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会计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会计模式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1、会计模式的定义 会计模式是指为实现一定会计日标,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其有特定功能的会计标准形态。一般而言,会计模式是对一定地域或范围内会计事物的规范性总结,体现了特定国家环境对会计在社会经济中所发挥作用的基本要求,即会计模式所代表的价值取向,简称会计模式导向。并从本质上反映了会计模式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因而也是开展会计工作应该依据的范本。  相似文献   

2.
一、会计模式的涵义 会计模式是指为实现一定会计目标由各种要素构成的会计标准形态。一般而言,会计模式是对一定环境(国家、地区)状况中会计主要特征的综合表述与反映,是由理论基础、会计目标、会计法规体系、会计运行管理体制、会计监督体系和会计教育体系等构成的一个系统,它是对一定地域或范围内会计事物的规范性总结.体现了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对会计在社会经济中所发挥作用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会计模式涵义的剖析 会计模式一词较多地出现在国际会计的专著中,用于分析和描述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性。较有代表性的如:常勋认为“会计模式描述的是会计实务,但实际上,不同会计模式的会计实务都体现了特定的会计理论和概念。……会计模式是对特定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实务体系的概括和描述,它的内容是相当广泛丰富的,可以概括会计目标、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原则、会计组织和管理机制等”;王松年则认为“将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中会计的基本特征进行抽象化和典型化的综合表述,即形成了会计模式”;李端生在对多种观点进行比较后,基于对“模式”的界定,认为“会计模式是指对一定社会环境下会计活动的各种要素按照一定逻辑进行综合描述,反映各种要素基本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与结构形式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4.
有人认为,当今社会经济处于全球一体化时代,强调会计监督的中国特色会消弱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笔者认为,我国的经济特色、特有的会计环境决定了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中国特色。“美国模式是美国社会经济环境的产物,移植到其他国家,这种模式就会与其社会经济环境不相适应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调控手段和调控方式、文化传统等等与它国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的会计监督体系绝不能生搬硬套别国的会计监督体系,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建立中国特色的会计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5.
会计目标系统,既有作为“商业语言”的共同性,又有体现社会环境特色的特殊性。在建立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中,不是老生常谈而是亟待研究的、有利于指导会计改革与会计实践健立核算管理型会计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付俊梅 《会计之友》2004,(11):71-72
笔认为,作为经济发展的衍生物,会计决定于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必须服务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使经济运行呈现了新特征,对会计模式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7.
会计目标系统,既有作为“商业语言”的共同性,又有体现社会环境特色的特殊性。在建立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中,不是老生常谈而是亟待研究的、有利于指导会计改革与会计实践健立核算管理型会计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卢鸣 《山东审计》2001,(4):32-32
会计环境是与会计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决定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组织、会计法制以及会计工作发展水平的历史条件及特定情况。20世纪会计环境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对会计思想的演进及会计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其结果,把人类的会计思想、会计理论的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研究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应以会计目标、会计假定、会计准则为线索。一、会计目标是会计环境作用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出发点各种会计模式下会计目标的具体差别可归结为会计环境不同所致。会计对会计环境的依赖决定了会计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同样离不开…  相似文献   

9.
由于会计环境与会计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并决定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组织、会计法制以及会计工作发展水平的历史条件及特定情况 ,所以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也就是对会计目标、会计假定、会计准则的影响。一、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各种会计模式下会计目标的具体差别可归结为会计环境不同所致。从纵向来看 ,不同历史时期 ,会计环境不同 ,会计目标也不同 ,由此导致会计信息存在巨大差异 ;从横向来看 ,不同国家会计环境不同 ,会计目标的内容存在着差异 ,其会计信息也各具特色。关于会计目标 ,理论界有“决策有用观”和“经营责任…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首次使用了“知识经济”这个概念,并对“知识经济”下了明确的定义,即:“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会计决定于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必须服务于特定的社会环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会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课题,使工业经济时代的公司财务在许多方面显示出不适应性,因此必须考虑其创新与发展问题。一、知识经济的特点与会计环境的变化知识经济在本质上是对智力资源的占用、配置。对以科学技术为主体知识的生…  相似文献   

