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引言 资产定价理论(asset pricing theory)是近几十年来西方金融理论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也是金融经济学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它试图解释不确定条件下未来支付的资产的价格或价值。以资产组合理论为基础的夏普(1964)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是建立在严格的假设条件基础上的市场均衡定价理论,其假设条件使经验验证变得很困难,而且距离现实也比较远。这迫使经济学家对假设条件加以修改,其中一个解决办法是抛弃CAPM,在新的假设基础上构建新的资产定价理论,如套利定价理论(APT)。经过几十年金融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其在金融实践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下面以CAPM与APT为例,结合我国市场的有效性与投资者所外行为特征,分析标准金融资产定价理论在我国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传统金融理论对金融市场异象解释的乏力,使得异质信念假定下资产定价研究因其广泛的适用性而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异质信念及其形成机制,进而从行为金融视角、异质个体模型两方面对异质信念假定下的资产定价理论及实证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最后指出当前异质信念假定下的资产定价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进一步可能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行为财务学就是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与财务学相结合的学科。不同于传统的财务学理论,行为财务学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市场是非有效的。基于这两个基本假设,行为财务学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基于"人是有限理性的"假设提出了"羊群行为理论"和"过度自信理论";基于"市场是非有效性的"假设提出了"金融噪声理论"和"行为资产组合理论"。在资本市场中,确实可以看到一些不能以传统的财务理论解释清楚的异象,这是行为财务学得以产生发展的主要原因。由于行为财务学产生的时间还比较短,它也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方青军 《经济师》2005,(7):221-221,223
在有效市场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认为非理性交易对股票价格不会产生系统性的影响。从文献回顾的角度来看,尽管有效市场理论在逻辑上是严谨的,并且在实证上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证据的支持,但是大量存在的异象也表明有效市场理论确实忽略了某些被行为金融称之为非理性交易行为的东西。这是对非理性交易行为的承认和理论的深化,这样才使得行为金融异军突起,与主流金融理论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5.
资产定价理论的核心是行为公设,行为公设是对人的行为的公理化概括,资产定价理论是行为公设在资产选择问题上的具体应用。资产定价理论的正确性在现实中经受检验,当资产定价理论被现实证明存在缺陷时,最终必然追溯到行为公设上。资产定价理论与行为公设之间存在着因果和反馈关系,行为公设为因,资产定价理论为果,同时资产定价理论对行为公设作出反馈。要消除资产定价理论对实际结果的偏离,最终必然落实到行为公设上,因此必须加强对行为公设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异质信念与金融异象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投资者异质信念和卖空限制前提下资产定价和金融异象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金融经济理论。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综合阐述了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为金融异象、资产泡沫、市场崩溃形成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解释思路。虽然对异质信念的衡量存在一定困难和分歧,实证结果也不完全一致,但大多数的实证研究支持了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7.
现代金融理论是建立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有效市场假说(EMH)两大基石上的。由于理性经济人假设与实际的偏差,经典现代金融学遇到了一些被称为未解之谜的现实问题,行为金融学是从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出发来研究和解释金融市场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现代金融理论是建立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有效市场假说(EMH)两大基石上的.由于理性经济人假设与实际的偏差,经典现代金融学遇到了一些被称为未解之谜的现实问题,行为金融学是从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出发来研究和解释金融市场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为现代金融学发展提供了变革性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自强  赵红平 《经济师》2001,(11):34-35
现代金融理论在研究发展过程中由于忽略了对人的心理活动及行为模式的研究 ,造成理论与实证的悖离。行为金融学从研究人的行为方式角度出发 ,分析不同投资者在不同环境下的投资理念 ,为现代金融理论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补充。文章介绍了与CAPM相对应的BAPM行为资产定价模型 ,以利于金融投资决策者更贴近现实。  相似文献   

10.
现代金融理论以投资者理性和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应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将证券资产定价转化为风险与收益的均衡关系,实现证券资产的间接定价。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金融理论受到来自实证检验的挑战并促使行为金融理论的诞生。行为金融理论以心理学对人决策过程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重新审视证券资产定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理论模型。但这些理论模型间缺乏内在一致的分析框架,尚未突破现代金融理论的分析范式。  相似文献   

