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南平市各县(市)对营林生产资金从无偿投资改为有偿投资始于1994年,这是我市加强林业基金管理工作的一次质的转变。全区各县市有偿投入的营林资金累计已达4.5亿元,超过福建省一年的林业金费收入。这些投入现已相继到了回收期,回收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意义重大。目前各地都在认真做好林业基金有偿使用的合同档案管理,同时积极探索投资回收形式问题。对营林资金有偿投资回收工作,全区各个县(市)于1992年先后开展起来,并且取得了不同的成效。回收形式各异,有用“以钱还贷”的;也有用“以木还贷”的;有委托采购站代收代…  相似文献   

2.
三明市林委于1983年起,改革育林基金使用办法,主要把造林、育林的无偿补助改为有偿投资、有偿借贷,为用好用活林业资金开拓了新途径。根据有关资料,至1994年6月末,全市有偿使用的育林基金累计金额为17585.41万元,其中:乡村造林借款6746.76万元,占总额的38.36%;联营投资9889.54万元,占总额的56.24%;购买活立木944.11万元,占总额的5.4%。育林基金实行有偿使用后,不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了林业的发展,而且通过有偿途径形成了资金回路,为林业自身积累创造了条件。为此,对营林有偿资金的回收工作,提出一些意见,供…  相似文献   

3.
南平地区是福建省的重点林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实施地委、行署提出“三年消灭荒山、五年绿化闽北”和“资源转化,以山兴区”过程中,资金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为了缓解和解决资金困难,我们在1988年建立了林业周转金制度,在林业系统内部进行资金的有偿融通使用。这项制度执行以来,对管好用活林业资金,促进林业生产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林业周转金由地区林委牵头,通过多渠道有偿筹集,其主要来源有四个方面:()由各县(市)林业部门根据自愿互利原则,有偿集中一部份资金归由地区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资金的所有权不变;…  相似文献   

4.
<正> 从林业资金补偿机制的角度来考察,林业会计体制改革不能不是营林核算的改革。我国几十年的林业经济生活实践证明,企图把营林的一切经济活动都纳入预算报帐体系,是管不了也管不好的,那样会使整个林业资金缺乏回路。然而,林业会计改革的实践表明,营林核算仅局限于描述、记录营林资金运动全过程,得到一种“历史信息”也是不够的,还必须根  相似文献   

5.
<正> 任何一项经济事业的发展,都必须有如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和投入。营林资金的短缺,严重困扰着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的发展。剖析短缺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它既是所能投入营林的资金总量不足问题,也是营林资金循环难以收敛于始点的问题,同时,还是资金管理使用的问题,一言以蔽之,是多方面综合影响的结果。为此,解决集体林区营林资金的短缺,必须从国情、区情、林情及林业的特点出发,除了重视许多同志所提倡的“开源、节流”外,必须选取有限的营林资金的合理投向,分清轻重,缓急,保证投资重点,提高投资效益,重视森林市场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营林利益分配问题,重塑营林投资主体,建立营林资金良性循环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正> 1985年后,集体林区开放木材市场,放开木材价格,我省的木材销售收入成倍地增长。据估算,1989年和1984年比较,全省的木材销售总收入翻了两番多。近年来,由于贯彻中央和省关于增加林业投入的政策,全省林业资金总量有较大增长,特别是从木材销售收入中提取的造林、育林资金增加较多。1989年,全省投入造林、营林资金的总量已达四亿元,而木材市场开放前的1984年仅投入5000多万元。1989年和1984年比较,全省营林资金增长达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森林工业系统经过多年的努力,资源危机有所缓解,自1990年开始森林资源呈增长之势,而经济危困局面仍很严俊,笔者仅就林业资金改革措施问题谈点意见。一、资金现状林业资金包括营林资金(育林资金)、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含技术改造贷款)、多种经营贴息贷款、流动资金、企业自有资金(含挂帐资金)。营林资金是国家不给,企业自提的,自1952年每立米木材售价提5元始,发展到现在为每立米木材售价的26%。近几年在6-7亿元之间,受市场波动影响,平均每米不足100元。从全省看是基本满足营林需要的,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营林生产…  相似文献   

8.
发展我国林业,增加森林资源,需广泛吸引资金,增加营林资金的投入.因此,我们应当在筹集营林资金的指导思想上有所突破,不仅要通过林业自我积累营林资金,而且要通过现代金融市场,利用现代金融市场的各种渠道广泛筹集营林资金.笔者认为,创立营林投资基金这一种新的投资方式就能有效地、大量地筹集营林资金.  相似文献   

