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透视经济高速增长与失业高踞不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政府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大力发展生产,努力推动积极的就业政策,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就业增长弹性却在下降,城镇登记失业率不降反升。如何辨证地认识目前这种经济高速增长,失业率亦在增长,就业压力日益严重的形势,转变发展观念,将"就业优先"放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更  相似文献   

2.
陈慧娟 《江苏改革》2001,(12):48-50
我国是有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岗位供不应求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尤其自1993年以来,由于城镇下岗职工激增,失业人口规模一直居高不下,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今年第二季度末,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618.7万人,失业率为3.3%,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创造就业岗位、降低高失业率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发展非正规就业促进我国就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模式的转变是缓解就业矛盾、拓宽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的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及至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降低失业率,增加就业机会,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显示,中国中西部居民的就业压力较大,失业率超过10%,其中大中城市失业率约10.1%。本文就新疆经济发展的现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关系进行分析,尤其是运用就业弹性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提高就业弹性、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目前撰文指出,中国宏观调控的第一目标应当是降低劳动力剩余和失业率,宏观经济政策一定要调整到增加和促进就业方面来。在经济发展中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与GDP增长和财税收入增加的关系,统筹大企业发展与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关系,统筹技术进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发挥劳动资源密集和便宜优势及解决就业的关系。在战略上,  相似文献   

6.
国内观察     
《广西经济》2014,(3):4-4
正|数读两会|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加强对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目标的统筹平衡。  相似文献   

7.
中国就业形势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庆修 《科学决策》2003,(10):33-37
就业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是劳动者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社会下岗和失业人员数量不小,对社会经济发展不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就要尽可能降低失业率,使绝大多数劳动者有就业或创业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了,就业率就提高了。这是经济学的一个规律。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观察到,在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两者的变化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关系:“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慢,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就业水平低,失业率升高。”这种关系被称作“奥肯定律”。“奥肯定律”实际上反映的是经济增长率变化与失业率变化之间的一种经验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描述这个定理:  相似文献   

9.
论就业优先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十六届三中全会再一次将就业问题摆到了战略性的位置上。目前我国的城镇失业率已经达到警戒线,就业矛盾仍处在不断积累和上升之中。以就业优先为目标,在战略上构建就业可持续增长的政策框架和运行机制。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下,把抑制就业弹性的过快下降作为长期的战略目标。本文在简要分析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及其对GDP的影响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相互影响,互为促进,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中国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现状,研究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探讨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不同步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失业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过高的失业率往往会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快,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反之,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这种负相关关系己经被主流经济学理论和实证分析所接受。本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寻了中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与这种传统经济理论相悖的现象,并据此总结了我国失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和充分就业始终是每个国家政府追求的理想经济目标。中国的政府也不例外,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时间里中国始终把经济目标定位在保增长促就业上。三十年来中国的GDP的平均增长速度超过10%,其中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GDP的增长起到重要作用。三十年里中国的城镇平均登记失业率只有3.1%,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就业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下面通过具体的实证研究来分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二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伴随经济增长的就业增长是社会成员分享经济增长利益的重要方式。失业一般给人们带来极大痛苦,这种痛苦不仅来自收入的减少,也来自自尊的受损等因素。有研究者将失业对幸福的负效应与通货膨胀对幸福的负面影响结合起来考虑(Di Tella,MacCulloch和Oswald,2001),据测算,失业率增加一个百分点就需要通货膨胀率降低1.7个百分点才能抵消幸福的减少。因而如果失业率增加5个百分点(例如从3%上升到8%),那么通货膨胀率得降低8.5个百分点(例如从每年10%下降到1.5%)才能维持大众的满意度。因此通常所谓的悲惨指数(Misery Index)是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简单叠加起来。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历史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失业率增长的发展趋势。并且分析得出:投资结构、适龄人口就业高峰的来临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未能带动就业弹性上升的主要原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完善劳动力市场等等措施的运用可以保证就业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发展对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有着重要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毕业生需求量、区域政策制度影响毕业生心理偏好、区域工资收入水平影响毕业生目标选择、区域环境影响毕业生职后发展预期.河南作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可从增强河南区域就业吸引力、确定毕业生就业最低工资标准、拓宽毕业生职后发展空间、转变毕业生家庭择业观等方面加大力度引导毕业生流向河南就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问题越发突出.寻求有效的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结我国以往发展经验,从就业需求角度探讨如何通过发展经济,创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持低失业率,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出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把控制失业率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实现小康中“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本身也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方面是使劳动者尽可能多地实现就业,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另一方面是将失业率控制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历史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失业率增长的发展趋势.并且分析得出投资结构、适龄人口就业高峰的来临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未能带动就业弹性上升的主要原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完善劳动力市场等等措施的运用可以保证就业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刘昌年 《发展》2003,(9):38-39
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时任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主任的曾培炎在《关于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指出,今年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新增就业岗位800万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这是我国首次将就业问题明确地做为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是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成了严重挑战后,政府做出的及时反应和重大决策。根据甘肃省情,面对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比较落后的经济状况,有必要对全省的就业状况做全面、系统的分析,以利于制定就…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在经济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攀升的同时,失业人口、失业率亦不断攀升。通过对失业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现阶段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