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中国制造2025”与京津冀制造产业协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制造2025》是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之际,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这一规划的出台为我国区域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尤其对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文章分析了京津冀制造业发展现状及三地协同面临的问题,基于当前京津冀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着眼于未来工业的发展趋势,认为京津冀制造业发展关键在于构建新型制造业体系,需要将知识积累、技术创新与制造产业发展相结合,以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打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流动障碍,实现制造产业效率提升与区域协同发展相结合,最终成为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先导区域,赋予我国制造产业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德、日等国政府和相关专业人士纷纷提出通过发展智能制造重振制造业,并试图以此挑战中国制造业的传统优势地位.美国在2011年6月和2012年2月相继启动的"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和"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中,提出要发展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的智能制造,建设"智能"制造技术平台,以加快智能制造的技术创新.美国奇点大学Vivek Wadhwa教授2012年1月在《华盛顿邮报》撰文指出,将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技术相结合,会引发制造业革命,使中国在未来二十年中出现制造业空心化,而美国将重新获得制造业的领导权.  相似文献   

3.
纺织与纤维技术的研究,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股新的潮流。最近,美国宣布成立了国家制造创新网络(NNMI)中的最新一家--革命性纤维与织物制造研究中心(Revolutionary Fibers & Textiles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Institute,RFT MII)。此研究中心由美国国防部负责创建,并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牵头开展研究。至于德国,早在两年前就确立了名为“未来纺织”(futureTEX)的国家级战略,将其和工业4.0进程紧密结合在一起,意图通过新一代纺织产品及其运营模式的研究来巩固德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科技和产业的不断变革发展促使制造业也随之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中国政府根据本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变化,制定了新的工业发展规划,即《中国制造2025》,旨在引导制造业领域的一次根本性变革。本文在充分解读《中国制造2025》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管理会计理念的影响,并提出新形势下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本研究将有利于管理会计体系的构成内容的扩展,并加强管理会计的管理职能,使其真正为中国制造企业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5.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建设世界强国的根本途径。"中国制造2025"面临着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基础与差距并存、潜在需求与供给约束并存等客观形势,需要在科学的指标体系与战略目标的引领下,走创新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的"四化"发展道路,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和云计算的崛起,人们几乎在一夜之间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改变着传统的交易方式、交易场所;延展了交易时间、扩大了商品种类;加快了交易速度、减少了中间环节。它的蔓延就像正在进行着一场注定胜利的革命一样,不仅加速影响着传统商业企业、金融机构、医疗企业,而且也对工业企业,教育行业,甚至政府机构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互联网和大数据引领的革新浪潮如今正在显现出蝴蝶效应。根据"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各个传统行业需要适当进行改造和模式重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如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制定‘互联网+’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中国的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2014年6月,大运河成为我国第32处世界文化遗产和第46处世界遗产。而在当代商品制造业领头羊之一德国人所描绘的《德国工业4.0战略计划实施建议》,人类、机器和资源的互通互信,在未来的智能工厂中将如同现在的社交互联网一样。2015年2月,由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联合,在浙江物产集团主持下举办的物流4.0研讨会上,该集团公司发布了《流通4.0行动指南》。它开启了流通领域的新号令。那么,相较于传统商品在前后14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并借助大运河与流通服务业,以比较分析的方式方法阐述中国长三角地区的商贸问题,为我国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体提供借鉴,从而又传承和保护大运河的经济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二者融合发展能够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服务模式,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产业链重构。系统梳理产业链重构、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现有研究基础,进而基于价值链、组织链、空间链三个方面研究了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路径,发现二者融合发展有利于形成倍增效应、协同效应、聚合效应。最后,从财税支持、人才支撑、环境优化三个维度提出了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保障体系。旨在为企业实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9.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省的支柱产业,促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提升工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出发,深入研究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途径,如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两化融合助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强装备制造业行业协会建设等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分析重庆市工业能源消费和工业碳排放现状,发现从2010年开始工业能源消费和工业碳排放均与工业增加值成脱钩状态,工业的碳排放主要来源是原煤消费和6大高耗能行业。在国家各项碳排放承诺和《中国制造2025》的碳排放目标下,研究重庆市工业碳排放,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重庆市工业经济发展、工业能源消费和工业碳排放3个变量的动力学结构。通过情景对比分析,从能源结构、高耗能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投入等方面,提出重庆市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分析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新型工业化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旨在为促进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的融合发展提供可借鉴思路,从而探索我国“两化”融合的发展道路。方法/过程从“互联网+”的视角探讨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的融合态势,深入分析“互联网+”背景下“两化”融合呈现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并揭示现阶段“两化”融化的发展现状。结果/结论“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的融合态势表现为:互联网技术与工业的深度融合,两者的智能融合及互联互通,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产业增长遭遇瓶颈、经历拐点等。基于此,可采取从顶层设计来积极引导、开展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增加投入构建信息人才高地、突破瓶颈实现产业规模化等措施来促进“两化”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2.