9.
林业的“两金一费”收入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确立的 ,其由来已久 ,是国家发展林业 ,绿化祖国 ,保护森林资源 ,维系生态环境 ,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治久安之计 ;是营林生产投资建设资金 ,不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 ,也就不应混同一般预算外资金管理看待 ,成为税政指认的课税对象。  相似文献   

10.
由于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随着森林的采伐利用,林业企业需要有不断的资金投入,用于更新、培育、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以达到永续利用和发挥森林多种效益的目的.为此国家制定了法律、法规,从制度上保证了林业资金的投人.一些具有营林资金性质的专项资金企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出现偏差,为管好用好这些资金、规范企业行为,建立林业基金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一、解放思想,改革林业资金使用办法,以贷款作为林业资金来源的主要形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保护森林、发展林业极为重视,制订了一系列重大的方针、政策,推动着林业建设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有必要改革育林基金使用办法,实行有偿使用林业资金制度。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目前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促进营林生产企业逐步由粗放型经营过渡到集约化经营,笔者就资金时间价值在营林生产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初步寻求到一种简单有效的,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营林生产过程中投入、产出与资金时间价值关系的一般方法。这种方法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现代林业技术经济分析理论在生产中的具体运用。因此,在一定范围内为林业企业进行集约化经营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途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一、本方法特点  相似文献   

13.
现行育林基金制度是国家给予林业发展的重要政策。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为保证森林采伐迹地的及时更新,促进营林事业的不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林业事业的建设和林业持续发展筹措了一定数额的资金。育林基金的提取、使用、管理已形成比较规范的管理制度,其核算体系也日趋  相似文献   

14.
<正> 利用外资是解决林业资金不足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试图对林业部门引入外资及使用外资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一、林业引进外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依据我国到本世纪末林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全国森林覆盖率要从1980年的12%提高到20%,即森林面积要从18亿亩扩大到29亿亩,净增11亿亩。如桌每亩营林成本平均按150元人民币计算,就需要资金1650亿元。而国家从1952年至1982年的三十年间,拨给林业部门的营  相似文献   

15.
2001年起,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专项用于国家公益林的保护与管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是我国林业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长期无偿使用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历史已经结束,开始进入一个有偿使用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新阶段.我省被列为全国首期11个试点省区之一,试点工作能否成功,不仅关系到国家对我们的信任,关系到林业的投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在全国的推广和建立,关系到生态环境改善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的伟大事业,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做好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育林基金是依据《森林法》为发展林业,保护森林资源,培育后续资源而设立的一项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它取之于林,用之于林,以林养林,弥补营林生产建设资金不足,是发展林业的一项主要资金来源。基于育林基金的性质特殊和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林业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主要依托于林业主管部门,所需经费基本上由林业主管部门下达。每年经费预算由主管部门平衡。这种体制的主要弊端是没有将经费安排与营林任务和营林成果相挂钩,单位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不影响单位资金的总量。单位缺乏自主权,也很少承担经济责任。这种机制也容易造成事业上热衷于铺摊子、上项目、争资金,忽视资金的使用效益,使本来就紧张的事业经费更加紧张,难以适应事业的发展。我公司属于主管局直属单位,为二级法人代表提集营林和林业技术研究推广应用为一体的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林业六大工程的实施,国家对林业的投入逐年加大,加快了林业发展的步伐,同时也赋予了各级林业部门管好用好林业资金的重大责任。作为林业工程项目单位,肩负着监督各下属项目实施单位正确使用、管理、核算各项林业工程资金的使命。定期或不定期地经常进行内部审计自查,可以及时发现林业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起到防患于未然的监督作用。一、林业工程资金内部审计的重点经过思考和实践,笔者总结出林业工程项目单位内部审计自查应主要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林业工程资金管理使用、林业工程资金会计核算三方面着手进行细化检查。(一)…  相似文献   

19.
2001年起,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专项用于国家公益林的保护与管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是我国林业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长期无偿使用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历史已经结束,开始进入一个有偿使用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新阶段。我省被列为全国首期11个试点省区之一,试点工作能否成功,不仅关系到国家对我们的信任,关系到林业的投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在全国的推广和建立,关系到生态环境改善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的伟大事业,我们必须竭尽…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建设,加强对生态建设投资,各级财政对林业的投入也越来越多,给林业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但对林业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管理好、使用好项目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结合林场多年财务工作实际,对林业项目资金的使用与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项目资金管理的整改办法。一、林业项目资金的形式及特点林业项目资金是指由财政部门通过预算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