部件采购成本构成进行分析,在降低零部件采购成本的常见误区基础上,阐述降低汽车零部件采购成本的若干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汽车工业配件销售公司、南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全国商用车配件产销联合会协办的“第64届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于10月24日在南昌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行业内骨干汽车零部件企业、整车采购部门、商用车配件经销商联合采购团、国外采购团体、国内各大汽车媒体和广大终端汽配用户等都齐聚南昌。  相似文献   

16.
王云 《市场周刊》2005,(14):32-32
根据中国市场年鉴2003和中国信息银行的数据统计200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销售总额达178亿美元其中大约42亿美元来自整车制造商的外包业务。但这一数字由于众多的整车制造商对其关键零部件采取的进一步外包采购策略,将在2005年以预期平均23.5%CAGR的年增长幅度达到97亿美元的市场总值。尽管如此.日益迫近的汽车产业链全球化趋势已经对零部件行业产生了巨大且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跟踪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争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4月1日,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下发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进口汽车零部件在国内组装整车进行销售的汽车生产企业,所进口的汽车零部件凡构成整车特征的,必须按整车适用税率征税,由之前的10%调整为25%。  相似文献   

18.
安珂 《市场周刊》2005,(49):26-26
海尔集团采购部一位张姓经理告诉记,整个集团光是通过对钢板、化工物料、电子零部件等大宗原材料实行集中采购,就为公司节省成本达到20%到30%。  相似文献   

19.
丘文敏 《大经贸》2006,(8):20-21
广州已经逐步意识到“强大的整车制造水平必须建立在强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群的基础之上”。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换算,汽车行业整车产值与配件产值的比例可达到1:1.7左右,即1000亿的汽车整车产值,将能够带来1700亿的汽车配套工业产值,可想而知,这对广州是何等重要。下面介绍的两家零部件企业均来自日本,他们的感受和故事或许可以为我们本土的同类企业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经济不景气的2008年,新车销售放缓,消费者对汽车维修用品的需求持续上升,优质汽车维修零部件成为买家采购重点。近期,很多国际买家加大对汽车零部件的采购力度,英国Halfords就是其中一家。Halfords采购范围包括汽车零配件、维护工具、自行车产品、旅行用品、户外用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