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组织形式产业投资基金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萍 《经济论坛》2007,(4):116-118
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投资工具,通过向投资者发行基金份额筹集资金,交由专家组成的投资管理运作,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集合投资制度。借鉴国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经验来看,其组织形式主要可分为公司型、契约型和有限合伙型三种。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迅速。该文借用中国模式的概念,主要从五个专题方面讨论了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模式,分别是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人、管理人、组织形式、法律体系与文化制度,以此作为今后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3.
解决江苏沿海开发融资困境的各项对策中,设立江苏沿海产业投资基金具有独特的显著的优势。产业投资基金是我国本土对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与变形,资金的运用主要投向政府倡导的产业或特定的区域目标。该文基于设立江苏沿海产业投资基金的可行性分析,阐述了江苏沿海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的架构,主要包括组织形式、资金来源、投资方向与投资流程和退出方式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业务模式,探讨了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财务顾问业务的优势,论述了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财务顾问业务的业务模式,提出了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财务顾问业务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常青 《经济导刊》2003,(1):44-47
证券投资基金是酱市场中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理财服务的组织,是沟通投资者和投资对象的通道,也是投资者的投资工具。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投资基金组织形式主要有信托型和公司型两种。国内通  相似文献   

6.
武圣涛 《经济论坛》2009,(23):63-66
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建立和健全我国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如何规制引导其健康发展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以中美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组织形式规制、法律规制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急速发展中的规制缺失,并进行总结和建言。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探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私募股权投资是金融创新和产业创新的结果,对国民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现将理论界对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的探讨作一综述。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概述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简称PE基金),是指以非公开的方式向少数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主要向未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最终通过被投资企业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退出而获利的一类投资基金。典型私  相似文献   

8.
由于股权投资基金的高风险、缺乏流动性及低透明度,加之其豁免监管的特性,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者必须具有能够承担高风险并且能够在豁免监管条件下实现自我保护.在股权投资市场引入合格投资者制度,根据投资者的经验、能力和资金状况,区分可以进入股权投资市场的合格投资者的类别和数量,使得产品与投资者素质、资本与风险相匹配,从而实现促进股权投资市场发展与强化投资者保护的适当平衡.  相似文献   

9.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近年来得到迅猛地发展,但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特点,指出当前金融市场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法律地位、组织管理模式、投资运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私募基金有法可依、加强市场化监管、加大资金来源结构的风险控制、加强对参与者的教育和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等对策,从而促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使参与的各方利益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0.
推动铜陵工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路径是发展产业金融,通过产融结合,快速高效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金融是更高层次的发展平台,铜陵市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城市,具备推动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的基础条件。产业投资基金是产融结合的主要形式,目前国内的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有市场化专业投资机构主导的股权投资基金、政府主导促进特定产业发展的基金、政府与市场化投资机构合作基金三种类型。针对铜陵的实际情况,铜陵市应选择政府导向型基金模式。从组织方式看,契约性产业投资基金更适合铜陵市。从基金形式方面看,伞形基金的模式是一个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利用合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薪酬合约,我们发现:在不对称信息下创业投资家的道德风险会造成显著的代理成本.并且私募基金管理的代理成本与创业投资家的能力、风险厌恶程度以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组合的风险正相关;同时我们发现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薪酬合约中引入创业板市场的景气状况作为投资组合收益的基准可显著提高创业投资家的努力激励,并显著降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的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银行贷款融资以及资本市场融资比较困难的背景下,私募股权投资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其中,私募股权退出环节尤为重要,关系着整个投资过程的成败.本文论述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常见的几种退出方式及退出方式的利弊,进而剖析目前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各个具体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从1990年首只私募投资基金诞生到2004年阳光私募投资基金的出现,中国私募投资基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我国私募投资基金规模20.7万亿元,其中,股权投资基金11.15万亿元,累计为超过20万个各类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和再融资,为实体经济形成股权资本金超11.6万亿元,促进了经济内生性增长。同时私募投资法治化不断进步,尤其是2023年7月国务院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行政法规形式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投资基金与风险投资基金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剑平 《当代经济》2004,(12):57-58
产业投资基金,在我国系指直接投资于产业、主要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它通过向不确定多数投资者发行基金份额设立基金公司,由基金公司自任基金管理人或另行委托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资产,由基金托管人来托管基金资产,按资产组合原理从事创业投资、企业重组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等实业投资,是一个与证券投资基金相对等的概念。从投资对象角度看,专门投资于房地产行业的产业投资基金就称为产业投资基金,简称房地产投资基金;而投向新兴的迅速成长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未上市公司(主要是高科技公司)则称为风险型产业投资基金,简称风险投资基金。  相似文献   

15.
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意义及其遇到的退出机制困境 私募股权投资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融资方式,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更有能力依靠专家理财和咨询的优势,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尤其在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方向、财务管理、领导班子建设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资本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首先是以货币资金的形式存在的。这种货币资金具有资本属性,但其属性又与产业资本有所不同,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执行特殊职能的资本;它有其产生的条件和特殊的运动形式以及利益要求。认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资本特性对于我们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9,(7)
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国内正式引入私募股权基金,也被称为"风投基金""、创业基金",这也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随着全球经济化的深入,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地位也变得越发重要,但由于投资风险比较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从最开始的基金募集、选择投资项目一直到退出,都需要对潜在的风险加强重视。为了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得到持续性健康发展,文章研究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组织架构设计与运作风险控制,旨在控制在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也为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18.
王晓杰 《时代经贸》2013,(4):80-80,82
本文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情况、私募股权投资情况和投资项目退出情况三个方面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金融领域来看,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能完全依赖银行和主板市场这些传统的金融形式,而应该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数据显示,被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的企业大部分都呈现出"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特征,即受到本地或者注册在本地的投资基金投资的比率更高,江苏的情况也不例外。因此,与上海这一股权投资中心在地理距离上的接近,并未使江苏的新兴产业发展受到如预期中的强劲辐射,这意味着,江苏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自己的区域性股权投资中心是重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冉岚月 《当代经济》2017,(34):30-31
由于存在庞大的信贷和融资需求尚未在传统的银行金融体系中有效消化,国内影子银行近年来发展迅速.私募股权基金作为国内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因房地产银行信贷的紧缩,获得被释放的庞大市场,走向了影子银行化的道路.2013年底国务院出台107号文,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参与债权投资等影子银行化问题提出了监管要求.当前就相关问题亟待完善立法,规范业务,以促进金融市场创新和行业的阳光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