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工业结构的视角对新中国60年工业化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构建了一个探讨工业结构变迁动力机制的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结构变迁的动因和类型。结果表明:1978年之前,中国工业结构演变趋势极不稳定,且与发达国家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存在很大差异,原因在于政府过度干预工业结构演变过程。1978年以来,中国工业结构明显升级,趋势稳定性逐步增强,先后出现了适应需求结构和要素结构的两轮工业结构变迁,此外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对我国工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力正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和产业集聚过程导致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动,这是中国改革与产业转型过程中特有的现象。从产业结构来讲,“民工荒”现象把我国地区间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凸显了出来,通过分析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本文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从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升级和关键生产要素变迁三个方面,揭示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逻辑;阐明了新型工业化的新内涵,即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保障,以数据赋能为动力,以兼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智能工业化;通过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归纳总结了新型工业化的新特征。最后构建了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机制:以产业差异化竞争机制和绿色产业长期激励机制为驱动机制,挖掘新型工业化的增长潜力;以多层次人才供给机制和有效衔接的数实融合机制为运行机制,促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高效运行;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和政府部门履职评价机制为保障机制,为新型工业化正常有序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失调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我国加入WTO后,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考察与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揭示了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即产业结构“同构化”与“低度化”并存,进而提出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和产业集聚过程导致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动,这是中国改革与产业转型过程中特有的现象.从产业结构来讲,"民工荒"现象把我国地区问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凸显了出来,通过分析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和制度变迁都被认为对转型期中国经济的增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所发挥的结构效应非常明显,制度的合理配置和变迁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起了很大作用。但究竟是结构效应还是制度效应还是二者的合力作用带动经济的增长,不能简单割裂或简单结合。文章通过对转型期中国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制度分析有机结合,阐述了从改革开放以来各阶段经济增长结构效应发挥所需要的制度基础,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结构效应进行分析,认为结构效应的发挥是与之紧密联系、相互牵制的制度变迁的结果,同时结构变化又会促进制度变迁,二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一种互为机理的反馈系统。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发达国家重新思考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地位,美国出台“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工业4.0”计划。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本应撬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金融体系内部却存在诸多结构性问题。因此,本文在分析目前中国面临的金融困境的基础上,总结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和以德国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平稳迈向中高端水平,应对“再工业化”和“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国际挑战。  相似文献   

8.
林慧 《经济论坛》2009,(12):67-69
通过按时间发展对福建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率进行的分析,发现了福建产业结构变迁处于工业化的中期,经济总体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而第二产业明显具有重化特点,同时,在高附加值领域的通信等行业具有极大潜力。对经济效率的分析,本文选取了产出效率,资源代价、对外贸易水平和科技进步方面进行说明,最后对产业结构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制造业的实际出发,分析我国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若干优势和几点不足,重点就我国如何由世界制造大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台湾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利用信息产业推动工业化的分析和研究,结合我国“十五”计划《纲要》中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和浙江省产业结构的现实,为浙江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