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年来,在国家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艰苦努力下,我国节能减排措施换来了积极的成效,工作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措施,包括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实施重大的节能减排工程等,但节能减排工作依然"理直气不壮"。2007年减排的目标基本实现,但节能的目标没能实现。2008年是我国提出5年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第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是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必须  相似文献   

2.
2012年8月6日,国务院印发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节能减排规划")."节能减排规划"的颁布,不仅对于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具有直接意义,而且对于电力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它标志着中央政府基本完成了对"十二五"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全面部署,进入中央各部门、各行业和地方政府的部署及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3.
会上,新当选的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秘书长王玉萍做了协会节能减排工作总结。她提到,化纤协会将2012年确定为"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年",组织召开了"全国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发布了《中国化纤行业与环境保护》(2012版行业白皮书)。2012年,化纤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化纤协会重点落实了企业节能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再生循环认证等工作,全年共有古纤道、徐  相似文献   

4.
优秀产业集群节能减排示范推介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有中国羊毛衫名镇之称。从2008年开展环境集中整治工作以来。镇内的中国濮院针织产业园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生态友好型园区为目标的发展道路,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科学编制园区环境污染整治实施方案。扎实开展节能减排整治工作,使得园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2009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毫不松懈地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不仅对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也是当前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措施.根据全国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今年节能减排的重点工作是:  相似文献   

6.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化工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也随之进入更紧迫的时刻.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驻会副理事长方晓骅对记者表示,无论是政府政策支持,还是企业的自身压力变动力,甚至是民众对良好空气质量的诉求,2013年化工行业的节能减排进程将会加快. 相关专家分析指出,之所以今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减排进程加快,首先是因为面临的任务极为艰巨,改善环境状况已经迫在眉睫."十一五"期间,国家首次把主要污染物减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5年累计全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2.45%和14.29%.  相似文献   

7.
观点集萃     
周铁农:中国节能减排和发展绿色经济已取得积极成效11月2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2010中国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高科技高峰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作了主旨演讲。他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行动,在节能减排和发展绿色经济方面已取得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8.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近日开幕的2010中国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高科技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绿博会)上透露,"十一五"节能目标有望如期实现.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中呈现的"前松后紧"的现象值得警惕.特别是进入今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地方为完成节能任务甚至采取拉闸限电等非正常手段.  相似文献   

9.
引言2011年8月31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了"十二五"节能减排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2012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突出抓好工业等重点领域和千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减排,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用能管理,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实施节能发  相似文献   

10.
行业"技术进步"的最终落脚点,是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具体体现在"产业升级"上,考核产业升级的指标很多,结合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我想强调三点:1.节能、降耗、减排,最终达到清洁生产的目标2006年中国化纤主要行业能耗分析表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落实《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国家发展改革委2007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促进节能减排重大共性技术产业化示范工作,国家发改委日前决定在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工五个行业组织实施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化专项。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工业企业重大项目节能减排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是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首战之年、实施"十一五"环保计划的关键之年、全力推进节能减排的攻坚之年.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要把节能和减排作为约束性目标.近两年,又提出并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建立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考核体系和目标责任制……".可见节能减排工作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也是吉林省"十一五"期间的两项重要的工作,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本文主要从对吉林省企业重大项目的节能减排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是化纤行业深入调整的一年,行业面临市场需求低迷、原料市场大幅波动、新增产能压力等,行业整体运行较为困难,但通过全行业的积极应对,行业运行状况在第四季度出现好转趋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化纤协会)在2012年为实现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化纤协会第五届第四次理事会议暨第六次常务理事会议上,中国化纤协会会长端小平指出:"2012年协会实现了‘三个突破’,完成了‘四项落实’."三个突破是指:协会重点推动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进行业各项产业创新联盟工作,重点突破高新技术纤维发展;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突破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突破"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4.
电网企业如何实施合同能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同能源管理势在必行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节能减排,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从2007年开始,实施了以"科学用电、节能减排"为主题的节能服务"绿色行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止到2008年底,已累计为2512家企业无偿开展节能诊断,有580家已完成改造,平均节电率达到8.2%.  相似文献   

15.
围绕产业升级和行业技术进步,化纤行业在"十一五"的后三年和"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的研发;二是注重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工作;三是加快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升级,全力推进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开拓,进一步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其中当前最为紧迫的就是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节能减排是纯碱行业永远的话题,在推动纯碱企业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过程中,中国纯碱工业协会一直身体力行。在"十一五"收关的2010年,协会先后在标准制定、推动《纯碱行业准入条件》的颁布与实施、健全和规范能源管理体系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为做好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纯碱协会将在今年3月底召开的纯碱会员大会上对"十二五"的节能减排工作进行部署,同时力争在上半年完成《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纯碱废渣(白泥)综合利用指导意见》等的编制,提交工业和信息化部审核。  相似文献   

17.
纺织工业在"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了三个约束性指标.其中环保指标明确提出.到2010年.单位产值的污水排放量要比2005年降低22%.节能减排工作已成为纺织行业发展的重中之中。2007年4月29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杨东辉召集所属各专业协会主要负责人.传达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工作要求.学习国务院七部委有关环保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18.
3月5日,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欧阳明高接受了《商用汽车新闻》记者的采访,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我认为,目前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属于超常规现象,由此带来了节能减排的压力,包括近期油价的持续走高和世界能源形势的不确定性。"欧阳明高表示,汽车产业自身节能减排升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导读序语     
国家有关部门近年对于节能减排工作的力度之大,有目共睹.然而至2006年止,仍然是"年度节能减排目标未能实现"!可见此项工作积疴之深、情势之急、难度之大、任务之重.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大户,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高扬 《化工管理》2012,(11):17-18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和《"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联合组织开展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评估与应用研究",初步建立了工业节能减排技术遴选与评估方法,首批应用在钢铁、化工、建材等11个重点行业,筛选出600余项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完成了工业节能减排技术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并联合发出推进节能减排技术成果应用的通知。通知指出,工业是我国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主要领域,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十一五"以来,我国工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