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2006年以来,我们不断看到“就业形势及其严峻”、“大学生预期薪酬降至1000”等相关新闻见诸报端。中科院专家此前表示,2006年中国就业压力达到峰值,据人事部《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显示,2006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15,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成倍增长,愈212万;2005年和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各增长到330万和413万,分别是2001年的近3倍、近4倍,2006比较之2005年又增加了22%。  相似文献   

2.
2009年河北省高校毕业生30.5万人.加上历年来未就业的毕业生8万多人.需要就业的毕业生近4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凸显。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河北省委捧公斤、熔政府办公厅近日就进一步做好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发出通知.明确提出十大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就业》2013,(10):28-29
广东是高校毕业生生源大省、就业大省。近年来,该省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从2006年的21万人到2013年的44.2万人,年均增加11%。2013年在该省求职就业毕业生达70多万人(包含入粤求职和往年未就业毕业生),占全国近1/10。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把其作为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积极完善和落实就业政策,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取得明显成效。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着力完善和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省人大出台《广东省实施就业促进法办法》、  相似文献   

4.
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到8月底尚有180多万人没有实现就业。如何让他们离校不断线,就业见习是一个很好的平台。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完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随后,人社部会同教育部等七个部门在全国部署实施了"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几年来,各地在实践中,不断建立  相似文献   

5.
今年,安徽省高校毕业生达29.8万人,比去年多1.9万人,为历史最高。为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各部门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方法,多措并举推动工作,保持了就业局势基本稳定。截至7月底,2013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6.8%,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01个百分点。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6.
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论证了信息不对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促进信息不对称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一、河北省高校应届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日益增长,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很多,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形势严峻。据统计,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631万人,河北省人数32.5万,截至2010年9月底,河北省就业率达76.72%,  相似文献   

8.
高校毕业生就业季来临,面对699万新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5月14日至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天津考察,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对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作出指示。5月1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好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等工作。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深入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开展就业帮扶和就业援助、大力促进就业公平等。5月17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9.
又到了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关键时期。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更是创记录地达到了559万人,较上年增加64万。据统计.截至去年9月.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有超过140万人未能如期就业。往年积压的未就业大学生将加入今年的就业大军.与559万新毕业生“抢饭碗”。而在安徽省。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19.9万人,比2007年增加了1.2万人。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0.
济宁市始终将高校毕业生放在就业工作首位,不断加大力度,完善政策措施,确保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2012年,全市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3.8万人,就业率86.3%;今年前五个月,全市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1.4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08万元,扶持216名高校毕业生成功创业,带动700余名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做法一是强化政策激励。近年来该市先后出台了10余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规定和配套文件,形成了综合政策体系。在激励企业吸纳高校  相似文献   

11.
由于高校不断扩招的结果以及人们经济的预期并是不很好的影响,导致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而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不仅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也使得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种现象日益严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找工作,择职业,是众多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后需要面临的问题,但毕业生总量多、就业渠道不通畅、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个人期望值过高等众多因素让天之骄子们落入凡尘,陷进就业难的窘境。针对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佳的状况,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迎难而上,围绕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展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结合实际,提供了系列服务,积极引导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铺路架桥。  相似文献   

13.
金久仁 《中国就业》2007,(10):23-26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大扩招,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由原来的国家包分配逐渐走向市场、自主择业;另一方面,由高校扩招而带来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计算,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由2001年的103.4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338万人,年均增长率高达34.5%,2006年毕业生人数达到413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8月,高校毕业生们结束校园生活,进入就业市场。今年680万的数量意味着就业压力空前。如果根据2011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78%匡算的话,意味着仍有150万人没有实现就业。帮助这些人员的就业重担就落在了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肩上。  相似文献   

15.
桂桢 《中国就业》2012,(12):6-7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青年就业。从我国情况看,青年就业问题,现阶段主要体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近10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2012年达到680万人,明年将突破700万,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与此同时,一些高校的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不适应,一些高校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与用人单位需求不相适应,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当前,受国际国内经济因素影响,部分行业用工需求下降,进一步加大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16.
刘传平  周杰 《中国就业》2009,(10):26-28
现状: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难就业 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据权威部门估算,今年全国仅返乡农民工和毕业需就业的大学生就高达1260万人。就云和县而言,今年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形势较为严峻。2009年,全县高校毕业生有500余人,加上往年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预计实际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将超过700人,而有效需求增长不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就业》2013,(5):59
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比去年多19万,创历史新高。截至今年3月,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8%,硕士毕业生不足三成,而放弃就业转而考研的人数也达到历年最。"史上最难就业季"来临。毕业生就业为什么这么难,他们的就业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8.
祝俊 《中国就业》2011,(1):19-20
安徽省充分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和民生工程来抓,积极采取措施,通过突出完善机制、加强服务、构建平台、狠抓落实等关键环节,有效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充分发挥了高校毕业生这个宝贵的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生力军作用。2010年,全省应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24.5万人,历年未就业或就业后又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4万人,至2010年11月底,  相似文献   

19.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建设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劳动力市场已经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大量毕业生处于一种“漂浮”的状态。据人事部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共有应届高校毕业生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增长了22.2%.毕业生供需比例从2005年的1:0.93下降到2006年的1:0.83。  相似文献   

20.
付爱敏 《活力》2011,(14):56-56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高校毕业生不是积极应对就业形势,而是陷入了诚信求职的危机。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不诚信现象。不仅损害了大学生的公众形象,而且扰乱了正常的就业秩序,使目前的就业大环境变得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