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以来,全国各地各行各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加快企业改革步伐,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破产、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对拉动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有些地方政府、企业对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兼并、破产、租赁、股份制认识不规范,把此当作甩包袱、逃废银行债务的大好时机,因此,他们在企业兼并、破产、租赁过程中,除了依据有关政策要求免除部分银行贷款本息外,还想方设法用不正当、不合理的手段和方法逃废银行债务。从赣州地区某县企业改制情况来看,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政府、企…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兼并及破产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军 《经济师》2002,(4):156-156
目前少数国有企业兼并及破产还存在一些问题 ,文章分析了观念、体制等方面的原因 ,指出要进一步规范企业的兼并、破产行为  相似文献   

3.
尹易杨 《经济师》1996,(11):14-14
企业兼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尹易杨一、防止利用兼并作弊当企业界全力探索改革中的众多新问题和难点之际,也有人在借机作文章。某国有企业因债台高筑难以为继,干下去还贷的压力太大,如破产则不甘心,因其产品尚有一定效益。此时出现了一个利用兼并解决这个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毋庸置疑,中国国有企业改进已进入攻坚阶段。十六届三中全会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近几年国有企业步履维艰,许多企业出现亏损,有的企业关闭、兼并、破产,下岗的职工大军越来越庞大,许多职工感到困惑、迷茫、不理解,那么,国企改革到底怎么走下去。  相似文献   

5.
要警惕企业改制中的国家税收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对小型国有企业采取破产、兼并、股份合作制、拍卖等形式进行改制。实践表明,国有经济的改革成效显著,同...  相似文献   

6.
企业兼并破产和减员增效中的金融风险防范●吴云峰郭茂林杨根槐目前,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改制工作正在逐步推开。改制形式由最初的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公有民营逐步发展到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主,并将租赁、出售、兼并、破产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其中兼并...  相似文献   

7.
毋庸置疑,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所见的是许多企业出现亏损,而且亏损额逐年增加,企业关闭、兼并、破产,“放假“、下岗的职工大军越来越大.这些变化使许多人感到困惑、迷茫、不理解,甚至对国有企业改革产生怀疑.其实,只要我们在一个更大的范围来审视这一问题,就能使国有企业改革之路越来越宽.……  相似文献   

8.
企业破产兼并对银行债权管理提出新课题●李月生武建东白虎文实施企业破产兼并是优化资本结构,实现存量资产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但是,在改革实践中,却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有些不仅背离了企业破产兼并的初...  相似文献   

9.
“有载体的破产”:国企破产重组的有效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年初,国务院通过了国资委关于国有企业关闭破产的4年规划。2008年底之后,国有企业只能走依法破产之路,退出市场时将不再享受职工安置、破产财产处置、银行呆坏账核销等方面的特殊政策,特困企业破产重组时享受优惠政策被设定了最后时限。破产重组可以盘活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但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如何妥善解决职工的再就业安置。受我国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当前推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难度很大。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有载体的破产”可以把破产重组与职工再就业结合起来,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10.
赵诚英 《经济师》1998,(10):62-63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实行鼓励兼并的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冲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1.
实现国有企业基本走出困境,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个基本”目标的第一个目标。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通过抓大放小,放开一批,救活一批,兼并破产一批的工作方略,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从企业内部与发展环境结合来说,如何选择走出困境的突破口,以何为切入点,是系统决策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一、要分析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环境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对提高我省综合实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即将步人的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观不仅将改变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报告在谈到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时,再次强调了“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这就是说,推进企业兼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已被提到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一、如何估计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   1997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国有企业三年脱困和改革的阶段性目标.今年是最后一年,脱困目标肯定能够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也做了很多工作.主要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改组,培育和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采取多种形式放活小企业;加大兼并破产力度;按市场需求淘汰落后生产力;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通过债转股解困一批债务过重而生产正常的企业;向国有重点企业派出稽察特派员和监事会;中央党政机关军队武警部队同所办经济实体和所管理的直属企业脱钩;努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这些成绩应该肯定.但是如何评价国有企业的现状,经济界、理论界都存在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一、如何估计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 1997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国有企业三年脱困和改革的阶段性目标.今年是最后一年,脱困目标肯定能够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也做了很多工作.主要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改组,培育和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采取多种形式放活小企业;加大兼并破产力度;按市场需求淘汰落后生产力;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通过债转股解困一批债务过重而生产正常的企业;向国有重点企业派出稽察特派员和监事会;中央党政机关军队武警部队同所办经济实体和所管理的直属企业脱钩;努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这些成绩应该肯定.但是如何评价国有企业的现状,经济界、理论界都存在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5.
刘小军 《经济师》2007,(2):288-288,290
国有企业的兼并在目前的国企改革中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兼并中存在着效率不高、政府“拉郎配”等问题。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对国企兼并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研究,同时提出了解决国企兼并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已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为主要内容的国有企业产权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改制为公司制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国有企业的理财主体地位得以确认。随着兼并、破产的出现,金融市场的建立,国有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面对各种经营和财务风险,国有企业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以计划、控制、监督为主的财务管理方法进行理财活动,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2000年3月8日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员会、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乌鲁木齐市国有企业改革试行办法》.《办法》总则中第五条指出:进一步放开改制范围、放开改制形式、放开出让对象.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出售、租赁、兼并、托管、分立重组、抵赁返租、债权折股和破产解体等形式中的任何一种形式进行改制.本文就企业兼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一、企业兼并的实质是资本兼并  相似文献   

18.
破产:一个沉重的话题。今年6月,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昆明南坝食品厂申请破产案,该案成为昆明市国有企业依法破产第一例。从这个在当地开先河的案例中,我们看到国有企业依法破产至今还是那么步履艰难。该厂1981年创利仅0.89万元,最好年景1984年也不过才创利91.8万元,此后便连连失误,到1990年平均每年亏损150万元,到1990年已资不抵债。但当地政府仍不死心,一再  相似文献   

19.
李国进 《当代经济》1999,(12):16-17
在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当中,以行政性分权为主要内容的第一阶段改革显得比较顺利,而进入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第二阶段改革后,就出现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国有企业的改革途径方面,经过局部的实践、探索和总结,逐步形成了几种改革路子。以兼并、破产、减员增效为主要内容的“优化资本结构试点”,是迄今为止国有企业改革中含金量最高,也最富有力度和改革成效的举措。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则进一步提出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调整方针,在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形式下,大力发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重要企业国家控股。 作为武汉市…  相似文献   

20.
孙立国 《生产力研究》2007,(12):102-103,129
资本运营作为企业集团有效提高其资本经营效益,实现资本增值最大化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是企业经营的必然发展趋势和最高阶段。资本运营的实际运作,要在财务战略的统筹下,以资本运营战略作为指导,进行规范、有序、透明的操作。在这一过程中,一要树立资本运营是实现企业集团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的科学理念;二要着眼于战略并购,它是企业集团壮大发展,实现资本增值的现实战略选择;三要有效运用剥离、分立、股权重组和破产等资本运营形式和手段,促进其战略目标的实现。破产兼并不仅是一种资本运营形式,而且是有效特殊的一种方式,文章从破产兼并财务功能,难点成因,运作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意在对破产兼并资本运营进一步的探讨、分析,揭示内在规律,力求国有企业集团在破产兼并中予以提导,少走弯路,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