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后十年,是关系到上海的发展前途和命运的10年。为了贯彻推广市委提出的“振兴上海、开发浦东、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方针,实现90年代的宏观战略目标,必须在改革开放上迈出更大更快的步子。九十年代上海经济体制改革必须肩负支持和促进经济重大调整和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和重任。上海经济体制改革对象将不仅仅是变革那些障碍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关系,同时也将要变革那些阻碍经济模式朝外向型转换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2.
九十年代特别是过去的五年,上海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浦东开发开放为契机,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坚持大力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始终不渝地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全面启动和实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保持上海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区县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九十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非常关键的时期,也是振兴和繁荣区县经济的黄金时代。我们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开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新局面。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科技与经济的迅猛发展,先进的科技正渗透到区县经济各产业、各行业。因而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振兴和繁荣经济的机遇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代的“上海现象”提示,前三十年上海工业三大特定效益优势已经消失,经济效益与财政负担非对称性矛盾成为上海经济成长的主要矛盾,改革开放滞后是加剧这一矛盾的主要症结。因此,重建上海在全国的城市总体经济效益优势,应当是“八五”和九十年代上海产业发展的主轴线。  相似文献   

5.
我国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3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引入市场机制改革、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四个阶段。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机制建设与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市场主体培育成果显著,人本主义理念和人力资本经营理念及培养机制初步形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也还存在着改革理论滞后、国企改革滞后、非国有制经济发展滞后、农业发展滞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宏观调控体制滞后、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滞后、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我国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主要是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坚持多元化改革的思路,坚持渐进式的改革模式,坚持体制建设和制度创新的改革主线,坚持把促进改革、发展与稳定相结合改革原则。  相似文献   

6.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辉煌成就,经验主要有:以现代化为纽带,把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机结合起来,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坚持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把改革和开放结合起来,两者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7.
肖林 《上海改革》1995,(12):5-7
“八五”期间,特别是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对上海提出“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的理要指示为标志,上海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转向战略性调整,城市建设大规模推进,体制改革由前十年侧重于突破传统计划体制束缚和放权让利,转向以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也为90年代上海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九十年代台湾经济发展的八大趋势许心鹏经历了六、七十年代的高速增长期,台湾经济在八十年代开始步入以产业结构升级为主题的调整阶段,九十年代仍将继续八十年代的主题,未来经济发展将可能呈现如下态势。第一,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份已难再现,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5—7%...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天津这个中国北方的老工业基地和沿海中心城市,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以新的姿态迈向新世纪。天津迈向21世纪发展战略,可以说,就是酝酿、启动和实现经济起飞的战略。天津经济处在起飞的酝酿和启动阶段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首先是深圳、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八十年代实现了经济起飞,接着是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在进入九十年代之际实现经济起飞。处在环渤海湾地带的天津,这个伴随中国近代商品经济发展而崛起的曾与上海南北呼应的北方经济中心,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何时能摆脱传统计划经…  相似文献   

11.
浦东改革开放八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大市场的建设也已初具规模,但开发环境的滞后一直制约着浦东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如:在基础设施已具备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新区的市场体系还比较单薄和零散;在重点开发小区的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的情况下,出现了部分小区功能趋同、设计界定功能末能充分发挥的现象;在商品市场、有形贸易有所发展的情况下,高层次的金融市场相对滞后;在高楼矗立、房地产业增长迅速的情况下,人气仍显不足,等等。这些困难的出现,既反映了浦东新区建设高起点的战略目标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阶段和…  相似文献   

12.
肖林 《上海改革》1996,(12):10-12
今后15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上海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需要,是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实现“两个转变”对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建设和发展“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经济带”,“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根本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福建产业结构调整应注意发挥比较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同时考虑实现战略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基础。在分析福建今后一个时期的产业调整与发展方向时,必须坚持从现实出发,一要考虑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比较忧势,二要考虑外部的经济环境。 福建是我国国际经济依存量最高的地区之一。外贸依存度最高曾达62.05%(1994年),1999年仍达41.14%。FDI占社会总投资比重最高曾达57.76%(1994年),1999年仍高达31.04%。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产业的比较忧势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第一次是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实现从初级产品为代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了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而“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阶段,也是巴彦淖尔市经济建设全面发展,实现跨跃式增长,迈向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因此,做好“十五”计划实施的总结,准确分析判断当前和今后巴彦淖尔市的总体态势,编制好“十一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把上海推向改革开放的前沿.要求上海心开点开放浦东为契机.建设成为长江流域经济走廊发展龙头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乏一。联系上海商业的实际.我们深切体会到,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已经清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关键在于善于认识机遇、珍惜机遇、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上海,让人特别注意的是上世纪30年代,那是十里洋场的繁华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浦东开发,它掀起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二个经济浪潮——长三角经济奇迹;是今天,她拥抱了中国的第一个世博会。  相似文献   

17.
宁波的特色经济明显表现在块状经济和临港工业。前者萌芽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于八十年代,在九十年代形成规模,它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一个个产业集聚区。后者兴起于改革开放之初,依托宁波优越的港口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而发展起来的港口工业经济。  相似文献   

18.
发展民营经济,扩大民间投资,是保持首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改革开放的要求;是坚持扩大内需,建设“新北京、新奥运”的重要内容。春节,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处处长李世奇接受本刊记者访谈时认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北京市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劳动就业的主要载体,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9.
钟贤宾 《上海改革》1996,(12):21-24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郊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从整体看上海的“三农”仍处在传统的发展阶段,依然是上海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与其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功能不相适应,因此,必须积极推进村级体制改革,通过主动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进一步激发起农村最基层的市场经济活力,从组织形式、社会功能、运行机制上为实现农业的社会化大生产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成国际大都市的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们要在九十年代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同时,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