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陕西秦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陕西省电力建设投资开发公司为控股股东。陕西秦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龙公司)以电力的生产和开发为主,是陕西省目前注册股本和资产规模较大的股份制公司之一。截至2002年底,秦龙公司拥有水电、火电总装机容量40.85万千瓦,总资产15.6亿多元,净资广8.8亿元,全年实现税后利润6800万元。公司目前正在积极推进股票发行上市工作。 秦龙公司经营的主要资产包括:二郎坝水力发电公司、陕西秦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0%股权)、阶西渭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9%股权)、陕西秦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60%股权)。同时,公司还代管经营略阳火力发电厂4#、5#机组和陕西天生桥水力发电公司资产。  相似文献   

2.
刘刚 《中国物价》2006,(7):47-50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从1998年开始,拆分安大略水电公司,实行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分离,并成立能源局负责监管电力市场。2002年5月正式开放市场,发电价格和售电价格完全由市场形成。随后由于价格飞涨,到12月政府重新又严格管制电价,设置发电封顶价格。冻结居民用户电价。2005年.安大略省政府设立电力局,负责电力生产规划,组织建设电厂。目前,安大略省仍对发电、输配、售电实行价格管制。回顾安大略省电力市场化改革所走过的路程,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很多启示。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电力体制和电价改革.安大略省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们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1985年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力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的诸多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2002年的电力体制改革目标还有许多没有实现。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将打破垂直一体化的行政垄断、放开可竞争性环节,构建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场结构和电力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电力价格的机制,转变政府对电力的监管方式为核心目标。较为温和的电价改革路线图是:构建全国电力市场,"放开两头、监管中间",发电侧竞价上网,上网电价由发电市场竞争或发电企业与大用户双边合同确定;输配电价实行政府管制,形成直接反映电网企业效率的、独立的输配电价;售电侧竞价购电,居民继续实行政府指导的阶梯电价,推行居民用电峰谷价。  相似文献   

4.
2006年底,神华集团公司下属的发电企业—神华神东电力公司利润连续第五个年度翻番,企业生产经营业绩实现跨越式攀升。年利润由2001年的47万元增至2006年的1.05亿元;发电量五年间递增了8.7倍,由一个十年前资产规模仅9.36亿元,单纯发供电的小企业成长为资产总额65.55亿元,以发电为主导,煤电一体化,电力化工大循环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相似文献   

5.
李治雄 《中国市场》2011,(49):157-159
实现电力改革目标的手段有多种,电力市场竞争是其中一种,发电权交易又是电力市场众多交易方式的一种,各交易主体基于平等、自愿的原则进行发电权的有偿转让,各类发电企业通过适当的竞争策略提高了经济效益,也有效提高了发电行业整体的能源使用效率,以市场手段达到了资源优化配置、降低污染物排放的效果。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发电权交易可以作为电力市场改革的突破口,为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前,电力行业由政府垄断经营,电价由政府统一制定。1985年实施“集资办电”以来,在发电领域实现了多家办电的格局,开始引入竞争,同时实行了多种电价制度,采用以个别成本为基础的成本加成法。1997年开始,电力政企分开并在部分地区试点“厂网分开,竞价上网”。2002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临时上网电价方法。原来与电网实行统一核算.没有单独上网电价的电厂可以核定临时结算电价。2002年底,国电公司拆分重组为2家电网公司、5家发电公司和4家辅业集团公司.同时成立了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对电力企业进行监管。这表明,中国电力产业已经打破了原有的垂直一体化的垄断经营模式。但是.电力产业的改革还不够深入,电价改革的政策设计仅是顺应了办电体制的变化.电价调整单纯以促进电力供应能力的提高为目标,没有充分发挥电价在调节供求关系,特别是在引导合理和优化消费电能方面的功能;电价管理过多地模仿或运用一般商品价格的思路和方法.没有充分体现电力生产和电价本身的一些规律和特点:现行电价形成机制仍是成本补偿型的定价机制,由政府管制和确定,较少考虑市场供求因素和资源稀缺程度,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这种电价机制已经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7.
国家实行集资办电和多家办电的政策以后,从1978年到1998年21年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以每年8.15%的速度增长。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严重缺电局面已得到基本缓解,低用电水平下的买方市场开始形成。电力供过于求用电水平尚低自1996年以来,我国电力需求持续增长的势头开始减缓,1996年约为7%,1997年约为5%,1998年为2.58%。1998年当年新增发电装机2305万千瓦,增长9.07%,较需电量增长高6.5%,  相似文献   

