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8 毫秒
1.
以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锋 《农业经济》2006,(10):36-3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用产业化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构建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内容,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营管理》2009,(6):22-25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继家庭承包制之后农村经营体制和机制的重大创新。伴随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衣业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对于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完善农村经营体制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各地围绕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建设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较大成效,创造了许多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成效从1997年起,经过14年发展,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效显著,主  相似文献   

4.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经济第二个飞跃孙之美张掖地区1995年开始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农业产业化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最近,地委、行署又制定了全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提出今后三年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从8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的.这种新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带动农民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推动农业向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经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6.
一、充分认识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在新时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农业企业化经营是发展市场农业、深化农村改革的需要。发展市场农业,深化农村改革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农产品出现卖难情况下,解决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中诸多问题,提高组织化与规模化程度,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措施。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与农村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提高农业从业组织与个人(农户 )的经济效益。   (二 )农业企业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村地域发展的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寿光市以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为依托,通过拓宽商品流通渠道,促进了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实现了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推动了区域农村经济迅速发展。本文在回顾寿光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论述了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基本模式和地域推进机制,对于我国农村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化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的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日益明显。在新阶段,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核心问题是如何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问题,政策选择的突破口在于支持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一、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9.
《齐鲁粮食》2003,(4):1-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中央根据当前农村实际要重点抓好的一项工作。抓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有利于组织农民走向市场,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粮食企业与农村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借此东风,也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是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和务必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朱容基总理在九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的《政治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指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就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的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的挑战。实践证明,发展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带动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阶段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发挥优势 推动茂名农业产业化经营迅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的出台,标志着广东农业产业化进入整体推进阶段。茂名市是广东乃至全国的农业大市,既有全国最大的荔枝、龙眼、香蕉、罗非鱼、冬种北运菜基地,也有广东最大的蔬菜、花生、肉类基地和重要的水产品、林特产品基地,在农业农村经济转入结构战略性调整和面临“入世”挑战的新形势下,迅速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显得更加迫切和需要。为此,笔者从分析研究茂名的优势着手,探讨加快发展茂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一、茂名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所具有的优势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  相似文献   

13.
位于贵州西北部的赫章县,针对农民“卖难”问题目益突出的现实.立足于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围绕主导产业兴办“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到2001年,全县发展各类农业生产加工经营服务公司(场)46个,从业人员218人;  相似文献   

14.
产业化——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分析安徽省农业经济的现状和农业产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唐山市供销社围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了供销社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应有作用. 一、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1、适应农业、农村经济的需要,积极领办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依托一定的组织形式.实践证明,专业合作社符合农村社会分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是为农民服务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线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各地进一步加大培育龙头组织和扶持生产基地的力度,逐步形成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工作机制和合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全省形成了从局部探索转入全面推进、规模扩大、机制变活、效益提高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省根据中央的部署,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把产业化经营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实施农村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产业化经营拉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高效农业发展,全省亩收入 2000元以上高效农田达到 3500万亩,其中 3000元以上的 1200万亩,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 35%和 12%;提高了农副产品出口创汇能力, 1999年创汇 27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 23.3%;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非农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例达到 32%;促进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农村出现的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农业产业化既可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又可解决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几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充分证实了这一论点的无比正确,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农村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实践创造。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又一重大创造,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山东等地率先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来,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实践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2000年,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为66600多个,带动5900多万户农民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占全国农户总数的25%左右,户均增收900元。近年来,我省上下一直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措施,加大了财政扶持和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2000年,全省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新增加收入近50亿元,比上年增加13%,人均增收超百元。农业产业化经营昭示着农业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