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独立董事的效用障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董事是指兼职董事,其具体职能是参加董事会议,为公司决策、业务控制提供建议和咨询及监督执行董事和管理层。独立董事制度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美等国,现已被实践证明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行之有效的制度,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设立独立董事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在独立董事的资格认定上,实行国家统一考试下的行业准入制度;在独立董事的奖惩机制上,实行高薪期权和行业禁入制度,在独立董事的管理体制上,实行独立于各级地方政府,自成系统的垂直领导体制。  相似文献   

3.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悖论"和有效行权的制度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独立董事制度尚不完善,限制了独立董事作用的有效发挥,尤其是认为独立董事的报酬激励与“独立性”互相矛盾的所谓“独立性悖论”.更是使独立董事制度前景堪忧。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深入分析了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内涵.认为“独立性悖论”不是不可克服的,独立董事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之一.作为企业法人利益的维护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协调人,分享企业剩余并不一定会丧失“独立性”。最后,从独立董事这一角色本身的特性出发,提出了改善现行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重构独立董事制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现行独立董事制度体系存在“不公正性”、“不独立性”、“不在状态”、“不匹配性”和“不明晰性”等结构性或制度性问题。本文基于独立董事的“广义独立性”.围绕“独立董事协会”的构建,从社会、独立董事和企业三个层面为中国独立董事制度提供一个新的构建框架,以期实现对中国独立董事制度体系的“再造”。  相似文献   

5.
一、独立董事制度在国外的实践董事分内部董事与外部董事,独立董事是独立的外部董事,也就是从公司外部选任的与公司成员或公司业务不发生能影响独立判断的关系的外部董事。 独立董事制度起源于美国,从概念的提出到制度的成熟已经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该制度是股东大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转变过程中的产物。由于美国公司股权的高度分散,加上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大量的中小投资者对公司的决策缺乏影响力,对公司也缺乏有效的监督,股东大会的权力日渐式微。此时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和内部董事对董事会提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目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独立董事制度的目的进行了反思,对于实际运行的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障碍进行了透视。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要有效实施独立董事制度,必须从组织经济学角度考虑相关制度改革;从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角度考虑进行组织行为改造;从民商法学角度考虑修改《公司法》、《证券法》,制定一系列配套法律条文进行规制。才能保证独立董事制度这一制度安排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证监会近日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全文如下:为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现就上市公司建立独立的外部董事(以下简称独立董事)制度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上市公司应当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一)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二)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负有诚信与勤勉义务。独立董事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本指导意见和公司章程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维护…  相似文献   

8.
李彩虹 《中国石化》2004,(10):37-38
今年初,国内上市公司乐山电力两位独立董事因对公司担保、关联交易及负债情况产生质疑,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该公司进行专项审计,在中国独立董事聘请中介机构行使职权之先河。但独立董事的调查行动却遭到了乐山电力的拒绝,致使简单的行权遭遇一波三折。不久前,他们已辞去乐山电力独立董事职务。这不由得引起人们思考,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旨在改变董事会的运作状况和效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然而,几年的实践,独立董事制度功效到底如何,是否有待调整和完善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重要的制度创新,独立董事制度越来越受到理论界的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独立董事的概念及产生,独立董事引进的原因,最后分析了我国独立董事的现状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设立独立董事制度的种种疑难,基于国内外理论和实证研究设立独立董事效果面临的各种问题.相关文献资料得到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冲突的结论,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从另一角度来审视这些问题。通过对独立董事设立的效果、独立董事最担心的风险、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有效条件、独立董事的薪酬待遇、影响独立董事发挥作用和导致独立董事辞职等重要因素的问卷调查和分析,有助于从内生和外生因素的角度来理解报酬、独立性、成本、风险、激励机制和外部环境因素对独立董事作用与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独立董事属于董事的范畴,它有区别于一般董事所没有的品格和特征:独立董事有其独立性。中国在向英美国家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时,应借鉴其在公司治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同时必须考虑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将独立董事制度因地制宜地引入中国以适应中国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别要协调好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关系,以实现我国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目的: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完善公司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武立东 《董事会》2007,(11):80-81
股东有设立独立董事的内在动力,关键在于完善制度和相关激励机制,使独立董事真正发挥其作用独立董事制度作为我国公司治理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所有上市公司都按照要求引入独立董事。但我们发现在强制变迁过程中存在着主动设立独立董事的"自愿行为",从而使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体现出一定的内生性质,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产生主动设立独立董事的行为呢?  相似文献   

13.
独立董事"独立性"研究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的核心和灵魂。本文认为,独立董事制度的独立性包括独立董事个体的独立性和独立董事整体的独立性。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是相对的,也是动态的,而且与独立董事的选拔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有关,恰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确保独立董事独立性的重要因素,中等程度的激励和中等程度的约束是最佳的“度”。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占多数地位是独立董事整体独立性的基本保证,独立董事工作条件的配套也是提高独立董事工作效率(这也是“独立性”的最终目的)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独立董事最早出现在美国。在没有独立董事制度之前,美国公司的董事几乎全部为干涉内部事务的执行董事。受分散的股权结构的影响,公司股东的所有权、终极控制权弱化,以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为核心的内部人实际操作公司,并通过提名董事控制公司董事  相似文献   

15.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一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而引进的公司制度,自推出以来一直争议不断。日前一场由“科龙罢免风波”掀起的独立董事“独立运动”,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独立董事制度成败得失的关注和反思。反思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首先体现在先天的制度缺陷,其次是选聘机制的缺陷,第三是激励和约束机制的缺陷。探索和改进这三个方面的缺陷,将有利于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自2001年8月16日证监会公布《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后,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却令人担忧。从思想观念到相关法律法规,从人才选聘到激励及约束机制等各个方面都很不完备。如何扫除障碍,使独立董事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辉 《董事会》2023,(5):44-46
<正>提升独立董事人才供给端的数字化水平,通过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让公司可以更充分了解独立董事候选人的过往执业经历,避免有执业污点的人员异地担任独立董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独立董事群体的优胜劣汰2023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印发,这是继2001年《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施行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随着某些大股东利用控股地位,控制董事会,大搞关联交易,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为此,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独立董事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5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独立董事制度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和舆论的焦点。在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对于发挥独立董事的制衡和监督作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董事市场是具有长期记忆能力的,即高素质董事的杰出表现会为他们带来新的董事职位,而劣质董事离职后则不会被其他企业聘用。对于独立董事同样如此。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即董事和经理人市场的发育和健全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颁布至今已有11年的历史,关于独立董事作用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从各种实证研究看,中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并没有为公司绩效和公司治理规范  相似文献   

20.
谢永珍 《董事会》2013,(5):42-47
因制度设计先天不足和市场化水平有限,独立董事在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定位和作用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在现有法律与制度框架下,如何进行制度改良、机制完善,让独董制度这个舶来品真正接上地气,成立独立董事协会、推进独立董事职业化是提高独董制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