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晓明 《新西部(上)》2007,(1X):123-123,133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研究,说明目前高校师生中对体育教育仍然存在“为考试而考试”,为达标而达标的应试教有的思想,强调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针对目前高校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要求数学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会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分析、解决力所能及的实际问题。但长期以来,由于在教学中过分强调数学的逻辑性、严谨性、系统性和理论性,使学生对数学的认识片面化、狭隘化。比如许多学生认为“数学只是一门考试科目”,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研究,说明目前高校师生中对体育教育仍然存在“为考试而考试”,为达标而达标的应试教有的思想,强调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针对目前高校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考试是应试教育的核心,因此,凡谈到应试教育就不能不谈到考试。今天,随着社会各界对应试教育的口诛笔伐,考试似乎成了一种罪恶,成了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对立物。于是每年的高考、中考研讨会改称素质教育研讨会,有的区县把统考改称“素质检测”,甚至一些地方的主管考试部门也羞于讲“考试”二字了。难道考试真的是一种罪恶吗?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拦路虎、绊脚石吗?为此,笔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5.
虽然减负工作已喊了多年,不再是什么新话题,但实际上学生的负担并没有减轻,相反的,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有些学校把素质教育倡导的“全面发展”理解为每个学生必须学好每一门功课,而检查学生是否学好的惟一标准是考试。于是不管什么学科,都要组织书面考试,小学中高年级的期末书面考试都在10门以上,  相似文献   

6.
华素琴 《魅力中国》2010,(10):177-177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动态生成”这个新名词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理念,一种新策略。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个多元共生、充满互动的空间,课堂中存在着很多的变数,很多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预设,更不能拘泥于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7.
以和谐教育推动学生评价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学芳 《发展》2008,(3):111-111
一、要建设和谐人文的评价机制必须明确评价改革的原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而现行的评价和考试制度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西方雕塑艺术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以反叛古代主义原则为起点的“否定一再否定”的变革过程,先后涌现了像罗丹、阿基本科、布朗、亨利、达达等一批优秀的现代雕塑的灵魂人物,立体、未来、达达、超现实等流派在西方现代雕塑艺术舞台上相继上演。而与此相比,中国现代雕塑由于在艺术创作上过于强调“直线辩证法观念”这一单一的发展模式,使得其成长因营养不良而发展缓慢。随着西方艺术的大规模进入,中国雕塑界在努力摆脱尴尬和不安的过程中,却陷入了“雕塑讨巧文化”的泥潭,这不仅使我们沉迷于非审美化雕塑的制作中,同时也使我们在对材料的研究和运用上远远落后于西方。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着“上课教条条,下课背条条,练习抄条条,考试考条条”为特征的“应考型”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也累”“道德停留于口头,品德停留在笔头”,整个教学过程缺乏生机与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越来越差,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这一套连应付考试都行不通,谈何素质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中学思品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中,就必须以创新教育为核心,有的放矢,组织教学,才能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成长的快乐     
人生的成长在烦恼、有困惑、但也有快乐。因为成长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体会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快乐。有人视“中大奖”为快乐,有人视“中状元”为快乐,但从严格意义上说,这还算不上是真正的持久之乐。  相似文献   

11.
安巧娈 《魅力中国》2010,(15):136-136,138
在一次对全国近3000名大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42.73%的学生“做事容易紧张”,55.92%的学生“对一些小事情过分担忧”,47.41%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关系太冷漠”,67.26%的学生“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48.63%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以上情况说明中学生确实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关注、探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王华 《魅力中国》2011,(6):237-237
“空白”,即于教学过程中设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或预习复习,或归纳演绎。“空白”作为教学中的艺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赵瑞 《魅力中国》2009,(2):114-115
自上世纪90年代,素质教育在全国推广,这种背离应试教育的教育理念从一出现便广泛的引起广大学者的兴趣.在教育界进行大刀阔斧的课程改革的同时。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凸显而出。有一部分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否定考试,针对素质教育和考试的关系,许多著名学者,教育者展开过研究,但这绝不是一个陈旧的课题。本年初胡锦涛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刘自勇 《魅力中国》2014,(9):202-202
语文教学过程,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只有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里,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育人文素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强调培育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是”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5.
对我区人力资源重要性和存在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的出现约在1970年以后,并逐渐取代“人事”或“劳动力”等狭隘的字眼。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而是发达国家在过度强调物质、财政资源之后,认识到了人在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再回头给予如此重新定位,并视人力资源为人类、资源、环境的和谐及持续发展的最重要资产。笔者看到民族地区在脱贫致富的强大压力下,也犯了过分依赖和强调物质资本作用的同样问题,由此提出了我区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并分析指出人力资本量少,配置和结构不合理等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杜建国 《环球财经》2011,(12):54-56
拙文《中国是“小姑娘”还是“钢铁巨人”?》(参见2011年第7期《环球财经》)曾指出,中国工业正在超越单单靠拿八亿件衬衫换一架空中客车380飞机的阶段。对此,尽管部分中国企业已经视自己为“钢铁巨人”了,但是我国部分主流媒体与学者并没有充分感受到这一转变。他们一方面看轻了中国工业与科技以及军备研发的实力,另一方面则过分高估了美国的领先优势。轻中重美,这两方面可谓是一体两面,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17.
学界比较关注“新农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逆向选择”现象,认为这是导致当前“新农合”绩效低下的重要原因,并多主张以强制参合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农民“逆向选择”实际具有两面性。过分强调“逆向选择”问题的危害性根源于论者心目中的数量规模型发展思路。消解“逆向选择”问题将有利于“新农合”走上质量效益型的发展之路,而消解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抑制“新农合”内的过度医疗现象。  相似文献   

18.
文章反省和批判近来所流行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和世界宗教会议所提倡的“世界普遍伦理” ,论述这两种观点来源于西方传统哲学的普遍与特殊互相分离二元论的思维模式 ,或过分强调普遍主义、或过分强调特殊主义 ,并从中国传统哲学关于普遍与特殊相融合的思维模式 ,来探索人类各民族既保存其特殊性又具有整体性的世界伦理 ,认为中国传统思想可以提示着一个人类文明将来要追求的良好方向。  相似文献   

19.
陈娟 《魅力中国》2010,(7):176-176
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发表之后,教育部推出了“更新观念30条”,其中的“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的评价观告诉我们,必须加强评价体系的改革,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现在的评价观却依然把分数作为唯一标准,望子成龙的家长依然盼望子女通过考试中状元!“课外抓能力,课内抓知识,热热闹闹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故意为之?非也!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改革有着强烈的愿望,但深感无从下手,素质教育只是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20.
曾照雷  王伟 《魅力中国》2011,(5):153-153
刑事违法性与社会危害性是我国刑法理论中的一对基本范畴。传统的刑法理论过分地强调二者的统一,而近年来又有学者过分地强调二者的对立。导致这两种极端性观点的根源在于我国刑法理论采取的是“犯罪性的单层次审查机制”。而事实上,刑事违法性与社会危害性既有相统一的时候也有相对立的时候。因此,应当在我国建构“犯罪性的双层次审查机制”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