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中世禅宗对文学审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禅宗起源于中国,中国禅宗传到日本后,在中世纪迎来了日本禅宗的鼎盛。它的兴起给这一时期的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又和中国禅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模式相类似。在中国,随着士大夫们加入禅僧队伍,文学上开始出现了富有禅意和禅趣的作品。在日本同样的条件下,也产生了同样的结果,形成了日本中世的新的文学审美观。  相似文献   

2.
森林文学是指以绿色森林世界为表现主体,或以森林作为整个作品的主体性环境背景,表现出浓郁的森林情调与风韵的文学作品,它是依据作品表现对象——森林世界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特色——森林风韵与情调而划分出来的文学类型。生态文学指具有生态文化意识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指后工业文明具有自觉自醒的生态思想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生态思索与生态批判而表现强烈的思维倾向性和艺术倾向性。森林文学与生态文学是依据不同的标准所划分出来的文学类型,是一对交叉性概念。由于表现对象——森林的生态典型性、直观性以及中国自然伦理观的影响,我国森林文学的生态意识浓郁,森林文学成为当代生态文学的排头兵,是生态文学与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李文生 《经济师》2011,(4):126-127
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创作思潮的影响。意识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是有轨可寻的,可以说,它的输入大大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接轨。  相似文献   

4.
日本从1951年《土地征收法》颁布至今,已形成了规范的土地征收程序。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土地征收程序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在系统总结中日现行土地征收程序的基础上,对中国现行土地征收程序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借鉴日本相关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对中国土地征收程序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促进中国土地征收程序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日本的战败和新中国的成立使日本知识界在变革理念和价值观念上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中国社会变革的全新理念影响了日本"中国观"的形成,中国一度成为战后日本知识阶层"想象的异邦",不少日本学者试图通过研究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路径来寻求日本社会的变革方向。如今发生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变革又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如何汲取历史的经验,并在学理上对中国的社会现实进行研究是日本学界所要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麦家 《商周刊》2012,(17):92-93
当一个人的内心被遮蔽了,文学就会离他远去,或者文学对他就缺乏价值和意义了。这不是文学无能,而是我们的生活有缺陷,有遗憾,是生活出了毛病。  相似文献   

7.
赵寻 《开放时代》2003,(5):65-67
“什么是文学”的问题毕竟只是刚刚重新提出,其前景如何尚很难预料。如何在充分考虑文学的文学性的同时,重思文学的政治性,从而深化文学超越政治控制的问题,我以为亟需努力。在现代中国几乎从一开始,文学所负载的就毕竟不是“文学”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扁平化,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美国,日本等技术强国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获得更高的利益,将非核心技术纷纷从IT业务中脱离出来,外包给发展中国家。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两国自汉代以来就有经济往来,并且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有着开发人员成本低,IT从业人员众多的特点,再加之日本看到了欧美企业的成功的先例,综合众多原因,  相似文献   

9.
对2014—2018年中国和日本有关机器人的专利数据进行专利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机器人产业与日本相比仍然处于产业发展初期阶段,虽然专利量远高于日本,但是高价值专利占比少且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产业内部专利集中度不高,可能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阻力。中日两国都以企业为创新主体,高校/科研机构在中国机器人产业创新中所占权重远高于日本,但是与日本同样面临着如何提升产学研合作的问题。中国机器人技术领域基本覆盖了产业中的主要技术领域,与日本相比在技术深度与广度方面还有待提高。最后对中国机器人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学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现实缺失 ,是当前文学界面对市场经济导致社会转型中所出现的一大问题。这种现实缺失主要表现为 :第一 ,文学研究学科前沿突破与文学科研成果应用上的不平衡。第二 ,观念上的滞后。具体表现为 :首先 ,重科研 ,轻应用。其次 ,缺少市场意识。如学者仅仅满足于将学术见解在刊物上发而不计社会接受效果。如文学研究界缺乏文学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意识 ,特别是缺乏文学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意识。再次 ,书上作书 ,从理论到理论。最后 ,缺乏分层分级的观念。第三 ,转换机制的缺失与导向上的偏差。如应用的问题极少成为高层次的全国性学术会议的主要议题。如职称评定中对应用成果的轻视、文学研究界与文学市场之间中介环节的缺失。  相似文献   

11.
陈藜文 《时代经贸》2009,(8):172-172,180
一、文学翻译的定义及范围 要比较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的异同,首先应该弄清楚其定义及所包括的范围。一直以来不少翻译理论家都给文学翻译下过定义,例如苏联翻译理论家加切奇拉、翻译理论家A.A.斯米尔诺大、中国现代文学家茅盾同志以及后来的张今等。  相似文献   

12.
重绘上海的心理地图 --在华东师大的讲演(2002年5月21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欧梵 《开放时代》2002,(5):115-124
中国文化里面的历史感是比较强的,历史感强并不表示就不注重现实了,现实是一种多层次的东西,现实包括了历史,今天也包括了过去。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对中国古典文学发生过浓厚的兴趣,他曾说过:“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感情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他的名言无疑对比较文学是一个启蒙,而中国文学对歌德的启迪,使他成为比较文学的先驱,各民族文学形成名目繁多的平行主题,而这些平行的主题聚焦反照出中国古典小说的缩影。  相似文献   

14.
民以食为天,所以食物安全就成了每个国家不可掉以轻心的大问题。但近年来,中国媒体频繁曝光食品安全问题,这不仅让中国人开始担忧每天饭桌上的食物,也对进口中国食品的国家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日本在食品安全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我国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仍然有很多东西需要向日本学习。在本论文中,对中日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方法,以及相关法律等方面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研究,对中国目前在食品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原因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并对未来改善中国的食品安全环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相互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美籍日裔学者弗兰西斯·福山认为,如果缺乏起码的非正式信任感,现代经济生活是很难设想的,他将社会信任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社会资本,认为日本、德国、美国成为世界领先的工业强国,主要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有健康的社会资本。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导致他们产生了不同的信任观念,不同的信任观念对经济发展有不同的影响。日本和中国虽然都属于东方文化圈,而且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但是两者还是存在许多的差别。日本的企业家具有与中国企业家不同的信任观念,对比和反思两种信任文化及其对企业…  相似文献   

16.
英美文学是对时代生活的审美表现,是英国人民和美国人民创造性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大学英语教学应增强英美文学意识,将英美文学导入英语教学。开展外国文学研究,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了解外国文化,丰富我们的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繁荣我们国家的文学创作。对促进中国文学的发展,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消费时代的到来,文学的视觉化转向越来越明显。文学和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既有其相关性又有其差异性。从中国文学与中国电影之间关系的演变来探讨文化视觉化转向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德国、日本与中国相比,在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制的制度类型、物质种类及法律体系方面均存在差异,这与三国的法律形成机制、相关法环境及法律观念有关。其实,德国、日本与中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律制度的安排各有优劣。在未来的法律制度调整中,中国应合理界定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调整范围,正确处理循环经济促进法与相关法的关系,适当调整中国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9.
美国南方文化是美国文化中最独特、影响最大的一支,南方文化精神赖以生存的南方神话和南方文学以及南方文学所建立的南方传奇几百年来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了南方文化的区域特点。评述南方神话和南方文学各自的发展进程和相互影响关系,从文化学角度透视南方神话和南方文学相互影响关系及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日本作为中国第三大的贸易伙伴,中日经贸关系一直备受人们关注。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里氏9.0级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和核电站泄漏的危机给日本国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次大灾难也对作为日本的近邻和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中国,特别是中日经贸关系产生了各种影响。本文从多角度详细分析此次日本的灾难,并挖屈其给我国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