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格战是企业竞争的一种常用手段。文章以我国彩电业两次价格战为背景,分析了彩电业价格战对企业、商家和行业的影响,并对我国彩电业价格战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价格战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彩电业的价格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此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本文主要从博奕论的角度去讨论价格战、价格同盟的最终结果,以及对彩电业竞争的最后出路发表作者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内刊     
《经济》2002,(10)
中国彩电业将重返欧洲7家彩电业争食欧盟配额 9月20日 中国工商时报 近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公告,宣布接受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及7家彩电企业(厦华、海尔、海信、康佳、长虹、创维、TCL)联合提出的向欧盟出口实行价格与数量上承诺的建议,结束了长达15年的对华彩电反倾销政策。9月18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召开“对欧盟出口彩电价格承诺会议”。七家彩电企业对分配40万台彩电出口配额均表示了强烈的“占有欲”。有律师表示,从现在开始用五年的时间中国彩电出口有希望恢复到欧盟反倾销以前的每年100万台,甚至更多。  相似文献   

4.
2000年6月9日,随着一纸协议在深圳签订完成,国内九家彩电生产厂商结成了一个令国人注目的联盟,联盟为国产彩电制定了最低保护价,并承诺彩电价格不会上涨。二十几天过去了,尽管“盟的”还留有企业老总们握手的金温,但来自各方面的讨伐声说明,在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日臻成熟,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今天,人为提高价格是不明智的,任何决策都必须尊重市场规律。 彩电业走到今天这一步,实在是多年来的价格战造成的。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的家电市场竞争激烈。1999年,我国彩电生产能力已达4000多万台,而市场销量却一直徘徊在…  相似文献   

5.
王之  夏敬慧  钟胜 《经济师》2005,(10):47-48
彩电业是我国最重要的民族工业之一,面对国内市场日趋饱和的现状,我国众多彩电企业已将海外扩张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发展目标。文章通过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利用OEM来实现我国彩电业海外扩张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彩电业联手应诉“反倾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勇 《经济世界》2000,(11):62-64
一场正在进行之中的中欧彩电大战,时下正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针对欧盟的反倾销提案,我国厦华、长虹、创维、TCL、海信等9家彩电企业不久前联手“应战”。集体提出应诉。 曾被讥为一盘散沙、只知窝里斗的中国彩电业,这一次终于“握指成拳”,开始“枪口一致对外”、联手收复失地。 软弱涣散遭致长期封杀 我国从80年代末开始向欧盟出口彩电。面对中国彩电的进入,欧盟彩电企业十分敏感,几乎在我国彩电进入欧盟的同时,即开始树起一道森严的“关税壁垒”──一提出反倾销起诉。 1991年起,欧盟开始对中国小屏幕彩电征收15.…  相似文献   

7.
我国彩电市场竞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彩电业是发展最成熟、市场竞争也最充分的行业。竞争在促进彩电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其他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无序竞争问题。从彩电市场竞争的发展过程入手,着重分析竞争对彩电业所造成的影响及原因,可寻求和设计出有效消除目前彩电业无序竞争诱因及相应对策,促进我国彩电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彩电生产国和消费国,但危机也随之出现. 中国彩电业及企业(指中国本土企业)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重大成就,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逐步实现了国产化,建立了从元器件到整机的完整的彩电产业链.  相似文献   

