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1989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杏林—海沧台商投资区,面积257平方公里,人口48万。区内享受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待遇,逐步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自设立台商投资区以来,台湾的企业界、商业界、金融界纷纷前来考察、洽谈、投资、办企业,投资势头直升猛上,至今年6月份,厦门已累计批准台资项目310个,协议台商投资8.4亿美元,分别达全国台资项目和  相似文献   

2.
《中国外资》2008,(3):96-96
据江苏省台办介绍,截至去年底,江苏省扬州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954个,合同台资33.17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6.1亿美元。扬州市已成为台商在江苏投资的又一个聚集区:  相似文献   

3.
<正> 昆山地处江苏省东大门,是与国际大都市——上海毗邻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县级市。 自1990年开设第一家台资企业至今,昆山已累计批准台商投资企业1400多家,合同利用台资60多亿美元,实际到位资金30多亿美元,成为台商在大陆投资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与此同时,世界500强企业也已经有23家  相似文献   

4.
<正> 一、台资数额大幅度增加。1987年前来厦台资很少,全市兴办的台资企业仅20家。当年底台湾当局迫于内外压力,有限度地松动了台胞回大陆控亲政策。使来厦台资开始以较快速度发展起来。1988年,厦门批准兴办的台资企业就有87家,协议投资金额达1.4亿美元,使在当年来厦的海外投资中台资跃升第一位。1989年,虽有北京动乱的影响,但台资入厦势头不仅未减,而且有了加快,全年批准台资项目131 项,投资金额4.81亿美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64%和48.5%。进入1990年以来,来厦考察投资环境,洽谈投资项目的台商都比过去有了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1、目前台商向内地投资和贸易现状 据外经贸部统计,截止1994年底,我们共批准台资项目25000多个,协议台资金额200多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近100亿美元,分别占吸引外资项目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12.2%和8.3%。迄今各省、市、自治区都已有了台资企业。 随着台商到内地投资项目日渐增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两岸经香港间接转口贸易迅猛增长。据港英当局统计,1979—1994年的16年中,海峡两岸间接贸易总额500多亿美元,年平均增长40%。  相似文献   

6.
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进一步缓和,台资向大陆转移的趋势正在增长,厦门经济特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渊源和较好的投资环境,在吸引合资工作中天然地成为一枝独秀。1988年,厦门市台商投资额占台商在大陆投资额的三分之一,来厦洽谈投资贸易事宜的台商更是络绎不绝。台商来厦投资特点表现为四个为主:以生产性项目为主;以独资兴办为主;产品外销为主;项目以中小型为主,建设周期一般在半年左右。40%项目做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当年收益。  相似文献   

7.
<正>台商投资的发展趋势 厦门经济特区对台经贸关系已揭开了新的一页。台商投资已从小规模的起步阶段步入较大规模的发展阶段,到1991年6月底,厦门特区累计批准的台资企业合同447项,台资金额10.39亿美元。台商投资占全部客商投资合同项目和总额的42.33%和47.31%。在国民经济33个大行业分类中,台资企业已涉及其中的20个行业。台商投资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三项产业中,台商投资呈现四个比较明显的趋势: 其一,化学工业、缝纫及皮革制造业、造纸及文教用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成为台商投资相对集中的行业。首先,化学工业是台资流向最为集中的行业,占据第二产业投资总额的48.76%。其次,造纸及文教用品制造业、缝纫及皮革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也是台商投资较多的项目,占据了总项目的三分之一。这些行业不少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出口贸易加工企业,投资少、见效快、项目平均额小。如服装制造业29项,投资额4534万美元,平均单项156万美元;制鞋业20项,投资额2404万美元,平均单项120万美元;体育用品业10项,投资719万美元,平均单项71.9万美元。  相似文献   

8.
一、台商来闽投资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福建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省份,两省仅一水之隔。福建凭藉天时、地利,更兼人和之优势,一直是台商到大陆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截止1992年底,福建省批准设立的台资项目达1927项,占全省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23.84%,协议投资金额为24.99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3。福建省台商投资企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初始阶段(1979—1987年)自1979年台商在泉州市开办第一家合资企业之后,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渐趋缓和,台商陆陆续续开始在闽投资办企业。这期间台商投资多采取单个,间接,隐弊的试探方式,故具有投资项目少,投资金额小的特点。全省共批准台商投资企业58家,吸收台资金额3968万美元。发展阶段(1988—1989年)这一阶段一方面因为台湾当局逐渐开放工商界人士赴大陆考察;另一方面福建省经过几年的发展,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多层次格局,吸收外商投资的配套承受能力大为加强。  相似文献   

9.
<正> 按照有关投资法规定,必须提供外商投资所需的配套人民币资金。一般说来,每利用1美元的直接投资需投入8—14元人民币资金,其中除了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以外,还须投入相当数量的生产经营周转资金。这就意味着吸收台资的规模愈大,对配套人民币资金的需求量愈大。截至去年底,台商在厦实际投资达9.88亿美元,仅去年一年就批准台资172项,实际投资达3.4亿美元,所批项目90%以上是生产性项目,随着投资环境的进一步完善,势  相似文献   

