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住宅制度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购买商品房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平常的事情.而与此相对应产生的纠纷与矛盾也日益增多.有关房屋面积的纠纷问题相对突出。房屋单位面积的售价非常高.所以.购房业主拿到所购房屋后.往往会自行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2.
林达 《东南置业》2014,(1):69-72
现今有些夫妻在买房时直接以其子女的名义购买房屋。但在孩子取得房屋产权证后,夫妻双方感情生变,想在离婚时分割此部分财产却有很大难度。  相似文献   

3.
杭东 《上海房地》2011,(11):15-16
房屋限购令.是通过限制人们的购房套数,以实现控制投资性购房的目的。在我国实行房屋限购令的地方城市.本地人可以购买第二套住房,但对不持有本地户口的外地人,必须持有在本地纳税一定期限的证明才可以购买一套本地房屋。在购买房屋时,需要如实填写一份《家庭成员情况申报表》,如果被发现提供虚假信息骗购住房的.将不予办理房产证。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天津市房地产市场逐步形成并日益活跃,商品房交易量逐年上升。与此同时,由于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项目竣工后不及时办理初始登记,导致购房人购房后长期拿不到产权证,购买房屋不能上市交易和抵押融资,直接损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和发展。为了尽快解决上述问题,天津市国土房管局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购买二手房在选择一家真正具备代理资格的房产中介公司,多数的购房者对于房屋的价格和质量等相关因素不是非常了解,对于二手房的交易需要的手续过程等具体事宜很陌生而房产中介公司的专业房产代理经纪人可以提供专业咨询。另外,购买二手房应注意如下问题: 一、购买二手房首先要看产权证。无产权证的房子不能买。看产权证还要看房屋住人是否拥有房屋的大产权即完全产权,而不是小产权。还要看产权证外是否有附加的条件。如有附加条件的应详细弄清房产的所有人是否有资格出售房屋,以免以后发生纠纷口 二、要蕾二芋目的价①。二手窍中氢数…  相似文献   

6.
业内专家认为,从性质上看,目前房地产投诉问题最严重之一是产权证问题。购买商品房是一种权属关系的转移.只有获得了房屋所有权.房屋才可以得到法律意义上的保护。但由于目前房地产市场开发管理自混乱,使产权证这本来简单而清白的事.却弄出了一个混沌之身.从而使固房产权引起的纠纷在商品房纠纷案件中占相当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产市场》2010,(12):74-74
案例广州的郭某因为女儿要到北京上学,遂想在北京购买一套商品房,因当时北京限制外地人购买商品房,郭某便委托北京的朋友王某并以王某的名义帮其买房。于是,王某以自己的名义与某房地产公司签订了一份购房合同,郭某向房地产公司交付了房款后,还缴纳了契税等各项费用,拿到了写有王某名字的房屋所有权证。交房后郭某对房屋进行了装修,后郭某和王某因房屋所有权问题发生纠纷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产市场》2011,(1):88-88
案例 2006年李某购买了王某的一套商品房,双方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并约定签合同后先付一半的房款,等房屋产权证下来后办完过户手续再付另一半房款。李某在交付了先期的一半房款后,搬进此房屋内居住,并对房屋进行了装修。2010年,李某听说此小区的房屋产权证都已经办下来了,遂联系王某商量房屋过户,结果一直联系不上王某。李某去房屋管理局查询才得知,此房已于5天前过户到了另一个人的名下。李某与第二买受人都认为自己是房屋的合法所有人。双方协商未果,李莱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9.
5·12汶川大地震中,许多地方房屋倒塌的惨况令人触目惊心。人们为死难者哀悼、为幸存者祝福的同时,也更多地关注自家房屋的安全。因此,房屋质量的监督被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广大居民在购房过程中就房屋质量问题与房地产开发商的纠纷也逐渐增多,随之房地产市场中出现了大量的房屋检验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0.
“小产权房”解决对策——以大连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广葆 《上海房地》2008,(12):34-36
一、“小产权房”的特征 “小产权房”是北京人对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造的房屋的一种称谓,源于当地乡镇承诺能颁发“产权证”,相当于正规的国有土地开发的房屋产权证而言.故名“小产权房”。而济南称“乡产权房”,上海称“集体土地房”,大连则称“地产房”。尽管称谓不同,但其最根本的共同点是,此类房屋是利用农村集体土地开发建设,并出售给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房屋。按照大连市场情况.“小产权房”一般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产市场》2011,(1):89-89
案例 侯先生与马女士于2003年3月26日登记结婚。婚前侯先生办理按揭贷款,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并于2003年1月30日向房产登记部门申请登记,2005年2月18日拿到了《房地产权证》,产权所有人登记在候先生名下。2008年5月双方因感情不和离婚,但对房屋的所有权认定存在分歧。侯先生认为该房是结婚之前购买的,且登记在自己名下,属婚前个人财产;马女士则认为该房屋是夫妻共有财产,理由是该房屋的产权证是在他们结婚登记后取得的,且婚后共同还贷。  相似文献   

