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铁路跨场区调车作业安全管控对于卡控车站调车作业的重点风险,保障调车作业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铁路跨场区调车作业安全管控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包括系统方案、关联关系模型和判断推理逻辑的智能安全管控方法,设计方法的详细流程和实现方案。基于场区高精度地图,对人员与调车机车高精度位置、调车作业执行进度、车站信号设备状态、进路状态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判断推理,实现包括智能化风险提示、跨场区作业联系、安全报警、风险联控监控的铁路跨场区调车作业安全管控。应用案例表明,铁路跨场区调车作业智能安全管控方法可促进信息传递模式扁平化,实现跨场区调车作业风险和安全冲突的自动化判断及处置,显著提高调车作业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在调度集中条件下,繁忙干线车站的列车作业和调车作业的交叉对车站运输组织的影响愈加明显.通过分析车站调车作业与列车作业可能发生的交叉,提出在车站设置调车天窗来疏解列车作业与调车作业的交叉,并给出最大可用调车天窗时间的计算方法.针对广深线下元站作业情况,提出开设调车天窗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车站调车作业过程的分析,在既有调车钩计划编制理论的基础上,对可使用股道数量不同情况下的调车方案的编制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出能够自动编制调车钩计划的智能化计算机算法,为最终编制自动输出钩计划的计算机程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车站调车作业是铁路运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车站调车作业效率,设计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可有效缓解车站工作人员无法实时分析调车作业数据的问题。基于STP的车站调车分析系统在传统的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的基础上采用大数据技术融合STP数据处理模块进行数据源分析,从车站、车务段和铁路局集团公司3个层次设计系统框架,分析系统功能。基于STP的车站调车分析系统提供调车作业统计分析数据,管理人员可参考相关数据进行优化,为车站改进调车作业管理,提高调车作业效率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面对我国铁路运输高速度、高密度、高质量的市场要求,迫切需要现代化、智能化的调度指挥系统,而传统的遥信、遥控调度集中系统不能解决沿线车站调车作业。新一代分散自律式调度集中系统,除完成编制和调整列车运行计划外,并将调车作业也纳入其中,实现铁路沿线列车运行和调车作业智能化控制。  相似文献   

6.
对丰台西站现有12台调车机的作业分工、作业时间、解编能力和利用率等进行分析论述,结合车站实际情况,提出提高调车机速度;优化作业组织;调整调车机使用方案;减少重复作业;改变调车机的配属单位;改革调车机的清算办法等提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铁路车站调车作业的安全管理是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技术装备的进步,调车作业安全防护手段不断丰富。从铁路车站调车作业安全风险及安全防护手段方面,阐述车站调车作业安全现状,针对缺乏调车车列推进入网作业的安全防护、缺乏在非集中区作业的安全防护功能、缺乏对区段分路不良情况的应对措施、缺乏对调车作业信息的有效利用等问题,提出调车作业安全防护系统结构,分析车站调车作业安全防护系统功能,进一步提升铁路车站调车作业安全防护能力,不断丰富铁路车站调车作业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手段。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提升铁路车站调车作业安全,阐述铁路车站调车作业安全管理现状,针对本务机车和自轮运转设备调车作业的安全卡控手段缺乏的问题,分析本务机和自轮运转设备调车作业中采用STP技术在车列定位、股道存留车位置获取、无线信息交互运用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探讨铁路车站调车作业安全监控关键技术,提出采用北斗卫星定位技术优化车列定位方式、采用雷达和视频技术实现存留车位置探测、采用LTE无线通信技术解决信息传输瓶颈的解决方案。该方案的运用将充分发掘既有STP系统的平台价值,为建立覆盖各类机车的调车安全防护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企业铁路车站调车作业中压信号机绝缘原路返回作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结合现行作业标准及企业车站特点,从完善作业标准、控制调车作业过程和对联锁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等方面,提出压信号机绝缘原路返回调车作业的安全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铁路车站调车作业效率直接影响铁路运输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为保障调车作业安全,提升调车作业效率,卡控铁路车站调车作业安全风险,结合设备运维管理现状,分析设备运维管理需求,提出铁路车站调车作业安全防护设备运维管理系统总体架构,研究运维管理系统业务流程,针对状态监测、履历管理、维修决策、报表管理等功能进行设计,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信息共享度,优化调车作业组织,为各级应用对象运维管理业务提供支持,不断提升设备运维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钩计划传输与打印系统是铁路编组站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内容,第一代是基于工控机的传输系统,第二代是基于嵌入式专用传输网关系统,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适合于远程维护和管理的系统架构,并对信息流控制做了进一步优化。系统在硬件设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稳定性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调车作业智能化指挥系统的核心功能及其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调车作业智能化指挥系统的核心功能是指系统应具备的本质性关键功能,主要包括钩计划编制功能、作业优化功能,以及体现指挥可调性和系统适应性的柔化功能3个部分。探讨这些核心功能的开发途径和方法,并通过引例对比,说明所开发系统可实现的优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层次分析法在取送调车作业计划编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铁路技术站,货场、专用线取送车计划的质量,对车站的车辆停留时间、调车机作业效率等作业指标有很大影响,根据衡量调车计划质量的标准及细分的指标,结合有关计算机技术在车站日常生产决策中的应用,用多目标决策中的层次分析法(APH)选择最优的取送调车作业计划,从而提高调车机工作效率,降低车站的车辆中、停时指标。  相似文献   

14.
分析技术站的技术作业内容及各作业工序的统筹关系,在明确本班列车到达计划信息、装卸排空任务、出发列车的要求,以及各作业时间标准的情况下,根据各作业工序之间的关系及工序的可移性原理,安排区段站调车机车解体和编组作业计划,再结合轮廓的装卸计划、排空计划和出发车流需要等,确定调车机车的具体取送车时刻和内容,以完善车站调机运用计划的编制。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编组站调车场线路的有效利用率,借鉴到发线合理运用及调车场线路固定使用方法的有关研究成果,定义了调车场线群、线域的概念,建立了以股道占用、调车线最高集结车辆数、解体时间区间与编组时间区间冲突和总车流量为约束条件,以出发列车集结占用线路数量、调车线集结车流去向的分散度和调车线的空闲车数为目标函数的调车场线群调整运用模型,并结合编组站配流模型生成的配流方案及列车的解编顺序方案,给出了模型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6.
摘挂列车调车计划的算法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玮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29(3):79-81,84
分析摘挂列车调车计划的编制要求,把调车钩计划的问题应用基数排序算法进行解决,使调车问题数学化,采用按车组序列化排序,并实际应用在成都北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CIPS)中。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推动铁路客运车站智能化发展,提升车站服务质量和生产效率,在分析智能铁路客运车站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结合信息物理融合和数字孪生的理念开展智能铁路客运车站的深化研究,提出增强型智能铁路客运车站的建设目标和设计理念,设计增强型智能铁路客运车站的总体架构和平台架构。从智能安检、便捷换乘、智能视频分析、客流预测预警、风险智能识别及应急处置、数字孪生车站构建及应用等方面,研究增强型智能铁路客运车站重点应用及关键技术。通过搭建典型业务场景的实验环境进行试验验证,验证增强型智能铁路客运站智能化应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嵌入式网络技术的调车计划单传输网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嵌入式网络技术用于调车计划传输打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采用双MCU结构解决异型网的信息传递,研制开发出面向应用对象的智能网关设备,实现铁路调车计划传输打印系统的优化,取代传统的工业微机,提高应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