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2007年,我国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被全面引入,在38项具体准则中,规定18项具体准则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并率先在上市公司开始实行。当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逐渐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许多世界级的银行纷纷倒闭破产。在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中,一些经济学家将矛头指向会计准则,认为是公允价值的会计计量属性,在市场定价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强制性确认了永远不会实现的损失,扭曲了财务报告信息、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认为会计准则是导致危机恶化和蔓延的重要原因,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强烈呼吁废止或暂停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相似文献   

2.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钱林芳 《经贸实践》2016,(8):159-159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变化,2014年财政部颁布了一系列准则,修订或新增了八项会计准则,一项准则解释。这是继2012年会计修订后的又一次大规模修订。而其中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不仅是基本准则中唯一变动处,而且单独成为一项准则,可见其重要性。历年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就是学术讨论的热点,我国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也有着曲折的历史,这次对于公允价值的修订意味着我国将继续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大规模引进公允价值的同时对其进行更为细致的规范。本文从会计准则变动出发,进一步讨论计量属性选择和公允价值准则变动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必将成为我国会计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对公允价值(fair value)的定义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的运用必然有其存在的客观环境和渊源,但是公允价值从某种角度上看是包含其它四类计量属性的,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交叉重合。以下本文拟对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及影响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公允价值计量是我国新会计准则提出的一种新的计量属性,其相关规定散见于17项具体会计准则中,没有形成统一的准则指南。新准则实施六年来,公允价值计量在实务运用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困难,急需制定一套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来规范和指导会计实务。基于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国际趋同的趋势和政策决心,学习和研究IASB《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吸收和借鉴其优秀成果,将是我国解决当前公允价值计量困境最便捷的途径。本文通过详细阐述IASB《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出台背景及其对公允价值定义、计量方法、披露要求等方面的规定及看法,基于我国在会计准则制定上与国际趋同的决心,结合我国兼具新兴市场经济和转型经济国家的经济环境,提出国际公允价值计量的新发展在中国应用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CAS),其中公允价值被列为五种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38项具体准则中有18项准则涉及到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如何准确理解公允价值的概念、特点、标准,将成为公允价值应用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是公允价值重新回到企业的会计准则当中,并在17项准则中不同程度的提到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企业会计准则,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对比当前正在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本文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及其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计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很重要的变化是重新引入和使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文章对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定义、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定性以及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定位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我国我国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定义陈旧过时,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定性不准确、定位不合理,因而需要进行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介绍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在国际会计准则及我国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以及公允价值对于会计信息和对税务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新会计准则应用公允价值的动因公允价值在我国的最早运用是在1998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当时准则规定,当用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或将债务转为资本时,该非现金资产和转为的股权都是按公允价值计量入账的。其后,公允价值又出现在投资和非货币性交易准则里。当时我国也比较积极采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然而,在这几项准则出台后,公允价值的不易计量性使它成为一些企业粉饰会计利润利器,为避免会计信息质量的进一步恶化,准则制定部门不得不来了一个急刹车。2001年1月,这几项准则都进行了修订,资产初始计量基本放弃了公允价值会计,只在资产的期末计量上谨慎地运用公允价值。2006年2月财政部颁发的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这次重新把公允价值运用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其动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持信息质量的有用性,在2006年2月国家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准则体系中,首次将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写入基本准则并在具体准则中大量的运用了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打破了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提出了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为辅的新计量体系。新计量体系的提出是我国会计准则的一大进步。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作为公允价值计量在实务操作上的指导和规范,必然推动财务会计计量的改革和发展,并将对国际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企业持有的房产除了用作自身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场所和对外销售外,出现了将房地产用于赚取租金或增值收益的活动。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项带有投资性质的非金融资产,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新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项单独的资产予以确认,并首次在对非金融资产计量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该准则的颁布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企业仍需解决诸多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关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4.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会计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计量是本次准则修改中重点把握的问题,部分准则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使得公允价值的应用,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与此同时,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给企业会计核算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将使企业的盈余管理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公允价值的引入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晨  罗元 《时代经贸》2007,5(9Z):26-27
新会计准则注重运用公允价值,大大缩小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但是在我国的现有情况下,公允价值的运用仍存在着很多难点。本文比较了我国与美国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难点,并借鉴了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一整套企业准则体系。这次准则修改的重中之中是会计核算采用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从而更好地体现了会计信息对投资决策的实用性。标志着公允价值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我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首次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标志着公允价值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于2006年2月发布了一系列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是新准则中最大的亮点。2006年9月,FASB正式发布了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FVM),新颁布准则建立了公认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计量的框架,扩大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范围,是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的最新成果。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作为公允价值计量在实务操作上的指导和规范,必然会推动财务会计计量的改革和发展,并且对国际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界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国有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建立了公司治理架构,引进了国际战略投资者,打开了,与国际银行合作的大门。上市国有控股银行一切应按照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进行管理运作,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质量和效益,使我国上市银行在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四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这四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使得人们非常关注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银行业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公允价值计量是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产权保护理念的重要体现.由于没有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缺乏制度环境支撑等原因,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产权保护的有效性受到较大限制.为增强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产权保护功能,一方面,需建立以概念为起点的公允价值计量理论与方法体系,并以此指导制定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另一方面,在考虑我国现阶段相关制度环境基础上制定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增强准则的自执行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企业损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原则,是财务会计系统的核心和灵魂。我国会计准则的变革过程中使用公允价值并不是首次运用。我国制订《企业会计准则》初期曾规定公允价值应用于“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会计准则中,后因实际运用中出现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现象,而在2001年修订后的准则中将公允价值计量改为账面价值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