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随着林业战线改革的逐步深入,全国范围内的林业建设呈现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一、过去处于无林少林的广大平原地区,造林绿化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华北、中原的422个平原县、市中,已有145个达到了平原绿化标准,林木覆盖率已由解放初期的2%上升到现在的10.7%。二、长期遭受水土流失、风沙危害的“三北”广大地区,经  相似文献   

2.
提高认识 挖掘潜力 全面开创平原林业建设新局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河南省为借鉴,总结了平原林业建设的成功经验,论述了发展平原林业的重大战略意义;根据平原林业建设的新形势,提出了全面开创平原林业建设新局面的总体思路。平原林业建设的根本宗旨是兴林富民,根本动力是深化改革,主要内容是加快产业发展,重要目标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要力争到2015年,全国平原地区新增林木折算面积520万hm2,林木覆盖率提高到18%,低效残次防护林改造率达到75%,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85%,村镇绿化率达到35%,通道绿化率达到90%,林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们对山区、半山区、平原等不同地区,用材林、经济林、风景林、防护林等不同林种,国有林、集体林、联合营造林等不同山权、林权占有形式和经营形式情况下实行的林业生产责任制,进行了为期三十二天的调查,走访了宜春、万载、铜鼓、宜丰、奉新,靖安、高安、上高、分宜等九个县的十一个公社和三个国营林场。一、实行林业生产责任制的好处。1.提高了造林积极性,加速了荒山绿化。宜春县楠木公社过去林木茂盛,但经历大炼钢铁、体制多变和十年动乱,森林遭受严重破坏。1981年秋季,将宜林荒山15,468亩  相似文献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安徽率先实行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10年来,我省林业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给林业带来了生机,实现了我省林业生产四项主要指标的增长。一是有林地扩大,由改革前的2940万亩扩大到现在约3519.2万亩,增长19.7%,比建国初期增长39.6%;二是森林覆盖率提高,由改革前的18.1%提高到现在的21.3%,增长3.2%,比建国初期增长8.8%;三是立木蓄积量增加,由改革前的7298万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9487.9万立方米,增长30%,比建国初期增长9.1%;四是林业总产值增长,由改革前的2.2亿元增长到现在的4.24亿元,增长90%,是建国初期的44.2倍。  相似文献   

5.
平原造林,是指四旁绿化和农田林网带。这两项林木面积,在平原地区森林复盖率大体占7~10%左右。平原地区发展林业是否还有潜力?今后能否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做到木材自给?最近我们调查了地处黄淮海平原的山东临沂地区的林业情况,认为在黄淮海平原地区,除了四旁绿化和农田林  相似文献   

6.
余国富 《浙江林业》2009,(11):14-15
武义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解放前夕,全县仅有森林130.32万亩,森林覆盖率仅为48.57%。建国后,通过积极贯彻“大力造林、普遍护林、采造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建设方针,实行“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的林业“三定”政策,进一步稳定和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积极开展以“三年消灭荒山,八年绿化武义”为主的绿化造林以及林业产业建设,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迅速发展,林业生产责任制也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开。目前已有75%的生产队和8o%的国营林场,初步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林业生产责任制,并且已经收到很好的经济效果。但是,由于建立林业生产责任制的工作起步较晚,因而对于怎样根据林业生产的特点,实行专业承包责任制,还缺乏比较成熟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认真领会邓小平同志《关于农村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集体林业实行划分“两山”的生产责任制模式,已经有了几年历史,然而林业生产不见发展,森林储量反而减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建立一种能够促进生产发展的新模式。林业“两山”生产模式的弊端(一)森林权属模糊。“两山”模式规定:森林归集体所有,农民在自留山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集体所有的包括原有的林木和以后自然生长的林木。这样,三种林木生长在同  相似文献   

