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何强 《发展》2012,(10):70-70
酒之于中国来说,其发展历史与人类等同,酒与中国文化一脉相通,千百年来文人骚客饮酒抒怀,英雄豪杰借酒壮志。固有一代诗仙李白斗酒诗百篇,一代枭雄曹操煮酒论英雄,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等酒的故事。因此,酒不仅滋养了历代英雄的阳刚之气,而且在革命初期,救治了四渡赤水的红军战士,给中国美酒续写了红色文化的经典,这就是盛产于国酒之乡——茅台镇的四渡酒。  相似文献   

2.
李文祥 《发展》2011,(10):28-29
中国的酒文化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光彩夺目的瑰宝。国兴则酒业昌盛,酒味醇香;国衰则酒业凋敝,酒味苦涩,酒里荡漾着国家的兴衰与时代的变迁。追溯远古,自春秋时期,饮酒乐事就从宫廷进入寻常百姓家。从自然界果酒诞生以来,酒就和我们人类社会朝夕相伴,密不可分了,同时,酒与经济、酒与政治、酒与友谊、酒与诗画、酒与爱...  相似文献   

3.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5,(1):i002-i002
天津市津酒集团有限公司市级工人技师、一轻系统技能标兵张震宗以自己绝佳的品酒、兑酒技能,促成了“龙腾天下”系列高档酒的开发,为津酒提升品牌抢占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4.
金钰 《魅力中国》2014,(27):55-56
自古诗人都喜吟咏月与酒。但像太白那样执着、彻底地热爱月与酒的却不多。综观李白一生,酒﹑月及其相关的诗几乎囊括了其创作全部。“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似乎清楚太白的绣口中蕴含着怎样的天地,也懂得太白对月与酒寄予着怎样的深情。在太白心中,月与酒不仅是天上的光芒、口中的芳香,更是生命中永恒的陪伴。通过对月与酒的反复吟咏,太白的内在心象得到完整、完美的诠释与展现。而酒豪、月柔也使其笔中饱含侠气与仙气,将他的诗情幻化成盛唐里最美好的模样。太白寄情素月流光,写意诗酒年华,把那段只属于他的不羁传奇铸就成时光的宝藏。  相似文献   

5.
选择清醒     
酒的根本特性在于醉,茶的根本特性在于醒。酒代表了醉的人生,茶代表了醒的人生。中唐的酒茶嬗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人由醉的人生向醒的人生的过渡与转变。  相似文献   

6.
盛世之年,把酒当歌,其正时也。在我们这个酿酒大国,好酒无数,各具千秋。遇有佳节婚娶,宾朋欢聚,酒是少不得的助兴媒介。八大名酒也好。后起之秀也罢。好酒待高朋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就像歌里唱的:“朋友来了有美酒”,酒,在国人的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对酒的评价就是毁誉参半。诚然,酒可助兴,以酒为媒介,可以融通情感,拉近距离,同时,喝少量的酒,于人体健康也是有益的。但因酒误事、出事、喝酒伤身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于是,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注重健康的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既能助兴,又能养身的酒——葡萄酒。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快讯》2014,(38):76-77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酒、酿制酒、销售酒的国家之一。中国酒类发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直到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汾酒一举夺下最高奖项,中国白酒才真正走向了世界。  相似文献   

9.
在白酒行业,“消费向名酒集中,利润向名酒集中”的态势中,川酒是集大成者,这其中固然体现了川酒依然雄霸天下的实力,但更具深远意义的是,这意味着川酒新一轮的发展机会已触手可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白美仁 《魅力中国》2010,(24):169-169
酒之于中国,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人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但你翻开诗歌来看,从源头《诗经》算起,跨魏晋南北朝,直抵唐宋元明清,中国诗歌里流淌的情感脉络,除去真实的眼泪外,便要数这渊源极深的酒了。与酒因缘最深的,当数那常常不得意的文人墨客。酒似乎是他的生命,是他感情的物质载体,被他融入诗中,成了他诗歌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