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学中较早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家,自然的人化和人与自然的协调是他写作的基本母题。他深受中国传统万物有灵思想的影响,认为大自然的万物和人类都是平等的,他赞美大自然,常将自然人格化,在作品中寄寓自己的情思,同时对现代城市文明反人性、反自然的弊端深感忧虑。作家对人类文明的疑虑和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关注,隐含了作家对当下人类困境的忧虑和对东方"天人合一"观的怀念。  相似文献   

2.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作家,大自然一直在他的作品当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海明威对待自然的态度呈现出一种二元对立的矛盾状态。一方面,他在作品当中体现出对大自然的讴歌与赞美,以及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另一方面,他又痴迷于对自然的征服以及通过这种征服所体现的个人价值和精神愉悦。  相似文献   

3.
哈代的悲剧观是其创作的指导思想。这种悲剧观在其代表作《卡斯特桥市长》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本文主要分析了这种悲剧观在《卡斯特桥市长》中的表现手法,指出这种悲剧观是通过通过人物命运的安排、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建筑物的刻画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4.
哈代历来以乡土作家著称,乡土色彩贯穿了他创作的始终。哈代小说深厚的乡土根源和社会历史背景,哈代的乡土精神和小说中的乡土风貌,呈现其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5.
在沈从文的《边城》中,对人物内心的展现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大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读者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去探究人物的个性特征。而作家对人物内心的展现,则是通过心理描写、神态和动作描写、环境烘托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哈代在小说《还乡》中引用大量神话原型意象进行环境描写和人物塑造,尤其体现在小说背景埃格敦荒原氛围、男女主人公克林.约布赖特和尤苔沙的命运归属上。通过这些原型的应用,强化了该小说的悲剧性质。  相似文献   

7.
石慧 《企业家天地》2013,(10):171-172
叶蔚林是描写湘南瑶族风情的丹青高手.他在《菇母山风情》和《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两部小说中,卓越地创造了李大树和盘老五两个人物形象.他们的性格魅力,不仅在于作家把人物牵引到一定社会关系和矛盾的过程里,使其在复杂的社会矛盾中呈现出性格的丰富性和统一性,同时也在于他在诗画人物的性格上做足了笔墨.  相似文献   

8.
哈代对于性格与环境的理解、诠释,形成了哈代式的悲剧。他笔下的人物都饱受无情的环境和不可预知的灾难的折磨,人的力量和生命变得渺小、脆弱,无法凭个人的力量去对抗命运和周围的环境。以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代表作为切入点,以对"性格与环境"的独特理解,在哈代构造的特定的时空背景中去体会作者的"悲剧情结"以及小说人物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9.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文学史上具有超前生态意识的诗人。他的生态意识不仅体现在对自然社会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关注上,还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危机的观察与反思上。哈代在诗歌中,对丑陋现实的批判和对平等、友善人际关系的呼吁,体现了他的社会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的英国作家哈代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小说,尤其是创作了以苔丝为代表的一系列深受读者喜爱的女性形象。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探究出这位男性作家的女性观。哈代热情地赞颂他笔下具有独立精神和真性情的新女性,但是我们也看到,这位作家女性观中所流露出的男权主义和宿命的悲哀,同时还有寄托在这些女性身上的叛逆和悲剧交织的迷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