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与经济的融合,是我国科技投入体制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浙江的做法就是结合自身的产业基础,通过组织方式创新来分担和降低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认为:对地方科技创新应当分类引导,突出重点;中央科技资源推动区域发展的落脚点应放在当地科技与区域经济的融合上;重点支持有利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组织方式创新;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等。  相似文献   

2.
陕西科教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科教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很弱。虽然政府通过建立省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实施创新工程、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等组织方式,在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方面进行了很多的探索,但整体效果不明显。科技与经济融合度难以提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科技资源管理体制以及一些具体组织方式都紧密相关。陕西的探索给我们的启示:根据各地情况和特点,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应当分类引导;体制机制创新是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的前提;新增科技投入应致力于引导存量科技资源,提高其利用率和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金融支持机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环节获取资金难的问题,湖北省科技主管部门通过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引入市场机制,创新科技计划组织方式和金融支持机制,促进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结合的方式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做法包括首创创投保荐制度、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建立助贷转贷平台、构建风险分担机制、建立创投行业协会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支撑作用。本文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理论,构建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衡量指标,选取青海省2008年-2021年数据分析二者之间的融合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复合系统协同演进趋势不明显,其中科技创新是掣肘二者融合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针对当前青海省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现状,给出了二者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索和建议,对于青海省的经济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现代集约型区域经济增长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集约是现代集约化区域增长方式的主要内容;结构优化是提高区域化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必要条件;组织与制度创新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充分有效的市场需求为区域经济增长创造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6.
中药科技创新是振兴祖国医学、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现在很多中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没有自己的专利品种,只能走抄袭、仿制的路,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低水平重复生产和无序竞争。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发挥区域优势,打造中药企业集群,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有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8%,其中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些企业创造的新增价值占到GDP的40%多,吸纳的就业人数占到社会就业量的85%,是国家若干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的承载主体。这支重要的科技创新与经济创新力量,却在国家的金融制度安排上缺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从改革、发展、创新的要求看,笔者认为在我国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尝试建立民营科技发展银行,是解决问题、弥补银行体系缺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上海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的落实年,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步伐,是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环节。目前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现状是转化率低(平均不到20%)、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偏小。利用科技成果创业,是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目前科技创业的主要瓶颈之一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面临的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9.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更好地服务于自主创新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转型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化是实施"十二五"国家战略和经济转型对科技工作的要求,也是发挥科技对经济支撑引领作用的核心任务.我们必须要加深对科技创新产业化规律的认识,了解科技创新产业化的制约因素是什么,以便发挥我们的优势,克服薄弱,弥补不足,构筑科技创新产业化能力建设的完整体系,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化步伐.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具体形式 ,政策推动是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的巨大动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 ,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作用和财政投入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其庞大的科研力量和创新群体,在加强科学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加强高校科学研究竞争力与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建设,完善考核奖励机制,激活科技成果产业化内在动力。构建专门的国家科技成果产业化部门和信息网络,并大力培养和发展可持续的学术资源,通过我国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科技军民融合是引领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核心,是布局发展先发优势技术的内在需求,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转型发展的必然需求。方法/过程根据军民融合的特性,梳理了科技军民融合平台构建的三个着力点,其分别是军民科技融合工作格局的顶层设计、科技军民融合创新环境的系统优化、军民科技融合创新要素的服务供给。结果/结论构建军民科技融合平台要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包括率先设立省级军民科技政策协调委员会与军民科技融合理事会、大力打造“军政产学研金”融合的平台、创新科技军民融合资源要素供给制,以此为承载和推动四川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改革试验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3.
基于科技政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熵权法分析方法,以2013年以来安徽合肥创建和实施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政策绩效为研究对象,实证测算2013—2017年科技政策的评价绩效得分。从创新载体建设、人才计划、科技项目、财税金融、科技成果产出、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等方面对政策实施效果及其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并就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科技政策的优化与完善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助推科研协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导入正文,并提出"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势在必行"和"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框架下的协同机制是关键"两个论断,从河北省的实际出发,在区域科技合作、创新组织、构筑平台、完善管理方式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促进河北省科研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5.
从西方大国的崛起历史可以看到,每次技术革命的成功和财富的快速积累,都必然有金融制度创新相伴。有人认为,世界的竞争一定程度上是制度之间的竞争。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诺斯认为:"制度变迁是历史演进的源泉,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新兴和转型的特征,经济社会的转型实质是制度变迁或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金融市场改革发展的动力的源泉。高新技术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力军,已成为国家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承载主体,以金融制度创新促使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本的联动对接,是落实自主创新国家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首要地位越来越明显。进入21世纪,一个国家要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以,必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使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以此促进先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7.
比较成本论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对外贸易起到了指导作用:加强科技创新的发展、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促进创新主体间的联合互动、推动集群式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时处理好引进和自主开发高科技的关系,促使中国提升国际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两者的有机结合将极大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与效率.国际实践经验也证明,良好的金融环境和完善的资本市场是实现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的基础和保障.当前正是我国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和提升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及其配套政策,其中出台七项金融政策支持科技自主创新,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本文结合有关政策要求,着重分析科技创新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索研究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科技政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熵权法分析方法,以2013年以来安徽合肥创建和实施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政策绩效为研究对象,实证测算2013—2017年科技政策的评价绩效得分。从创新载体建设、人才计划、科技项目、财税金融、科技成果产出、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等方面对政策实施效果及其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并就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科技政策的优化与完善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也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南通制造业科技创新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未来应做强龙头企业,拓展产业链;优化政策环境,加大资金支持;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提高产品技术附加值和生产智能化水平,塑造核心竞争力;推进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夯实制造业科技创新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