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汝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是中国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瓷之一,并有着“名瓷之首,汝窑为魁”之美誉。始于唐中期,盛名于北宋,衰于南宋。产于河南临汝(汝州),在隋代置汝州,“汝瓷”因此而得名。汝窑以烧制青瓷闻名,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温润莹亮,有天青﹑豆青﹑粉青诸品,被历代称颂。汝窑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全世界现仅存67件。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随着政府支持﹑研究力度﹑考古新认识的支撑,汝瓷在汝州焕发出新的生机,不但揭开了汝瓷的神秘面纱,恢复了传世汝瓷的制作工艺,而且在此基础上,扩大了文化影响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各级领导及行业专家的肯定和称赞,并被汝瓷爱好者所追随。  相似文献   

2.
毛主席用瓷     
<正>20世纪5070年代,湖南醴陵窑烧制出"瓷中之王"----毛泽东主席生活用瓷,是当今中外收藏家苦苦寻觅的稀世珍品。"毛瓷"成为了醴陵釉下五彩桂冠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醴陵窑最后一次为毛主席生前烧制生活用瓷,是1974年的《四季花卉》餐具。这套以月季、芙蓉、秋菊、梅竹四季花卉为装饰图案的"贡品"瓷,形制秀巧胎体轻盈,双面釉下五彩花卉更是开创了中国制瓷与彩绘工艺之先河,是醴陵釉下五彩瓷"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20世纪最荣耀的中国名瓷,一直是中外收藏家参加苦苦  相似文献   

3.
汝窑,因产于河南汝州而得名,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又因其釉色莹润,工艺精湛,自北宋,便有“汝、官、哥、定、钧,汝窑为魁”之美誉。汝窑以玛瑙末人釉,其色青雅柔美,釉面温润如玉,又被后世赞为“青瓷之冠”。  相似文献   

4.
<正>越王勾践剑素以"天下第一剑"著称于世;越式青铜镜在中国铜镜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天下铜镜出会稽"之称;越窑青瓷是成熟最早、最负盛名、烧制年代最久的瓷器,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母亲瓷"。绍兴古代的这三种工艺珍品被称为"古越三绝",都是工艺美术的巅峰之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古越三绝"正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文化界的浓厚兴趣。有权威专家建议说,绍兴应尽快给"三绝"找个让世人瞻仰的藏宝馆。更多的老百姓说,让"古越三绝"成为"绍兴三宝",重现辉煌、"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应是绍兴文化强市建设的题中之义、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超级市场"出现并成长在国门之外,是个标准的"洋货"。若是在承认洋货发明权的30年代,既有洋钉、洋火、洋白菜、洋柿子之称,恐怕"超级市场"也会被叫做"洋店"吧。中国"超市"与外国"超市"有很大不同。中国超市有"中国特色"。在国外,"摊商"早已没有了规模。除非特殊产品,卖"大路货"的摊商根本无法与"超级市场"或"连锁店"竞争。因为摊商没有"规模经营",所以成本高,随之价格高。有人以为摊商价高是因为他们  相似文献   

6.
正上林湖畔,1000多个日日夜夜。当尚有余温的窑炉打开,青碧色的釉面,晶莹润泽,就如同上林湖的湖水一般,清澈碧绿。等候了许久的施珍几乎脱力:"秘色釉,终于复活了!""烧制了千年,又消逝了千年。"这句话,说的就是代表着青瓷最高艺术水准的越窑。东汉时,中国最早的标准意义上的瓷器在越窑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也被称为"母亲瓷"。然而,到了北宋末年,烧制了一千多年的越窑火焰熄灭。所以在中国五大名窑里,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瓷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尤其以宋代五大名窑为巅峰之作,其中,河南古汝州的汝窑所烧造的汝瓷以其独特的烧造技艺和鲜明的艺术魅力独占魁首。汝瓷的釉面晶体结构独特,如用10倍以上的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其绚丽如晨星般的气泡;而其似青似蓝,以"天青色"为核心的釉色肌理更是极端复杂,难以模仿;再加上汝瓷细密开片上独具的"蟹爪纹"、"蝉翼纹"和底部芝麻大小的裹足支烧,更成就了其在中国陶瓷文明史上显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China是中国的意思,同时也有是瓷器的意思,可见中国瓷器在世界的重要地位。除此之外,英文还有一个词汇叫做celadon,音译为雪拉同,专门指中国的龙泉青瓷。龙泉青瓷曾以雪拉同之名蜚声法国甚至整个欧洲,被当时的社会名流当作珍贵的礼物互相赠送、价比黄金。2009年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全球第一也是唯一入选世界"非遗"的陶瓷类产品,具有划时代意义。如今,青瓷已经成为龙泉的一张名片,它用一种纯粹的自然之美向人们展示着怡情养性、平静淡然的艺术气息。  相似文献   