9.
宁海县地处浙江东部沿海,濒临象山港和三门湾,面积1843平方公里,人口60万,属于滨海多山丘陵区。现有林业用地163.5万亩,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目前,全县平原林木覆盖率为16.8%,森林覆盖率为62%。近年来,宁海县立足生态发展优势,积极发展林业生态工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开始重视山区林区建设,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山区比较早地实行以“双包”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减免山区粮食征购任务和农业税,落实林业“三定”(稳定山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拨专款扶持山区、林区建设等等。这些措施都程度不同地促进了山区、林区经济的发展,群众生活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同平原地区相比,山区、林区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比较缓慢,各地区之间发展也很不平衡,群众的生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们就宜春地区建立林业生产责任制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我们走访了山区、丘陵、平原等不同地区9个县的11个公社、3个国营林场。他们根据不同林种、山权林权和经营形式建立起来的林业生产责任制,都发挥了自身的优越性,给林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根据调查情况,现就林业生产责任制的作用、形式及其需要解决的有关问题,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平原林业,是平原农区林木培育、保护和利用的生态建设和物质生产产业。它的发展过程是广大农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它随着农村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而兴衰。从建国初期到70年代末期,平原林业经历了几起几落的曲折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平原林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逐步成为我国林业生产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华北中原地区的林业生产作一初步剖析。  相似文献   

13.
2000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实施。根据《种子法》规定,主要林木的商品种子生产和林木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主要林木良种的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由生产、经营者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其他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由生产、经营者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注册资本金2000万元以上的种子公司和从事林木种苗进出口业务公司的《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由注册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许多林区落实了林业生产责任制。林业生产面貌焕然一新,广大干部群众发展林业生产的积极性高了,营林质量好了,林业收入多了,乱砍滥伐少了。现就各地建立林业生产责任制的情况,谈几点看法。一、建立林业生产责任制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任何一种生产责任制的建立都要根据生产的特点,要符合该项生产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同样,建立林业生产责任制要根据林业生产的特点,要符合林业生产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林业生产的特点是:以野外分散作业为主,生产产品的时间较长,见效慢。林业生产的自然规律是林木生长周期性长,从种植到获得收益时间较长,经济林要三、四年,用材林要十几年、几十年,且破坏容易恢复难。林业生产的经济规律是:资金周转期长,获得林产  相似文献   

15.
兰溪市地处钱塘江中游,浙江中西部.金衢盆地北缘,自古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林业用地肺积104万亩,境内有生态公益林35万亩、省级森林公园2个、自然保护小区5个、绿化示范村69个、森林村庄7个,森林覆盖率49.49%,平原林木覆盖率18%。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护森林,发展林业,集体林业究竟实行哪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好?最近,我们就此对海南岛琼海、临高两县的林业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因地制宜地实行的几种林业生产责任制形式都比较好,并且促进了林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了林业“三定”,落实了农村林业生产责任制,使农村林业生产由以集体经营为主,转向以千家万户经营为主。从1981年以来,林业又经历了由“各自为战”到联营的转变过程。武宁、修水两县根据自己的特点,在发展国营、集体和农民个人造林的同时,实行了一种国乡联营造林的新形式。实践证明,在林区县,实  相似文献   

18.
林木资产会计核算发展的历史经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革传统的采育分离、重采轻育的林业会计核算办法,将林木资产纳入林业会计核算体系,建立符合林业生产经营特点的、采育有机结合的林业会计核算办法,以提供反映林木资产投入产出的经营状况的会计信息,广大林业财会工作者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回顾林木资产会计核算的发展沿革,总结经验教训,探讨林木资产会计核算的发展方向,对于深化林业会计改革,促进林木资产会计核算的发展,建立符合林业生产经营特点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一、林木资产会计核算取得的初步成果(一)林木资产会计核算对象林木资产会计核算对象的确定经历了由按…  相似文献   

19.
稳定山林所有制和落实林木管理责任制(简称林业“两制”)是发展林业生产的首要前提。最近收到一些来信,反映我省农村在落实林业“两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林业生产的发展。为此,本刊特请林业厅林政处编写了一组“林业政策问答”,以助这些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0.
《上海农村经济》2008,(10):47-47
2007年,河南全省平原地区每个农民来自林业的平均收入达到694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8%。 河南省于2007年全面启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平原地区成为林改的重点。河南省的平原地区涉及16个市94个县,面积、人口分别占全省的55.7%、66.7%,当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森林资源少,群众承包的林地、林木面积小数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