11.
朱晓 《西部财会》2008,(5):39-41
会计是一项管理活动,又是一个信息系统,会计作为社会文明的产物当然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会计环境与会计的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决定了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组织、会计法制以及会计工作水平的历史条件及特定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王瑞龙 《广西会计》2003,(11):11-13
哲学所涉及的问题很广泛 ,但哲学的根本问题只有一个 ,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存在决定思维这一哲学原理 ,首先必须找到中国特色会计这一结论赖以存在的土壤 ,即我国具有的特殊会计环境。会计环境对会计理念、原则、方法和程序以及规范形式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具有决定的作用。会计环境的特殊性决定着会计标准的差异性 ,会计标准必须符合会计环境的客观要求。1 994年 ,中国会计学会提出的重点科研课题中 ,从对各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经济管理体制、文化道德素养、价值观念及生产力水平等方面提出会计环境的五要素。进入 2 0 0 0年后 ,…  相似文献   

13.
管会计是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一系列特定的技术方法为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的信息系统。同财务会计相比,它最显著的特点是更侧重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进程始终围绕“规划”、“控制”两个侧面进行。在我国,虽然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基本还处于对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的翻译和介绍阶段,没有能够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应有模式。但是本人仍然认为,目前管理会计的一些科学方法,对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大有裨益。一、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事例(一)运用“盈亏临…  相似文献   

14.
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它是以有关环境资源的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联系,对环境资源及其变化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一种管理活动。由于绿色会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计量的难度,从而导致关于绿色会计的研究一时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欧陆国家会计环境的共性分析及启示○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张惠忠会计依存于一定的客观环境,并受一定时期特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世界各国不同会计模式的形成正是由各国不同的会计环境所决定的。因此,人们只有认识和掌握会计环境与会计之间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会计在社会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更对企业的发展壮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会计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完善和进步。会计职能与会计目标从本质上是不同的,会计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会计目标,而会计目标是在人们对会计本质认识的前提下,在特定环境中对其职能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严明 《财会通讯》2010,(2):44-46
管理会计服务于企业内部,其形式、作用和角色由组织变量所决定,同时它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又能反过来改变“制度”环境。近年来制度化理论被广泛地运用到管理会计变迁和特定实践的解读。通过对制度化理论概念框架及其在研究管理会计方面成果的系统梳理与总结,本文认为这一理论拓宽了管理会计的研究视角,增进了管理会计的研究深度,对于考察、分析我国企业运用管理会计的具体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会计管理总希望去寻求固定的模式,这种探讨是徒劳的。会计管理思想要随着会计管理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思”、“想”,固定的思想是无用的。作为会计领导人应当而且必须:1.制定制度是其主要职责,但协调、执行则更为重要。死的制度对活的会计“人”而言,已日益显...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决定于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必须服务于特定的社会环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会计带来了新的课题。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面对这种变化,会计应主动适时地反映,探讨知识经济与会计的内在关系,研究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发展的新领域,迎接知识经济对会计所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一、微观环境会计模式 微观环境会计主要是企业环境会计,为完整可靠地将资源环境纳入其中进行核算,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微观环境会计应采用“中心——卫星”模式。该模式由两部分构成:①中心核算。应核算符合会计确认标准(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以市场或法规定价能够进行可靠计量的资源环境,纳入现行会计系统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中心核算”。中心核算可根据相关会计理论与方法、会计准则与制度进行,如可结合固定资产等准则或制定新准则,设置“资源资产”、“累计折耗”、“资源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对符合确认条件的自然资源进行取得、耗用、补偿、减值、处置等核算。②卫星核算。对于不能以市场或法规定价,只能通过估价技术进行粗略货币计量的资源环境,不能满足会计确认标准,不能纳入现行会计系统进行确认,应当另行构建辅助账表体系进行价值量与实物量的双重核算,即“卫星核算”。卫星核算可按资源环境种类设置辅助账簿和编制“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实物量与价值量评估表”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