10.
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互缘情深。改革开放以来,厦门一直是台商在大陆投资兴业的一个重镇,无数台商在这片说着乡音的土地上实现了自己的财富梦想。据统计,工商银行厦门市分行目前服务着近千家台商企业,台商信贷客户百余家,授信额度近120亿元,其中,中小型企业占比约80%。很多台商企业把工商银行当成主办银行,在本外币融资和国际、国内结算等方面与厦门市分行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业务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 以台湾前“财政部长”、大安银行董事长陆润康为团长的台湾民营银行考察团于今年5月5日访问了大陆,开启了两岸金融界公开交流的先河,其所透露的信息为人们所关注。众所周知,八十年代以来,两岸经贸关系突飞猛进。就台商大陆投资而言,截至1992年9月底,台商大陆投资已达7615家,协议金额64亿美元,仅1992年1至9月,新增台商投资项目3750家,协议台资金额29.7亿美元;而且,伴随着邓小平视察南  相似文献   

12.
<正> 近两年来,我省吸引外资出现了好势头,尤其台商投资势头更是前所未有。至今年5月底,台胞来闽投资累计突破10亿美元,投资项目已超过500项,台资已成为我省引进外资的主要部分。现在全省平均每天接待前来接洽谈项目的台商有三、四十家之多。台资之所以大量入闽,除了闽台因血缘关系、方言相通、习俗相近以外,其主要原因还有:1.台币升值。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我国大陆继美国、东南亚诸国之后成为台商投资新的热点地区,并呈现以下特点和发展趋势:1、投资迅速增长.随着大陆经济的较快增长,尤其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能源、交通及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充分重视,这一切使大陆的投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为台商投资大陆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投资总额迅速增长。根据经贸部提供的数字:1992年头九个月.台商协议投资额比1991年底的34,3亿美元又增加了29.7亿美元。这样,台资在大陆历年吸收的外资中已位居第三、累计协议总金额已达64亿美元,接近美国65.5亿美元的投资额。另外.台湾排名在前100位的大企业中有三分之二的企业的董事长或高级经营主管纷纷来大陆考察或洽谈投资合作事宜,不难看出台商的投资信心越发增强。  相似文献   

14.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语言相通,习俗相近,一直是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首选地。截至1999年9月底,全省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5804项,合同金额107.9亿美元,分别占同期利用外资总额的22.41%和18.51%,台资已成为福建仅次于港资的第二大外资来源。  相似文献   

15.
厦门、漳州、莆田三市吸引台资的情况及建议中承,刘富前不久,我们到厦门、漳州、莆田三市及所属六县(市、区)对吸引利用台资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三市吸引利用台资在1992年、1993年处于高峰期,1994年增长势头开始减弱。1995年前三个季...  相似文献   

16.
泉州地区台商投资企业现状及中行业务对策谢志仁,黄海清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经贸往来的不断发展,泉州地区台商投资呈现稳定增长的势头。截至1994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台商投资企业472家,占外商投资企业的10%,投资总额51167万美元,协议利用台资44918...  相似文献   

17.
厦门灿坤,1988年以9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在厦门的湖里工业区成立.经历了近十七年的成长历程.在诸多方面成为台商在祖国大陆创业的典范.曾被媒体称为创业神话。1993年,厦门灿坤改制为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并于深圳B股市场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内地首家上市外商独资企业.资本总额达1.48亿元:2000年又投资1500万美元创建厦门灿坤科技有限公司.2002年为实现其世界工厂的发展战略核心——灿坤又斥资1.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台商来闽投资的状况及其特点福建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省份,两省仅一水之隔.福建凭借天时、地利、人和三优势,一直是台商到大陆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截止1992年底,福建省批准设立的台资项目达1927项,占全省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23.84%.协议投资金额为24.99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3。台商来闽投资经营和办企业有如下特点:1.非公开性投资。因受台湾大陆政策的影响.多数台商都未以公开身份在大陆投资.而以其在第三国(地区)所设立的公司名义投资福建。这类企业表面上看是非台商投资企业,但实际上投资者都是来自台湾的居民。  相似文献   

19.
<正> 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往来的扩大,台商来我市投资办厂的势头还将会迅猛地发展。由于中国银行是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同时它在境外有较高的知名度,因此台商投资企业在中行开户要求提供各项金融服务,包括要求申请外汇和人民币贷款的也越来越多。至今年六月底,在我行开户的台资企业有53户,占全市已批准的146项的36.3%,其中总投资在200万美元以上的台资企业13户,占台资开户数的24.5%,现在已经投产的共23户。在我行的人民  相似文献   

20.
1、台商投资与苏州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 根据我们对台商投资大陆历史的考查,发现1987年以前由于大陆刚开始改革开放再加上台湾政府对大陆的敌对态度,台资在大陆的投资主要表现为零星、分散、隐秘、少量的特征.1987-1992年由于此阶段大陆陆续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吸收台资,台湾当局也迫于压力解除"戒严",放宽外汇管制,推行对外投资自由化政策,台商在大陆的直接投资开始稳步增长,1993年台商赴大陆投资逐渐进入高潮,其后台商在苏州投资的量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