11.
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综述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陈彦斌  周业安 《经济研究》2004,39(6):117-127
如何刻画投资者行为是资产定价理论 50年来发展的主要脉络。在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基础上 ,通过修正投资者的效用函数而发展起来的行为资产定价理论 ,对投资者行为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本文构造了行为资产定价的一般均衡研究框架 ,指出了此框架与行为金融理论的区别 ,并在此框架下 ,综述了当前流行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文章最后分析了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的下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资产定价理论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框架,假定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的,在这个基础上研究资产收益率的决定。然而,完全理性的投资者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并且基于完全理性的分析不能完全解释市场上的种种异象。与传统的研究方法不同,有限理性的资产定价理论认为: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应按照一些基于经验的认知捷径来形成对未来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投资。通过引入这种更符合现实的投资者,有限理性的资产定价理论研究资产收益率的决定,试图更好地解释各种市场现象。  相似文献   

13.
郭红 《现代财经》2004,24(8):10-13
资本化方式是金融资产定价的基础,金融交易行为又受人的意识、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这就赋予了金融资产定价以人类理性色彩。有鉴于金融资产交易双方面对的是金融契约,如果无法对其实际价值做出准确判断,就不能较充分地满足理性选择的假设。因此,心理变化与公众行为就会对资产定价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探讨影响金融资产准确定价的若干因素,从社会学方面特别分析从众行为的特征以及对定价的干扰,进而确立金融资产定价应是一种融合金融理论和心理学方法的系统模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经济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人们在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行为是公司资本结构、期权定价等问题的理论基础.自从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的经典著作《博弈论和经济行为》问世以来,期望效用理论一直被奉为理性人在不确定情况下进行决策的准则,在期望效用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等一系列经济理论.然而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家发现人们在实际决策中会出现一些违反期望效用准则的异象.1979年,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论文前景理论,解释了这些异象,并成为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该文在介绍这两种理论主要思想的基础上证明,在一个理性人应当遵循的代数结合律公理的条件下,前景理论和期望效用理论的结论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5.
金融市场理论的研究由来已久,以理性人假设为前提的经典金融理论构成了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但是,过于简单的假设并未能完全解释现实市场中的金融现象.经典理论具有非现实性,其根源就在于它所依赖的完全信息与完全理性假设.如果要解释现实,人们需要全新的理论,而不是对原理论放宽假设条件.与传统意义上的现代金融理论的理性分析框架相比,金融投资学的新发展领域更注重人的实际心理和经济行为,从而为金融决策提供更现实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期望理论:行为金融学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有效市场假设(EMH)为基础,以资本市场定价理论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为基石的标准金融理论确立了其在金融经济领域的地位。一般来说,现代经典金融理论有三个关键的概念性假设,即理性投资者、有效市场和随机游走。  相似文献   

17.
资产定价理论是现代金融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但由于资产定价理论存在的局限性,所以它们在不断接受着各种实践检验的挑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认识到经典资产定价理论存在着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悖论,这些悖论突显了资产定价基本思想在未来资产定价理论发展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资产定价理论是现代金融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但由于资产定价理论存在的局限性,所以它们在不断接受着各种实践检验的挑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认识到经典资产定价理论存在着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悖论,这些悖论突显了资产定价基本思想在未来资产定价理论发展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异质投资者与资产定价研究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资产定价理论通常假设投资者是同质的,即投资者在诸多方面是完全相同的。但实际上,投资者的异质性往往对资产价格产生很大的影响:投资者偏好的异质性,使风险资产的价格行为与代表性投资者框架下的显著不同;投资者所受到的约束的异质性,使得只有部分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从而使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模型难以成立;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未来的预期不同(即具有异质性信念)更是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组合——消费行为,从而影响均衡价格。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中的资产定价模型大部分都是考虑特定的异质信念及其对资产定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赵华 《经济管理》2007,(10):87-91
从随机游走、行为金融到混沌,从现代资产定价理论、行为资产定价理论到异质信念资产定价理论,3种学说和3种定价理论同时存在干当今资本市场的研究中,它们分别从不同方面、不同视角解释了资产价格的波动。本文的研究理清了3种重要定价理论之间的关系:理性与有限理性,线性与非线性,价格波动的外在机制与内在机制,为人们进一步研究资产定价理论提供了清晰的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