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民营企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部分发展较好的企业有着上市需求,可以更好地筹集资金,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但是在民营企业改制上市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财务问题,影响着企业的上市进度,需要加以高度重视。本文对民营企业改制上市的财务问题与对策研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金融书屋     
《金融博览》2009,(23):80-80
《企业上市前改制重组》 企业上市是股权融资的一种方式,也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需求与安排,而改制重组是企业上市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之一。可以说,改制重组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第一道门槛。本书主题鲜明、脉络清晰、逻辑性强,对于我国企业进行上市前的改制重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企业     
《理财》2008,(1):7-7
浙江允许股权出资设立新公司经国家工商总局同意,浙江在全国率先实行股权出资登记,有关人士称,该政策的推行对浙江省内需重组、改制的企业而言,无疑将是一个重大的"利好"。由于国家对股权等非货币出资的登记办法至今仍未出台,股权出资无法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重组、收购等资产重组的步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股权出资增加了投资人的出资渠道,降低了投资人投融资成本,为企业优化产业结构、重组兼并整合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手段。但对于同一控制下企业之间的股权出资行为,目前工商管理部门的规定与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规定产生了冲突,《股权出资登记管理办法》亟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从公司的注册登记、改制重组,到公司设立后的增资扩股、股权转让,再到公司的结业清算,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可能离不开资产评估师的参与。新修订的《公司法》从诸多方面对公司资本制度进行了完善,进一步明确了股东及董、监、高等各方权利和义务,这些修订带给资产评估师诸多启示。文章通过对新《公司法》可能涉及资产评估业务的相关条款的梳理,分析实缴期限变化、非货币财产出资、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等多个方面的变化对评估业务及评估要素的影响,对非货币财产出资业务以及如何理解并恰当估算公司回购股权“合理的价格”等几方面提出我们的思考、分析和建议,希望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公司法》的基本要义和精神实质,以期在服务于公司相关经济行为时能够提供满足新《公司法》要求的、更加规范的评估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6.
对股权出资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出资对优化公司资源配置、调整持有者资产结构、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具有重要作用.股权出资在我国实践中存在操作难和不规范等问题.我国股权出资管理与登记应把握四个重点问题:即时投资人、股权公司、被投资公司的范围给予适当限制;股权出资不应受30%货币资金配套的硬性制约;股权不应作为对被投资公司的首期出资;投资人用作出资的股权必须清晰、完整并已足额缴纳.  相似文献   

7.
云敏 《上海会计》2014,(10):62-62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继续推进改制上市,有条件的实现整体上市,积极引入股权投资基金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上市、重组整合、国际并购。在此背景下,引发了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投资并购热潮。  相似文献   

8.
我国境内上市银行改制重组方式的比较研究(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商业银行正处在一个以改制、重组、上市为重心的蜂聚性的体制创新阶段,财务重组、战略引资和构建股份制框架下的公司治理体系是国有商业银行改制的三项核心工作,已上市银行改制重组的不同模式则是可贵的借鉴材料。本文选取我国境内上市的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和华夏银行改制重组的案例,梳理、比较和分析它们在财务重组、战略引资和公司治理构建方面的不同做法,并结合各行改制重组的特殊性探讨了值得借鉴的主要经验,旨在为国有商业银行改制重组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由于文章较长,将分两期刊发。本期是该文章的第一部分:上市银行财务重组方式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PERFACE/前言 通过IPO直接上市,或是借(买)壳上市都是企业实现上市的渠道,为了规避IPO的高门槛,非上市公司可能选择绕道而行,通过购买上市公司的股权、实现间接上市.然而对于后者的会计处理,新会计准则并没有明确规定,各方在处理和理解上存在差异,财政部会计司于2009年3月13日就此问题出台了相关规定,以此为根据本文对股权购买间接上市的类型、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近年来,国内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其融资需求也日益高涨.由于目前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的局限,民营企业的融资活动受到诸多制约,难以满足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的需要.为此,许多民营企业通过多种途径,纷纷开辟新径间接上市.而这些企业在间接上市拓宽融资渠道的同时,也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难题.由于会计准则中未有详细的处理方法,企业对股权购买间接上市的财务处理较为混乱.  相似文献   