9.
中国信托业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信托业何去何从?●人民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司周小明新中国信托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产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迄今已发展为机构数量最多、资产规模最大、从业人员最多的一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行业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之初,发展信托业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集体经济》2014,(8):36-37
<正>俞支援,男,1957年出生,浙江上虞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经济师,浙江运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省非遗物文化遗产项目(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代表传承人之一,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浙江越窑青瓷研究院院长。俞支援对越窑青瓷烧制技艺颇有研究。他把越窑青瓷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相结合,仿制的陕西法门寺"秘色越器",被收藏界和陶瓷界所肯定,作品"高仿牡丹瓶"获得中国中青年青瓷大师精品展银奖,"嵌银梁祝越瓷盘"获得首届浙江省民间手工艺精品展银奖。他热衷公益,设立传承基地,免费提供窑具、器具、原材料,辅导学生制作越窑青瓷。曾协助中央电视台拍摄三集《越窑秘事》专题片、浙江电视台《汉唐越窑》非遗纪录片等。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中国公募基金开始进入没有英雄的年代。4月29日,公募基金标志性人物、有"公募一哥"之称的华夏基金副总经理王亚伟,宣布辞职。5月8日,公募基金行业的"经营之王"、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也宣布离任。至此,中国基金业"老十家"的最后一位创始人也退出了这场游戏。  相似文献   

12.
<正>越窑青瓷,器形多姿,轻薄坚硬,釉色青翠莹润,类玉似冰,被世人赞誉为"母亲瓷",是世界公认的瓷器之母,因其烧窑位于古越州(今浙江绍兴)而得名。早在2000多年前,绍兴上虞一带有"龙窑"数百座,盛产青瓷而被称之为中国越瓷的发源地。不过,越窑青瓷生产却中断近千年,制作工艺也随之流失。几年来,绍兴一大批民间艺人始终怀揣梦想,探究着这一古老而绚丽的越窑青瓷技艺,传承创新,欲使越窑青瓷重绽"夺得千峰翠色来",成为绍兴悠久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明珠。陈国荣便是其中一位研究制作越窑青瓷艺术的践行者。陈国荣,男,1963年出生于浙江省绍兴陶堰镇瓜山,系首届绍兴市工艺美术大师,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绍兴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在城市化不断扩张的进程中,既给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些便利,也造成"住无所居"、"居而不安"等诸多的伦理问题。作为传统中国人的生命活动与创造生命价值的主要空间,古村落蕴含着丰富的居住伦理意蕴。对其的研究,肇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这些研究主要从居住环境的伦理、居住建筑的伦理、居住人际的伦理等方面展开,为当代古村落的居住伦理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些研究又具有表象化、碎片化等局限性。这正是未来古村落居住伦理研究之重点。  相似文献   

14.
朱骏 《中国西部》2009,(2X):228-231
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这是一个最坏的年代。走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国,金融危机意味着挑战与机遇同在。中国能否成功抄底世界获取最大的国家利益,能否带领亚洲经济力量主导21世纪的世界经济格局?这将是世纪之初留给整个世界最大的悬念。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河南沁阳盆窑黑陶的历史渊源,介绍了盆窑黑陶的制作工艺、主要器型及装饰工艺.指出,盆窑黑陶是现代四大黑陶产地之一,以做工精致,造型突出著称.盆窑黑陶在传承古法烧制黑陶的基础上与现代生活对接,完全手工制作完成,烧出的黑陶质地坚硬、声若铜瓷.典型器型鱼盆的烧制尤为精美,打破了现代黑陶无法做水器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王木木 《东北之窗》2011,(Z1):90-91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榜样,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学习雷锋好榜样。进入21世纪,成功的企业家和IT精英成了青年人的榜样。但是,从2010年11月开始的互联网之战,却让昔日光鲜靓丽的IT精英们顿失颜色。"3Q"大战2010年,世界上的部分国家仍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中国也"打仗"了,不过战争没有荷枪实弹、没有头破血流,却伤了中国千万网民的心,并在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史上狠狠  相似文献   

17.
著名中国文化史研究专家柳诒徵在其大作《中国文化史》中曾言:"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我们认为,柳先生的这一论断主要是从思想文化史的意义上说的,不是从制度  相似文献   

18.
傅勇 《中国经贸》2011,(7):51-53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基本上处在"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下运行,宏观经济的波动幅度较之前"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大起大落有了显著收窄。与此同时,这种良好状态的可持续性也广受关注。不少学者指出,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相伴随的是诸如高投资、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服装零售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渡过蒸蒸向荣的繁荣景象后,中国的时装零售业正面临着销售的寒冬。本文通过对问题成因的分析,继而提出通过发展网路销售,从"高知名度"、"高渗透率"向"设计师驱动"、"消费者市场洞察驱动"转型的发展模式来复苏中国的服装销售业。并对于这两种转变可能存在的压力也进行了解构。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术界围绕黄炎培"历史周期率"、"黄宗羲定律"、"李约瑟之迷"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等中国重大历史问题的跨国界、跨时代、跨学科的国际大论争,已持续了70年,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但至今对其中具体问题的答案,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对于三农问题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