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盈余管理是管理人员运用判断以改变财务报告,使自己获益的行为。盈余管理的存在有其内在的和外在的原因,其动机反映了分红假设、债务契约和政治成本假设以及资本市场的需求压力。盈余管理尽管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其负面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它损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存在不利影响,因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滥用。本文简要论述了盈余管理的涵义、原因和动机、手法、后果之后,对如何防范盈余管理、提高盈余信息含量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界定了盈余管理的概念,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作为“内部人”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运用现行的会计政策、会计法规,有目的地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对以经营业绩为基础的会计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在证券市场、银行信贷、税收交纳、报酬激励等方面取得一定利益的会计行为。企业盈余行为作为一种会计行为,必然受动机支配。因此,研究盈余管理应首先从动机入手。  相似文献   

4.
盈余管理的涵义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不违背现有法律法规、不违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等职业判断或“构造”规划交易事项等经营手段向企业外部一切会计信息使用者传递非真实的会计信息,以实现企业经营者自身利益最大化,以及影响其他以会计数字为依据的有关契约的履行结果的行为。这种会计行为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难以发现和限制。因而极具危害性,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本文从分析盈余管理的涵义入手,对比国内外学者关于盈余管理的不同观点,从“非真实性”和“非违规性”的特点出发界定了盈余管理的基本涵义,对盈余管理的治理提出了较具操作性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盈余管理,是实施施工企业既定的经营战略和管理策略的需要,也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得当的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管理水平的体现。但是,总有一些企业任意改变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恶意设置秘密准备,人为地进行利润操纵。本文就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完善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高管薪酬诱发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高管薪酬激励视角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发现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即高管有为提高自身薪酬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但高管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相关性不强。此外,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诱发盈余管理的程度有所下降。实证研究结果还表明,上市公司董事会或薪酬委员会在订立高管薪酬契约时并没有考虑高管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盈余管理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财务会计理论界致力于盈余管理的研究,盈余管理问题成为当代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之一。在我国,盈余管理是随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后而出现的新问题。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会计造假是一种企业管理当局蓄意欺诈行为,而盈余管理则是一种合法行为。是指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选择其自身  相似文献   

8.
盈余管理现象普遍存在于ST公司中,这种行为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还会干扰财报使用者做出准确的财务决策。本文着重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如同会计造假一样会歪曲企业的盈利状况,从而误导投资者作出不正确的投资决策,盈余管理就像疾病一样有其外在表现形式,本文从6个方面对企业盈余管理“号脉”。  相似文献   

10.
盈余管理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而新企业会计准则则为经营者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定空间。本文通过对盈余管理定义界定,并通过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手段和盈余管理内容的分析,发现经营者进行盈余管理所引发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我国 2011~2015 年的 A 股上市公司为考察对象,实证检验了融资需求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及在融资需求驱动下,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需求与盈余管理呈显著正相关,即企业融资需求越强烈,发生盈余管理活动的可能性越大,盈余管理程度也越高;盈余管理行为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容易引发非效率投资问题,但盈余管理并不总是会降低资本投资效率,基于融资需求的盈余管理对缓解非效率投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饶超 《冶金财会》2007,(3):37-38
当前,在两权分离的公司制企业中,盈余管理被广泛采用,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不同意见。总的来说有两种,一种持否定态度,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为了给企业或自己谋私利而有目的的干预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以误导报表使用者的欺诈行为。这种观点把盈余管理等同于会计造假。另一种持中立态度,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使用个人判断和观点,灵活地运用会计准则及相关经济法规所赋予的权利对会计数据进行策略性的调整,由此产生的会计报告虽然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但也不是欺诈报告。本文同意后一种观点,认为两者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监督公司内部利害关系各方的行为,有效降低基于各种委托代理关系的代理成本,在阐述国内外盈余管理文献的基础上,假设拥有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管理者更愿意进行信息性盈余管理,通过构建合理的并可度量的信息性盈余管理衡量方法,使用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2014—2016年公司季度财务数据,实证研究了信息性盈余管理视角下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监管者和投资者需要关注两种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投机性盈余管理更倾向于误导投资者,信息性盈余管理则是通过盈余管理的手段向投资者传递有用的内部信息。股权制衡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性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促使管理层进行信息性盈余管理,就要优化股权结构,形成产权多样化的股东制衡机制,实现股权结构的合理优化。拥有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管理者更愿意进行信息性盈余管理,公司治理结构对管理者进行信息性盈余管理具有积极的影响,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提高财务报告透明度和盈余信息含量。因此,保障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信息性盈余管理为动机探究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股权激励办法施行以来,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降低代理成本的激励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所采用。然而实证发现,盈余管理会伴随股权激励发生,实行股权激励公司在业绩考核第一年存在显著的盈余管理现象,而业绩考核前一年并不存在。在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上,公司选用考核范围更广的业绩指标能减少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行权时长的增加会给管理层盈余管理造成一些困难,从而抑制管理层在后阶段盈余管理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盈余管理是现代企业代理问题的重要表现,与公司治理结构是否有效存在密切关系。本文以2008—201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以修正的Jones模型估算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情况。对上市公司治理状况与盈余管理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公司治理的完善会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并且这种降低主要是由于领导结构二元性、董事会以及利益相关者等公司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积极结果。结果表明,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有利于抑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据此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A股上市公司2012~2016 年数据, 研究政府补助对投资者的投资引导的信号作用。研究发现: 受到政府补助的企业能够得到社会投资者跟进, 验证了政府补助发挥引导社会投资者的信号效应, 当企业的盈利能力受到质疑时, 理性的社会投资者会放弃跟进政府补助以追求自身的投资目标;而盈余管理的隐蔽性又导致部分理性的社会投资者不能有效识别企业盈余管理等深层次的操控行为, 盈余管理对于政府补助信号效应起正向的调节作用。机构投资者能够识别企业盈余管理; 对于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 机构投资者不会因为政府补助而增加企业投资。  相似文献   

17.
税收是影响公司价值的重要因素,降低税负一直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动因。2007年出台并于2008年开始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将使国内公司的税负发生变化,企业所得税改革会对盈余管理程度、方向产生哪些影响?会对盈余管理方式产生什么影响?通过大部分学者的研究发现:所得税改革中预计税率降低的公司出现了显著的利润推迟现象,盈余管理的程度上升了,但主要是利用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来进行负向的盈余管理,以达到上市公司避税的目的,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根据航天企业的现状,提出了管理现代化的思路,重点从管理人才、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管理手段五个方面论述了实现航天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影响企业盈余、企业价值取向的相关因素,选取中国制造业创业板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企业资产质量与盈余质量以及盈余质量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企业的资产质量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其盈余质量越高,即企业的资产质量与企业的盈余质量正相关;企业的盈余质量越高,价值越高,即企业的盈余质量与企业价值正相关。研究结果对于企业提升盈余质量、提高自身价值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滥用盈余管理会使会计信息失去公允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从而误导投资者并影响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本文针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和主要手法,提出了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陷阱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