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为在自主创新建立世界级企业的道路上显得颇为孤单,既然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可以如此了得为何万万千千的中国企业舍此光明大道呢?如果要评选一个中国最成功的高科技、国际化的世界级企业,恐怕华为会得到绝大多数选票。不久前公布的201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华为首次入榜即以1 852亿元的营收名列第一。这个成绩,在今年世界500强中排在第352位,更难能可贵的是,1800多亿元收入中有超过  相似文献   

2.
《商界》2007,(12):55-58
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上遇到了重重困难:中国鞋厂在西班牙遭到焚烧,中兴和华为在印度也遭遇政治性阻挠,海尔在美泰克收购战中铩羽而归,中海油在美国石油并购中折戟沉沙…… 我们特以2007年10月华为在美国遭遇的“安全门”事件为典型案例,充分结合自身的学术背景对其进行全面剖析,试图解开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之所以选择华为,是因为IT业被公认为是最具全球化特征的一个产业,也正因为此,与其他行业相比,中国IT企业的国际化所面临的困难更大,其遭遇也就更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外贸易》2011,(11):19-19
由《中国企业家》杂志首度推出的“2011中国企业国际化指数暨中国企业国际化50强”近日揭晓,华为、联想、中化集团分列前三名。  相似文献   

4.
TCL“招魂”     
桓楠 《商界》2007,(1):140-145
当联想、海尔、华为、格兰仕的国际化初步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曾经被视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的TCL却越来越难以走出亏损的泥潭。理想与现实总是有一定的距离的。“九个月扭亏”、“鹰之重生”等一方面是李东生对国际化的反思,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TCL背水一战的誓言。止血的效果依然需要再观察,未来的ST似乎也在劫难逃。面对“死亡之谷”,TCL如何走出国际化困境?TCL如何实现真正的“鹰之重生”呢?  相似文献   

5.
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多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企业国际化不断面临新挑战。运用组织理论深入分析了华为的组织环境、组织战略、组织结构。华为面临高度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在国际化战略导向下,通过组织结构变革形成了完善的矩阵式结构,使华为能够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继续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华为在国际化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对中国企业国际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商》2016,(13)
作为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华为凭借自己独特的战略资源,在竞争激烈的电信行业中,坚持以客户为导向,采取"研发国际化"战略推动技术创新发展,将市场扩展向欧美核心市场。本文着重分析华为采取的成功战略思想,希望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时代到来,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我国跨国企业国际化研发网络正不断向高阶进化。本文以华为国际化研发网络结构演化为例,利用WIPO公布的2002-2018华为申请的PCT专利数据中合作专利申请人的地理信息,应用UCINET软件构建了华为研发合作网络可视化演化路径。最后根据华为国际化研发合作网络演化的过程和作用,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国际化研发合作的方式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追赶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佟音 《现代商业》2023,(16):3-6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中国政府对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都将业务拓展到海外市场。华为作为民营企业中的领军者、国际化的典范,其国际化战略更加值得探究与学习。本文首先对华为的经营现状进行了概括,并在此基础上对华为国际化的发展阶段和经营战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了华为国际化的成功因素以及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启示。在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中,首先要对自身有准确的定位,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以国际标准严格要求自身,提高品牌意识,坚持创新,才能使产品深入人心、更好地立足于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9.
清白之身     
雷全林 《浙商》2012,(21):18-18
进人十月,华为的麻烦不断。作为目前仅次于瑞典爱立信的全球第二大通讯没备销售商,华为已经成为中间企业国际化的一面旗帜。 25年前,仃正非在深圳创立这家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在漫长的创业历史中,  相似文献   

10.
《品牌》2018,(2)
本案例在回顾华为国际化历程的基础上,阐述华为国际化战略及品牌跨文化传播的主要举措,对华为在品牌跨文化传播中的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了分析。这些个案很好地应用了跨文化传播中的隐含语境,并从心理距离角度较为恰当地处理了品牌跨文化传播中全球化、本土化和民族性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王育琨  林宏达  程林 《中国市场》2012,(30):19-23,18,6
他塑造华为的狼文化,但却不贪婪。他让华为成为全中国最国际化的企业,却低调谨慎,他一直强调的是:"华为没有成功,只有成长。"  相似文献   

12.
这家合资公司被华为看作国际化的一颗至关重要的棋子华为3Com的最终股权结构——这个业内猜测已久的谜题,本来应该一年以后才会揭晓,但进入7月以来,华为3Com的亏损以及华为国际化的提速,使得外界提前对谜底议论纷纷。6月30日,《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指出,华为3Com自2003年3月成立以来,截至2004年12月31日,净亏损145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3.
人们对于华为的国际化一直有一个困惑,在海外知名度不高,技术优势更不明显的时候,华为凭什么能从跨国巨头中“虎口夺食”,海外市场销售额以100%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4.
牛文文 《创业家》2013,(11):8-8
当员工变成股东,华为把一般企业的三个重要利益相关方合并成了两个,它的竞争力得到了极大地释放。七八年前我曾经给一本关于华为的书写过序,当时我对华为的疑惑是:在电信和IT这种变化很快的高科技领域里面,美国、欧洲的主流公司都是上市公司,而华为作为一家非上市公司,能不能在这个行业里面持久成长?华为是中国企业中的珠穆朗玛,高,神秘。这个疑惑也就一直没有解开。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组织黑马营数度走入华为,经过深入交流,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感悟。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品牌经营问题主要是企业品牌的国际化问题。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注重品牌经营,提升品牌竞争力,实现品牌国际化已经成为目前企业国际化经营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历数近十年来中国优秀品牌的国际化进程,很难找到第二个像华为这样饱受争议的国际品牌。中国品牌在国际发达市场,如美国、英国等,政治因素一直是其发展的桎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以惊人的速度融入到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更多的中国企业把国际化策略提上了公司议程,其中华为便是这群具有前瞻性眼光企业中的佼佼者。任正非在1987年创立华为后,于1996年开启了国际化历程。华为公司在国外市场接连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在世界领域内继续全方位地拓展自身业务。如今中国企业"走出去"举步维艰,他们没有意识到营销的重要性,华为对国际市场营销战略的成功运用以及相应的经验教训,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将以此着手,探究华为的营销奥秘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宇飞 《三联竞争力》2006,52(6):14-14
华为依靠自身努力和实力.在国际化进程中不断取得突破,这种底气使其面对并购时可以从容许多。  相似文献   

19.
杜朝晖  常为 《商业研究》2002,(11):76-77
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及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企业国际化问题越来越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也迫切要求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在着重分析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是中国企业今后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我国企业要想真正做强做大、发展成为世界级的优秀企业,国际化或全球化仍然是其必由之路。但是企业国际化发展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国际化中产生了一些问题。如何合理运用全球战略和发展布局,使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道路更加顺畅,将是本文要分析和讨论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