8.
《财经界》2007,(8)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在东北地区控股的大型发电上市公司,成立于1993年4月28日,2002年9月26日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6年7月17日,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以高参与率和高赞成率获得通过,股改后总股本77,910万股,股票简称"吉电股份",股票代码"000875"。公司股票入选"沪深300指数股"、"巨潮100指数股"。股权分置改革取得圆满成功,积极开发增量资产,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实现年利润8225万元。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力市场的改革不断深化,发电行业的竞争将日趋激烈,电力营销已逐渐成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该文浅析了当前电力市场竞争环境,探讨了发电企业开展电力营销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杨娟 《中国物价》2011,(10):37-39
美国发电放松管制和零售准入改革由各州政府主导,从1992年开始,先后有22个州放松了发电管制、其中15个州允许零售准入。受2000-2001年的加州电力危机影响,这22个州中7个州的电力改革目前仍处于停滞状态。美国电力批发市场受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管辖,目前共10个电力批发市场。覆盖了全部地区.大部分为跨州市场,7个市场设立了区域输电组织/独立系统运行员,其中5个覆盖区域以改革的州为主。影响美国电价监管的主要因素是企业性质和竞争程度:非民营企业不以营利为目标,电价由公司管理委员会自行制定:民营企业电价受独立管制机构监管;竞争价格由市场形成,垄断价格仍需相关机构制定或批准。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实施"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新措施后,发电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进入电力市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这就要求各个发电企业准确掌握发电成本,以高质量、低成本的策略去开拓发电市场,实现效率最大化的目标,提高竞争力,促使企业更加强大。  相似文献   

12.
《财经界(学术)》2007,(8):62-62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在东北地区控股的大型发电上市公司,成立于1993年4月28日,2002年9月26日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6年7月17日,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以高参与率和高赞成率获得通过,股改后总股本77,910万股,股票简称“吉电股份”,股票代码“000875”。公司股票入选“沪深300指数股”、“巨潮100指数股”。股权分置改革取得圆满成功,积极开发增量资产,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实现年利润8225万元。  相似文献   

13.
电监会、5大发电公司将要挂牌,标志着电力改革正式步入实质性运作阶段,电监、电网、电厂、电价改革的具体细则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范斌 《中国物价》2005,(5):23-25
电力市场的概念产生于1978年。当时美国的施瓦茨教授在其《2000年的电力》一书中正式提出了这一概念。1982年。智利政府首先对电力工业进行了电力市场改革。但真正引起全球关注的则是英国的电力工业改革。1989年,大力推进私有化的英国保守党政府对垂直一体化的英格兰中央发电局进行了私有化、产业结构重组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浅析发电企业市场营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深入,传统的自上而下垂直型管理模式受到市场的严重挑战,特别是在发电领域,基层电厂由生产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电力市场的营销活动已经深入其内,成为发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活动。本文分析发电企业面临的新形势、电力商品的特殊性和电力市场特点,结合火力发电企业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适时正确的电力市场营销策略,为火电企业市场营销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实施”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新措施后,发电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进入电力市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这就要求各个发电企业准确掌握发电成本,以高质量、低成本的策略去开拓发电市场,实现效率最大化的目标,提高竞争力,促使企业更加强大.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0月15日,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第四次会议确定电力重组框架:在电网方面,设立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在发电方面,组建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龙源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等5家发电公司.  相似文献   

18.
在售电侧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市场内电力主体不断增多,不仅导致现有电力市场出现多元化形式,同时也对发电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了一定压力与冲击,因此,必须对发电企业的现有营销模式进行优化。基于此,本文结合经过改革后市场各个主体及发电企业受到的影响进行了简要阐述,结合6P理念对发电企业的营销策略展开了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刘刚 《现代商业》2007,(27):174-174
电力产业过去一直处于垂直一体化的垄断经营状态,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力改革在世界范围广泛进行。将发电、输电、配电、供电四个环节分拆,在发电和供电环节引入竞争,对仍然需要垄断经营的输电和配电环节进行管制改革,用激励性管制理论取代了传统的服务成本管制,对电力公司员工的激励措施也应该相应调整,本文主要就针对于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祝氏驭壳术     
《新财富》2010,(2):72-75
2002年初,祝义材通过和黎亮共同持有的离岸公司Wealth Success Limited一举并购在港上市的齐翔食品70%股权,将其更名为东城控股,并于数年勉力“护壳”盾,收购央企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旗下的发电和环保资产,将其变更为中电新能源。二人自此借助国资东风,坐享资产增值,且通过巧妙布局,成功套现近5亿港元。2002年至2009年上半年的8年间,两人累计实现收益7.9亿港元, 收益率高达10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