9.
彩电业近十年来在我国迅猛发展,至今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与实力,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依然有一定的差距.“入关复世”之日指日可待,为了在将来的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国内各彩电企业必须有所准备.本文从长虹的发展历程着手,通过对今日价格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彩电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各彩电企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长虹”集团及我国彩电业竞争战略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电业近十年来在我国迅猛发展,至今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与实力,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依然有一定的差距。“入关复世”之日指日可待,为了在将来的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国内各彩电企业必须有所准备。本文从长虹的发展历程着手,通过对今日价格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彩电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各彩电企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目前越南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力改善,增加了对彩电的消费需求,为中国彩电业投资越南市场提供了条件。面对国外强势品牌企业的竞争,中国彩电企业在做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压该理性的选择进入越南的市场模式和制营销本土化策略,高度重视开拓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以促进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徐莉 《时代经贸》2004,(6):28-29
2003年5月2日.美国的五河电器公司、电器工人兄弟会和美国通讯工人组织的产业部把中国的彩电状告到美国商务部。2004年5月1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损害存在的最终裁决。整个过程历时1年.最终有了了结。美国商务部很可能根据调查的结果从5月21日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彩电实施历时5年的反倾销令。该案如此的结果带给中国彩电业无限的遗憾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8月7日,7家彩电企业、两家节能灯企业及部分专家汇聚北京,共同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呼吁全社会重视中国产品大量受剑外国倾销指控的严峻现实,呼吁被指控的企业积极应诉。 彩电和节能灯本是两个不相干的行业,彩电业由于价格大战彼此还都有心结,是什么促使这些企业坐到了一起,共同签署声明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产品目前面临的外国倾销指控程度,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了。  相似文献   

14.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认为,新产品刚诞生时,其生产往往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文章在分析我国彩电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应通过适合的途径引导中国彩电产业尽快从价格战中走出来,强化生产环节与技术研发的相关性,并适时向产业链条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环节渗透,从而逐步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与加工增值能力。  相似文献   

15.
产品差异化战略: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新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价格竞争和价格非竞争是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两种主要策略行为方式。本文通过对中国彩电产业价格战的案例实证分析,表明价格战是市场竞争的高级形式,发生价格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产品同质化。因此,要摆脱困境,走出价格战的怪圈,使企业竞争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并获得竞争优势,必须不失时机地实施新的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为此应采取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价格战不是家电行业的特产,许多其他行业也打价格战,如前几年的羊绒价格战更是惨烈,近几年还有ISP价格战、IP卡价格战、手机价格战、掌上电脑价格战、飞机票价格战等。但家电行业尤其是彩电业的价格战持续的时间最长,最受媒体和百姓的关注,因此非常典型且具有很大的代表意义。我们从家电业的价格战中可以得出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甚至可以从中看到我国整个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价格战的概念价格是市场经济中最敏感的因素,是调节资源配置的杠杆,也是研究市场活动最基本的内生变量。同时,价格在企业的市场营销中占有…  相似文献   

17.
刘文燕 《经济师》2000,(11):63-63
近几年来 ,纵观中国商界 ,给人以深刻印象的便是此起彼伏的价格战 ,从彩电、空调、微波炉、VCD、汽车 ,到羊绒制品、淀粉等 ,其方式有降价、打折、优惠、厂价销售 ,以及商场“十点利”、八点利”甚至“五点利”,花样翻新 ,层出不穷 ,给人以一种错觉 ,似乎价格竞争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 ,取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中国企业为什么热衷于价格战 ?围绕这个现象 ,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一、如何定义价格战价格 ,做为市场营销组合中对市场反应最敏感、消费者认知度最高的要素 ,一直被企业所重视 ,降低销售也是企业所惯用的、在一定条件…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岁末,关于数字电视标准的争论再度席卷彩电业。争论之因源于中央电视台联手日、中三家彩电厂商组成的数字电视战略同盟。这项战略合作的核心内容,是对于交纳了5000万元合作费的电视厂商,央视授权其在彩电机身及宣传资料上加贴央视高清认证标签“HDTV@”。中国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当然不应由央视制定,但它作为最大的电视节目供应商——且2006年1月1日,中国第一个纯数字频道在央视开播——使其确实具备影响市场购买的权威地位。由于“央视高清电视”价格中,已含第一年央视高清频道每月120元、一年1440元的收视费,因此更多的国内电视厂商…  相似文献   

19.
易发生价格竞争的产业特征及企业策略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价格竞争已是我国企业惯常采用的策略行为。本文以彩电行业为例 ,从产品特征、产业生命周期等 6大方面揭示了易发生价格竞争的产业特征 ,提出产业内企业可行的价格战应对策略 ,其结论具有一般性 ,并为预测价格战的发生提供了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彩电企业的进入退出与产业组织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蔡宏标  张耀辉 《生产力研究》2006,(2):187-188,216
文章运用企业进入退出的与市场行为和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对我国彩电业进行分析,并为推动我国彩电行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