2016年~ 2025年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午,也是对我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检验的十年,因而预测制造业的碳排放并做好阶段性控制工作,是我国制造业实现绿色发展的首要任务.基于Kaya恒等式,引入能源结构、高碳产业比例、人民币汇率、加入WTO等变量,构建制造业碳排放协整方程,发现我国制造业的碳排放增长与人均增加值、能源强度、能源碳强度、高碳产业比例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再预测出2025年制造业在积极情景、消极情景、基准情景下的碳排放水平及2020年~ 2025年制造业碳排放的平均增速;然后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2025年碳排放可能的取值范围进行模拟,得出我国制造业2025年的碳排放水平值;最后依据产业结构失衡度倒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得出未来十年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碳排放构成比例,为制造业、进而为中国经济2020年~2025年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勾勒出碳排放路线图.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期间,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中国工业经受住了跌宕起伏的考验,获得了长足发展,整体素质明显改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但我国工业"大而不强"的矛盾依旧十分突出,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是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工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战场.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新材料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提升我国材料工业整体实力,对于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新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如何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传统企业顺应数字化趋势、实现服务化转型具有现实紧迫性。研究从复杂适应系统的视角出发,基于技术适应性和演化适应性,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分析。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基于技术适应性和演化适应性分别实现了基于产品的服务化和基于用户的服务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制造业企业相互作用呈现纵向演化规律,但各演化阶段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并存关系,发展过程呈现协同演化规律。研究丰富了工业互联网平台驱动的管理范式和制造业服务化理论,为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服务化转型提供借鉴,为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实践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
改革以来的近30年是中国工业高速增长的时期,其增长速度处于世界增长最快的国家之列。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工业在世界工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已经成为工业大国和制造业大国,主要工业品产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产品出口额均居于世界前列。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工业的国际地位主要体现在总量上,其优势主要表现为制造成本低的价格优势,而在发展的质量上还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制造”处于价值链低端,并面临不断增强的环境、资源和贸易摩擦压力。中国工业应该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增长质量,提升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改革以来的近30年是中国工业高速增长的时期,其增长速度处于世界增长最快的国家之列。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工业在世界工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已经成为工业大国和制造业大国,主要工业品产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产品出口额均居于世界前列。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工业的国际地位主要体现在总量上,其优势主要表现为制造成本低的价格优势,而在发展的质量上还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制造”处于价值链低端,并面临不断增强的环境、资源和贸易擘擦压力。中国工业应该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增长质量,提升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美国发动贸易战的战术目标是希望中国削减1000亿美元、 甚至更多的贸易逆差;战役目标就是打击中国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要求中国放弃"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是诱惑和逼迫中国按照其要求全面开放金融.中国必须认识国际贸易的历史规律,准确研判美国发动贸易战的目的和目标,冷静认识中国金融现状.决不能拿金融开放、 尤其是资本项目开放作为交易以平息贸易战.中国如果按美国的要求被动开放金融,等于"自毁长城"、落入"特朗普陷阱".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经济与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历史交汇期,中国迫切需要培育一批全球智能制造核心企业。研究解析了创新生态圈与互联网融合效应,提出了智能制造核心企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运用扎根理论和开放性编码的分析方法,对海尔、小米两家企业开展探索性案例分析,探索智能制造核心企业形成的动力因子、战略资源、能力基础及生态位态势,提出智能制造核心企业形成的一般规律:一是以创新生态圈与互联网融合效应为驱动力;二是以数据资产作为战略资源,构建开放式数据平台;三是以双元学习能力、双元整合能力、双元协同能力为能力基础;四是以提高生态位的范围及中心度为战略态势。通过跨案例比较研究,分析异同,凝练出智能制造核心企业形成范式:海尔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互联网转型成长"范式、小米的"互联网企业跨界融合成长"范式。研究对智能制造核心企业的过程管理及培育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9.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对整个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作用。要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重点,有效地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加快促进我国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信息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互联网+"的概念慢慢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与传统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各个领域快速发展,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对"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