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农业经济问题》1990,(6):46-49,F003
一、问题的提出 解决粮食生产和需求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重大的政治、经济任务。粮食产需平衡的现状和前景如何,主要粮食品种及各省、市、区的粮食产需情况如何,如何划分类型区才能真实反映粮食产需的特特点和规律并促进产需区域平衡,这些都是国家有关部门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1.对接粮食产需、链接粮食购销、做实粮食收储,构建区域性粮食购销网络,形成区域性粮食流通产业。县(区)粮食集团公司须形成区域性粮食流通产业。产销两地的企业要利用市场对接两地粮食产需,在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通过跨区域粮食订单将两地粮食的产需、收储、购销等串连起来,建立并稳固两地粮食产需合作与购销渠道,形成区域性粮食流通产业链,推动产销区企业间开展粮食购销合作,  相似文献   

3.
我国粮食增产因素分析与区域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40多年业粮食生产跨上7个台阶,粮食增产的潜力在于科技的进步,改造中低产田,开垦宜农荒地,提高复种指数等,在地域生产布局上应充分发挥产大于需类型区粮食的生产优势,特别是东北,黄淮海,长江中游三大余粮区,挖掘产需趋向平均类型的生产潜力,提高产小于需类型区粮食的自给水平。提出了粮食增产的主要措施,经过努力,本世纪末,我国粮食能再增产5000万吨是能够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粮食问题研究》2008,(4):37-38
最近。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稻米分会在江西九江召开。2008年夏季稻米市场形势分析会,其重要信息如下: 一、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一)粮食产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四年丰收,2007年粮食总产量5015亿公斤,预计当年产需存在一定缺口。  相似文献   

5.
对德阳市至本世纪末粮食产需趋势的展望王永华1995年四川省德阳市粮食生产创历史最好纪录,播面亩产、人均产量居全省排名第一,是天府之国的主要产粮区之一。但由于需求上升幅度大,特别是猪禽鱼饲料和饮料酒用粮大幅度增加,1995年德阳市粮食产需差口达2.2亿...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我国粮食产需出现地区结构不平衡的原因和具体表现,阐述了粮食流向流量演变类型与发展趋势,提出了粮食产需平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初中国粮食产量连续数年下降,粮食由供大于求向产不足需转变.近两年粮食生产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根据中国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基本状况,分析研究中国粮食产需、流通及消费形势和发展趋势,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声音     
正任正晓(国家粮食局局长):我国粮食供求处于紧平衡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二连增",但同时,我国的粮食需求也在同步增长。这12年中有10年不能够实现当年粮食产需平衡,出现产需缺口,平均年均产需缺口达到198亿斤。这表明在连续12年增产的条件下我国粮食产需依然处于紧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国民经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粮食产需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一方面工业化意味着农业发展对国民经济贡献份额的持续下降,国民收入中来自农业的部分也逐渐减少,从而在机会成本和比较收益的推动下,农业中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不断外流,带来了粮食产出增长势头的衰减;另一方面,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需求不仅呈现出总量的逐步增加,而且对品种、质量、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粮食产需问题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应当慎重对待的、涉及到我国粮食安全政策和粮食发展战略的重大课题。本报告对本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粮食供求状况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几年 ,我国粮食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暂时性出现了缺口 ,但利用库存和市场调节 ,基本达到了粮食的产需平衡。而未来几年我国粮食的产需关系在总体上仍可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 ,粮食生产已进入一个新的恢复性增长时期。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建设粮食批发市场的主要做法李传鹏湖北省从1991年3月逐步建立粮食批发市场以来,至今已基本形成了以省粮食批发市场为龙头、区域性粮食分市场为纽带、遍布城乡的粮食初级市场为基础的粮食市场体系,对促进产需见面,搞活粮食流通,繁荣城乡经济,起到了积极作...  相似文献   

12.
现状趋势对策──谈谈涪陵地区的粮食问题秦文武,黎兴灿,李强现状从我区粮食经济的发展过程看,虽然走过一些弯路,但成就是主要的、巨大的。从当前粮食的产、销情况看,又是极不乐观的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在:总量不足,有效供给减少,粮耗增加,供需矛盾加剧,产需失...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一季度,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升,二季度大米价格冲高回落,小麦、玉米价格继续走高。下半年,全球粮食产需关系有所改善,小麦、大米市场供应增加,价格可能高位有所回落;玉米市场产量下降、需求旺盛,预计价格将继续上扬,国际粮价总水平可能稳中略有下降,但整体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粮食经济研究》2005,(1):F003-F003
2004年11月15日南京财经大学粮食经济研究所与宁波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签订了“2005—2015年宁波市现代粮食物流专项规划”委托协议。主要内容是就2005—2015年宁波市的现代粮食物流规划的定位、目标,以及主要路径与对策等进行相对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粮食经济研究》2005,(2):59-60
1、宁波市现代粮食物流专项规划研讨会在南京财经大学召开,2、宁波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敬明光教授在南京财经大学作物流讲座,3、“中国粮食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报告获国家粮食局2004年度国家粮食局优秀软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4、吴志华教授等赴靖江进行粮食物流考察,5、南京财经大学粮食经济研究所宁波课题组赴宁波、舟山考察粮食物流……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区粮食产需矛盾较突出,进入80年代以来,每年平均调入10亿公斤以上的粮食。1993年是我区粮食大丰收年,仍调进近10亿公斤。而且,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正成为粮食生产的重大障碍:耕地日益减少,据统计,我区人均耕地由50年代的人均1.97亩,下降到现在的人均0.87亩,按此趋势,到2000年将下降到人均不足八分地;种粮的比较效益日益递减,与之相对照,人口却呈不断增长的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直接和间接消耗更多的粮食;经济作物不断挤占种粮耕地。这一切都为实现我区粮食产需平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笔者认…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只有不断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努力做到当年粮食产需平衡,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也是当前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出台的《条例》中,这一宗旨得到很好体现。《条例》第一条“为了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维护经营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作为粮食主销区,常年产不足需,需要外购弥补产需缺口。有关资料显示:2008年北京市粮食总供给668万吨,其中粮食产量126万吨,占供给总量的18.9%;2008年粮食总需求604万吨,其中粮食消费量487万吨,占需求总量的80.6%。2008  相似文献   

19.
《粮食科技与经济》2009,34(3):53-53
4月1日,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在第12届中国粮食论坛上,就当前国际国内粮食供需形势作专题报告,指出国内粮食保持供需紧平衡格局。预计今年全球谷物产大于需,但全球粮食供需偏紧的长期趋势并未改变,国际谷物贸易量将稳中略降。  相似文献   

20.
粮食流通是联系粮食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粮食流通是否顺畅不仅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需的顺利衔接,而且直接关系到粮食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换,即实现马克思所说的“惊险一跳”。如果粮食商品不能在市场上很好地实现其价值,以至粮食市场价格严重背离其价值,背离其粮食生产成本,其结果只能是导致粮食生产的严重萎缩,最终也损害了我国的粮食消费,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