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在购买长期债券投资业务中产生的溢折价,应当在持有债券各期间按照实际利率分摊,实际利率核算法要求企业按照各期持有债券实际占用的资金额和债券实际利率确定各期债券占用资金的利息收益。采用实际利率确定各期承担的利息收益,能更合理体现各期实际持有债券所占资金获取报酬的配比性要求,《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各期持有债券资产的投资收益,从而分摊债券的溢折价。笔者认为从以下四个环节把握实际利率法在核算长期债券投资业务中的运用:可长期债券投资业务核算的初始计量、确认债券投资收益的后续计量、期末核算所持债券资产净值变动的后续计量和转让出售债券的处置业务核算。  相似文献   

2.
由于债券在发行时有可能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不同,也有可能每年付息或计息次数超过一次,又有可能单利计息或复利计息,或是到期还本付息,这都会使投资者在债券价值与面值 (或与发行价格 )的对比中颇费斟酌。本文拟通过同一例题在不同情况下价值的计算,澄清目前散在某些教材、资料中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并解答初学者易于产生的一些问题,诸如每年付息与每年计息是否同样计算,当每年付息多次时,将名义利率折算为实际利率去计算是否会得到同样的结果等等。   例:某债券期限 5年,面值 1000元,发行时市场利率 8%,试求如下各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债券溢折价摊销的实际利率法是以债券发行后每期期初帐面价值乘以债券发行时的金融市场利率来计算每期利息费用,以此与按债券面值乘以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相比较,进而确定每期实际摊销额的一种方法。本简要地谈谈实际利率法及其核算。  相似文献   

4.
骆国城 《会计之友》2009,(14):97-99
按各期应付债券总账余额和实际利率确定应承担的债券利息费用,按票面利率确定各期应付债券总面值的应付利息,各期承担债券的利息费用与应付利息的差额形成了应摊销的债券溢折价额,  相似文献   

5.
发行债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筹资方式,债券推迟发行即为其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准则要求采用实际利率法对债券进行摊销。本文通过举例对三种实际利率法下的溢价摊销进行分析,并认为首期单利计息法是一种比较妥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现行会计准则要求采用实际利率法核算债券的投资收益和溢折价的摊销,这给初学者带来困难。本文探讨了利用Excel的一些特定函数,简化实际利率法下实际利率的测定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Excel提供的函数、公式,通过设计模型巧妙地计算出了应付债券的实际利率和债券发行价格,进行了实际利息费用的计算和利息调整摊销,并用实例详细说明了模型的设计过程和账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现在会计界对分期付息到期一次性偿还本金的溢折价债券研究较多,债券溢折价按市场利率核算摊销,也有规范的操作,而对到期一次性偿还本息溢折价债券的论述甚少,本文就此谈点看法,供同仁参考。假设甲企业1990年1月1日发行五年期债券,总值100万元,票面利率为年利12%,到期一次偿还本息。若长期债券全由乙企业购入,发行时市场利率分别为10%和5%。现分别计算债券发行价格,并按甲、乙企业分列债券溢折价按市场利率计算的摊销表。一、发行时市场利率为10%债券发行价格=到期偿还本金按市场利率计算的现值+各期票面按…  相似文献   

9.
舒敏 《财会月刊》2010,(10):53-54
本文通过分析与举例来说明债券期限与债券发行价格两者之间的正确关系:当票面利率大于市场利率时,期限越长,债券发行价格越高;当票面利率小于市场利率时,期限越长,债券发行价格越低;当票面利率等于市场利率时,期限不影响债券发行价格。  相似文献   

10.
债券期限与发行价格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与举例来说明债券期限与债券发行价格两者之间的正确关系:当票面利率大于市场利率时,期限越长,债券发行价格越高;当票面利率小于市场利率时,期限越长,债券发行价格越低;当票面利率等于市场利率时,期限不影响债券发行价格。  相似文献   

11.
债券定价与即期利率、远期利率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数学方法推导出债券定价中债券价格和利率之间的关系。文章分别就离散和连续时间条件下即期利率和远期利率与债券价格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考虑了利率的固定和随机状态。最后,作者对关于债券定价的三个方程给出了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张世兴  李莉  于恒 《电子财会》2002,(10):49-50
现行财务管理教科书中,债券的发行价格是在考虑了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关系,运用资金时间价值的公式确定的。一般认为,债券平价发行的前提条件为票面利率等于市场利率。  相似文献   

13.
债券     
《审计与理财》2005,(1):26-27
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并且承诺按约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者与发行者之间是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或债券持有人)即债权人。  相似文献   

14.
债券溢折价摊销的计算方法,现行规定可采用直线法或实际利率法。直线法就是将公司债券的溢价(或折价)额在付息期间平均分摊;实际利率法则是根据各期实际利息费用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的差额来分摊债券的溢折价额。直线法计算简便易行,但不能准确反映企业当期投...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会计准则要求按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溢价和折价。目前一般的做法是以债券投资溢折价摊销计算表计算债券摊余成本,本文运用T型账户进行计算,使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确定方法更为简单、明了。  相似文献   

16.
李光贵 《财会通讯》2005,(10):33-33
债券的付息方式(付息期)有按年付息、按半年付息、按季度付息、按月付息以及利随本清等。通常把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的债券称为基本债券模型。假设V0为债券价值,M为债券面值,i为票面利率,k为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报酬率,n为债券的有效期限(年),则债券估价的基本模型为:V0=M·  相似文献   

17.
吴翔 《广东审计》2000,(6):42-43
企业决定以购买债券的方式对外投资时,必须先根据该债券发行的方式与所确定的利率,和当时资金市场或银行存款的利率进行比较之后,再做出是否对其投资的决定。一、债券投资形式债券发行的形式,现制度规定,有平价。溢价和折价三种形式。其区别仅在于购入债券时所支付的现金实际数与债券券面价值的差异额。即平价债券按债券面额支付现金数。溢价债券按规定的高于债券面额、折价债券按规定的低于债券面额支付现金数。债券到期还本付息时,无论是哪种形式购入的债券,均按债券的面额兑取本金,按该债券发行的所规定的利率收取利息。现行制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年来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长期债券投资的会计核算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长期债券投资增设的明细科目使会计信息愈加细化;另一方面实际利率法的运用.使长期债券投资会计核算能较为真实地反映经济业务发生的实质。但是从现在实际利率法运用的具体情况来看.长期债券投资会计核算仍然没有解决反映一次还本付息与分期还本付息具有不同经济实质的问题,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湛忠灿 《财会月刊》2007,(10):78-78
分期还本债券是按不同的到期日偿还本金的债券,和一般债券一样,也存在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而且溢折价应该在持有期内摊销完毕,摊销方法有直线法和实际利率法,实际利率法的处理与一般债券相同。但由于其本金在债券持有期是分期偿还的,所以本金在不同会计期间的金额是不一致的,本金在不断变小,溢折价摊销的直线法也不是简单的平均摊销。下面通过举例对此摊销方法的简便会计处理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财务管理中债券资金时间价值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债券可能溢价或折价发行的原因是由于票面利率和市场利率不相等造成的,从而引出了在"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处理中,为什么利息调整的处理要采用实际利率法的道理,并举例进行了会计处理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