10.
我国商业银行正处在一个以改制、重组、上市为重心的蜂聚性的体制创新阶段,财务重组、战略引资和构建股份制框架下的公司治理体系是国有商业银行改制的三项核心工作,已上市银行改制重组的不同模式则是可贵的借鉴材料。本文选取我国境内上市的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和华夏银行改制重组的案例,梳理、比较和分析它们在财务重组、战略引资和公司治理构建方面的不同做法,并结合各行改制重组的特殊性探讨了值得借鉴的主要经验,旨在为国有商业银行改制重组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由于文章较长,将分两期刊发。本期是该文章的第一部分:上市银行财务重组方式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我国境内上市银行改制重组方式的比较研究(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兴胜  王祺 《金融论坛》2005,10(7):16-20
我国商业银行正处在一个以改制、重组、上市为重心的蜂聚性的体制创新阶段,财务重组、战略引资和构建股份制框架下的公司治理体系是国有商业银行改制的三项核心工作,已上市银行改制重组的不同模式则是可贵的借鉴材料。本文选取我国境内上市的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和华夏银行改制重组的案例,梳理、比较和分析它们在财务重组、战略引资和公司治理构建方面的不同做法,并结合各行改制重组的特殊性探讨了值得借鉴的主要经验,旨在为国有商业银行改制重组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上期刊发了文章的第一部分,本期将继续刊发文章的其余内容。  相似文献   

12.
赵德铭 《深交所》2007,(4):40-42
一个改制了十多年的民营企业,在转让股权时才发现,企业竟然还有国有股权! 更让人吃惊的是,这种改制遗留问题绝非个案。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企业又该如何修补这一漏洞?[编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商业银行正处在一个以改制、重组、上市为重心的蜂聚性的体制创新阶段,财务重组、战略引资和构建股份制框架下的公司治理体系是国有商业银行改制的三项核心工作,已上市银行改制重组的不同模式则是可贵的借鉴材料。本文选取我国境内上市的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和华夏银行改制重组的案例,梳理、比较和分析它们在财务重组、战略引资和公司治理构建方面的不同做法,并结合各行改制重组的特殊性探讨了值得借鉴的主要经验,旨在为国有商业银行改制重组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上期刊发了文章的第一部分,本期将继续刊发文章的其余内容。  相似文献   

14.
吴菲 《会计师》2019,(22):53-54
IPO是企业改善财政状况、增强股权流通性、完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在企业IPO的过程中,因为出资问题而未通过审核的情况屡屡发生。本文从延迟出资、资产评估、形式不规范、出资资产所有权、抽逃出资五个方面探讨IPO企业出资审计的重点,降低和防控审计风险,促进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外国投资者在华投资实践与我国外商投资管理法律体系,经过几十个春秋的发展已逐渐走向成熟,外国投资者在华投资方式日趋多元化。早在2010年,国务院就提出了外国投资企业在利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基础上在我国境内上市等举措。但是在法律法规层面还没有明确外国投资者能否真正在中国以涵盖私募股权投资、股权出资等股权投资的方式进行投资。事实上,与传统的外商投资方式比较起来,股权投资方式无论是在企业成长的促进还是在融资渠道的拓展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优越性。股权投资方式对于我国利用外资水平与吸收外资质量的提高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开辟了外国投资者在华投资的新天地。本文从股权投资、股权出资和股权投资基金等三个方面对外国投资者在华投资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田力 《会计师》2023,(16):38-40
企业上市是规范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过程,财务管理的风险防范是重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财务规范性过程的成本较高、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少及成本高、缺乏股权融资风险意识等是引发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进而影响企业上市的成功率。民营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需要从风险意识、制度建设、人员素质、股权结构、风险预警等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17.
《股权出资登记管理办法》自2009年3月1日起实施,对股权出资进行了明确和规范,鉴于股权出资为企业资产整合、股权合理流动提供便利通道.在促进投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股权出资将作为一种重要的出资方式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股权出资实务中涉及的税务调整事项比较复杂,本文从实务的角度.根据会计处理中对出资股权以公允价值计价问题,对股权出资涉及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差异问题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股权出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股权出资,是指股东以其对外投资(即在其他公司的权益)出资.原(《公司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原《公司法》规定的出资方式并未包含股权,但是,在实务中除了《公司法》规定的出资方式外还存在一些其他的出资方式,如净资产出资、股权出资.  相似文献   

19.
徐基清 《新理财》2004,(3):52-54
企业改制是以完整经营性业务和资产出资发起设立股份公司的过程.根据<公司法>第80条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发起人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本文即是对企业改制出资资产中有关土地使用权如何处理问题进行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徐基清 《新理财》2003,(7):42-43
本文所称企业改制,是指符合《公司法》要求的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以规范改制和完整重组的原则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不包括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由持续经营企业采取整体重组的方式变更形成股份有公司。 国有企业(以下包括国有控股企业)改制的主要目标是要创造设立满三年并连续盈利的条件争取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为此,比较通行的改制方式是,发起人以完整经营性业务和资产出资发起设立拟上市公司,以便能够连续计算原发起人的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