12.
胡德喜 《活力》2010,(6):177-177
随着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升温,房产的交易量剧增。在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过户过程中,因房产登记部门把关不严、法律知识欠缺.导致产权纠纷不断.利害关系人要求产权机构撤销产权证的申请数量在近年也呈直线上升趋势。因此产权管理部门为避免责任、节约人力,对所有的赠与房屋的行为均要求办理公证,为此谈一下房屋赠与公证面临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房屋质量问题在房地产纠纷、投诉中占有比较大的份额。因此,很多朋友想了解一下关于房屋质量方面的一些问题,客观地说,这是专业性非常强的技术问题,不能要求每一位购房人士都像专家那样精细。本文着重从律师的角度,从实践操作出发,使普通购房者了解在商品房入住过程中如何对待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     
《东南置业》2014,(9):81-81
2009年5月,王女士以银行按揭方式从开发商处购买房屋一套,同年11月7、8日,王女士与廖先生签订了房屋买卖协议及补充协议,约定:王女士将该房屋卖给廖先生,房屋总价为104.8万。廖先生于合同订立之日交付房款67.5万元,并于补充协议签订之日起至2013年12月1日,每月代替王女士向银行交纳月供7300元,王女士于2013年12月1日前将房屋产权证交给廖先生,并在约定期限内将房屋权证过户给廖先生。合同签订后,廖先生积极履行了合同约定的相关义务,但自2013年12至今,王女士并未为廖先生办理房屋过户手续。  相似文献   

15.
按照《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如无特别约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应归夫妻共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从购房到房屋登记过程中,时间跨度往往很大,笔者时常会遇到申请人在婚前订立购房合同,但申请房屋登记时已经结婚的情况。对于此类房屋到底应认定为婚前财产,还是夫妻共有财产,存在着两种不同观点。基于这两种不同观点,各地收件要求也不一。本文就两种观点展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东南置业》2005,(89):52-53
温馨提示:选房源、谈价格、入住装修似乎已经成为购房安家置业的惯性思维。尽管这“老三样”已经让购房忙得焦头烂额,但还有一个与购房入住的后生活最为密切的工作却始终没有被人们所关注,这就是入住前的“验房”。特别是在毛坯房时代,当心仪的房屋完全暴露在自己的眼前,开发商就等着你签字拿钥匙的时候,细细检验一下自己的房子,以免杜绝未来那些“烦心”的不快。似乎显得重要多了。为了能够让更多的消费把好这道“验房关”,记搜集了一些资料,以便提醒购房在办理入住手续时要加倍小心,不要草草看房,轻易签字,以致装修入住后发现问题时开发商找借口推诿责任。  相似文献   

17.
房改已经进行了十几年,很多职工都买了房改房,但不少买了房的职工却几年都拿不到产权证。随着二级市场的开放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买房职工想拿到产权证的愿望十分迫切。于是,大家寄希望于房屋产权发证部门早日把产权证发到职工手中。  相似文献   

18.
隐名购房合同,又称借名购房合同,是指当事人约定,一方(隐名人)经他人(出名人)的同意,将其出资购买的房屋登记于他人名下。当事人选择订立隐名购房合同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为了购买政策性保障住房,有为了规避限购政策,或为了规避信贷政策等。在隐名购房情形中,房屋虽登记于出名人名下,其为形式上所有权人,但真正所有权人则为隐名人,在法律形式和实质内容之间形成"虚"与"实"的法律关系。一、隐名购房合同的法律性质及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据悉,截止9月2日,广州市自8月20日推出的第一批万松园、党恩新街2个房源点合计590套经济适用住房,全部被认购。据了解,此次在登记购房意向的4926户家庭中.取得配售通知的家庭有645户,其中215户为购房后备家庭。万松园78套房屋于8月31日当天全部被认购,2户被取消购买资格。党恩新街352套房屋于9月2日下午3点全部被认购,7户被取消购买资格。  相似文献   

20.
《监督与选择》1999,(1):32-33
购买房产是一项金额巨大的投资,在作出购房决策前,必须详细调查欲购房屋的情况,了解购房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和购房所应办理的各种手续。一般地购房要经过如下程序: 制定购房预算购房者在购买自住房屋时,必须根据自身家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