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3 毫秒
1.
水资源短缺状况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全国10个省2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状况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做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水资源短缺状况形势不容乐观,很多地方都反映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水资源短缺会对小麦和玉米的单产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水资源越短缺,农民就越可能倾向于种植对灌溉依赖程度低、需水量小的作物,减少水稻的种植,因此可以通过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来缓解水资源短缺。  相似文献   

2.
冯旭松 《水利经济》2008,26(6):13-16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水利基础设施,节水型社会建设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系,认为,节水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充分考虑了节水、治污和水资源挖潜因素,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有效地促进了节水型社会建设,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3.
北方地区农民对水资源短缺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我国北方地区农民对水资源短缺的反应,可为政策制定者制定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提供重要的实证依据.通过对我国北方7省500多个村开展的多次大规模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水资源短缺程度的加大,农民不仅会将集体产权和集体管理的机井转变成个体产权和个体管理的机井,还会自发性地形成地下水市场;另外,农民在采用节水技术方面会做出较敏感的反应.农民对水资源短缺的反应一方面可能会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另一方面却也可能使得水资源短缺现象更为严重,因此,政府不能忽视而应该重视农民对水资源短缺的反应,运用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措施(诸如水价、水资源费、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水权、财政和信贷等政策)来合理地引导农民对水资源短缺的反应,尽量减少其潜在的负面影响,促进水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资讯速递     
《浙江林业》2012,(4):30-33
气候变化与人口增长加剧水资源短缺 日前,联合国发布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认定气候变化以及与人口增长同步的食品、能源和卫生需求加剧水资源短缺,对水资源政策应作"深刻反省"。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的作用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喜  徐明 《水利经济》2008,26(5):69-71
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通过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念及水资源短缺对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从系统角度探讨了水资源系统、环境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3者之间的作用关系,提出应用系统理论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焕良 《林业经济》2012,(5):123-124
水资源短缺是世界性的难题,中国作为全球人均水资源量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已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1993年,由英国伦敦大学Tony Allan教授提出并发展的虚拟水理论,为全球水资源平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提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优化配置需要水权制度创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我国的水目前面临着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水资源短缺最为突出。经济和社会的蓬勃发展对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除了依赖工程和技术手段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以外,我们必须从制度和政策上下功夫,通过管理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权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也就成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状况关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甚大,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务之急.文章结合河北省水资源情况,分析了河北省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加强河北省水资源管理,促进河北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鉴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很多重大问题都与水资源短缺息息相关,从洪水威胁依然是流域最大威胁、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流域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等方面分析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探讨了这些重大问题可能产生的深刻影响,论述了这些重大问题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了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现状及节水潜力有限的现状,指出构建黄河大水网是治本之策,并从“纲、目、结”三方面论述了构建黄河大水网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0.
农业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约束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 ,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非常多 ,但从总体上看 ,多数研究者主要强调土地资源 ,特别是耕地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忽视了水资源 ,而现在看来 ,2 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而且水资源短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有可能超过耕地 ,成为掣肘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 ,不解决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 ,实现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将成为一个难圆的梦。一、我国水资源严峻的现实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水资源总量丰富 ,但人均占有量和单位面积耕地占有…  相似文献   

11.
浅析我国水资源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淡水是一种自然资源,同时又是一种短缺资源。由于人们节水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农业灌溉与工业用水效率低、环境污染、地下水超采等原因,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极为严峻。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应提高水的使用效率,加强人们的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这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徐广生 《水利经济》2006,24(1):18-18
水资源短缺不仅是世界性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一方面,缺水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首要制约因素。另一方面,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不高,浪费、跑冒滴漏严重,水体污染加剧,地下水普遍超采,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在水资源短缺与严重浪费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是一个重工业大省.但是从水资源角度来看却是个小省.尤其是近些年来.水资源短缺问题已严重限制了全省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并且将越来越突出。为使本省在下世纪的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状况都能得到健康发展.从目前辽宁的水资源状况入手.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去探讨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城市水资源短缺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应当改进传统水资源利用方式,开发能够循环利用城市水资源的模式,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率。分析了不同种类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探索了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的实施策略,希望有助于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晰干旱半干旱区耕地水资源短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是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首要前提,对保障区域乃至全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健康有着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内蒙古为典型研究区,以水足迹理论为依据,通过构建耕地水资源短缺指数(Arable Land Water Scarcity Index,AWSI),分析2000—2018年内蒙古耕地水资源短缺指数时空格局及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揭示研究区内气候、植被、地形、人口密度等11个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水资源短缺时空变化的影响差异。[结果](1)内蒙古耕地水资源短缺指数总体呈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西部耕地缺水压力较大。2000—2018年内蒙古耕地水资源短缺指数呈增加趋势,增加区域占总面积82%以上,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2)自然因素主要决定内蒙古耕地水资源短缺的空间格局,其影响明显大于社会经济因素,但是2000—2018年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力在呈增大趋势。(3)自然因素中以蒸发量、年均温、降水量为主的气候因子在生态探测中共有19组显著差异,占据了影响因子中的主导地位。而在社会经济因素与自然因素的交互作用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不合理的开采、用水者的经济动机激励失衡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因此,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方法除了依靠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实施虚拟水战略外,最根本的在于改善目前的节水经济激励机制状况,建立节水激励机制,构建节水型社会,防止水资源污染及水土流失,最终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并非取水不尽,用水之竭,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正面临着水资源匮乏的困扰,越来越严重的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分析了世界及我国水资源与水污染状况,提出解决水问题的措施,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西部干旱区由于气候条件和自然地形条件的限制,水资源非常短缺。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该地区受到水资源的资源性短缺和结构型短缺的双重约束。从环境经济学的视角,指出水资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从管理层面尝试性地提出建议:实行一体化管理;建立健全水权制度,逐步走向市场化管理;制定合理水价;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鼓励节水。  相似文献   

19.
海水淡化作为稳定、优质的增量水源,是解决京津冀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和战略选择,是保障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的重要举措。紧密围绕京津冀水资源安全战略,针对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及未来发展需求,客观分析京津冀海水淡化现状,使用SWOT矩阵分析方法对海水淡化补给京津冀水资源供给进行了战略分析和选择,并从加大海水淡化科普宣传教育、加强京津冀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和管理、充分释放已有海水淡化产能、建立海水淡化区域供水工程、突破大型海水淡化装备制造瓶颈、构建自主海水淡化产业链条等六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简介 水资源污染,水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日益严重,是目前面临的三大问题。解决水资源短缺情况下的农业灌溉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的条件迫使农民使用以前不曾使用的水源,如咸水、经过处理的污水。另一方面,必须对水进行系列利用,特别是在水源短缺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