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胡思敬是近代名作家,也是颇有成就的出版家。其出版活动贯穿着为乡先贤续命、正人心、注重校刻质量、关注成本的意识,与当时的出版思潮有同有异,显示了与其根本思想完全一致的出版理念。  相似文献   

2.
近代民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开拓市场和占有市场的思想;二是筹措资金和运用资金的思想;三是人才开发与培养的思想;四是营建企业精神的思想。这些思想的确立与实施,使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得以同帝国主义国家的企业的竞争中为自己争得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数字出版整合营销4C组合的出现,是原先营销4P理论的传承与发展。数字出版产品应该遵循4C因素:消费者、成本、便利、沟通。数字出版的4C构建完全体现了当今的时代要求,以读者为中心才能推动出版产业的真正变革,实现数字出版产业链上内容提供商、平台运营商、终端生产商和读者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4.
现代出版产业呈现出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高度的社会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生产过程和手段的现代化、资本运作等特征。我国出版产业组织结构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低,要素配里分散;离散度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差;企业产权结构单一等问题。组织结构优化应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变现有出版机构模式;促进出版产业的兼并和重组;构造出版产业的产业发展链条;积极参与国际出版市场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紧跟时代的步伐,中国的经济类图书出版也日益提上重要日程,承担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重任.本文阐述了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类图书出版的变革历程,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紧跟时代的步伐,中国的经济类图书出版也日益提上重要日程,承担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重任。本文阐述了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类图书出版的变革历程,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培养适应我国出版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出版传媒教育面临的新课题。高等院校开设出版发行营销专业,是出版产业化转制的需要;是适应国家出版人才培养规划要求和弥补出版高等教育相对落后状况的需要;是出版发行营销人员职业化与专业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媒介新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已成为出版行业不可忽视的新兴产业。依托数字技术和网络途径的数字出版,已经摆脱了传统出版纸质载体的束缚,以更加多元化的“屏幕”形式向大众传播信息。巨大的技术变革使传统的图书出版模式不再适合新型的数字出版产业,我国目前的数字出版行业也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解决。本文将以亚马逊公司的数字出版模式为例,从出版理念和出版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构建适合数字出版行业的新型出版文化。  相似文献   

9.
技术的变量之所以能为近代工业、经济和社会变革提供某种解释,是因为在近代生产方式的变化中的确包含了由技术进步而产生的若干重要影响;当然,技术变革的力量并不是无条件的,它一般不能脱离生产的宏观范畴而单独加以强调;一旦离开经济这个应用层面,离开了对生产方式的介入性描述,技术变革的意义也就难以显现,因此,必须把对技术的认知放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来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海关医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早期全球化进程中直接或间接扮演了一个文化传播者角色。中国近代海关出版物是由海关总税务司署组织出版的内容丰富、印刷精致、影响广泛的近代权威出版物,见证海关医员群体的组成及其从事的西医教学与医疗卫生实践,从一个侧面反映该群体在西医传播进程中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