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大大加速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对世界各国的未来发展和整个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正在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个世界性的社会化大生产网络正在形成,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产品为基础的分工格局已被打破,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突出作用日益明显.全球化的趋势要求企业成为国际化的企业.这种趋势不可逆转,也无可回避.另一方面,从国内看,中国的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加入WTO指日可待,`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不论是否自觉,是否愿意,中国的民营企业已无退路,不可能偏安…  相似文献   

2.
山益 《国际石油经济》2009,17(12):77-79
回顾 1.需求 全球经济显示更多积极迹象,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在统计意义上走出衰退,特别是受危机打击较大的工业化国家经济恢复明显,投资和消费信心进一步加强.11月份,中国的PMI与上月持平,达到55.2%的较高水平,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正在由刺激性政策下的恢复陛增长向常态下的稳定较快增长转变.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今年,世界经济复苏的复杂与艰难进一步凸显.受外部需求大幅收缩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着严峻的困难与挑战.2012年上半年来,我国用电量持续显著下滑,无疑折射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正在发生剧烈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加深。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全党上下正在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形势、理清发展思路、迎接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天津是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前沿阵地和竞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天津石油要谋发展,就必须紧密结合区位特点,针对区内市场竞争的复杂性、严峻性,牢牢抓住滨海地区加快开发开放和天津处于快速发展期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5.
一、2011年四季度市场回顾 1.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缓慢,中国经济增速回落四季度,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整体放缓,新兴经济体部分国家通胀压力缩小。美国经济复苏步伐有所加快,就业市场有回暖迹象,房地产市场可能正在企稳;通胀压力缓和,制造业活动回暖。欧元区经济面临衰退风险,制造业、服务业活动等持续萎缩。  相似文献   

6.
新书速递     
《中国机电工业》2012,(8):108-108
水资源短缺正在成为21世纪最紧张的资源问题。曾经充足、近乎免费、简单易用的水资源,如今正因为城市化、工业化、饮食结构、生物燃料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变得稀缺、昂贵,需要复杂处理。尤其对于农业这一经济基础而言,水资源短缺正在引发一系列潜在的问题。它除了悄然改变各个国家甚至世界的经济结构,还对长远的经济发展形成威胁。继“碳交易”之后,“水交易”也正在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IT经理世界》2013,(15):94-95
技术环境和经济环境正在快速发生变化,大数据、移动互联、社交网络等趋势促使企业不得不做出改变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激烈,全新商业模式的出现使得企业看到了巨大商机,企业有了寻求改变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8.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异常复杂,呈现明显的后危机特征,复苏震荡蹒跚,形势混沌不清,信心跌宕起伏,市场脆弱多变,金融乱象丛生,经济呈高度不确定性。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进入表面强劲、实际脆弱、不确定性上升的高风险发展期,国际力量格局加速调整,重心向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转移,展望2011年,世界经济增速将放缓,但扩张面拓宽,发展更能持续,趋势更趋明朗。  相似文献   

9.
山益 《国际石油经济》2009,17(10):70-72
回顾 1.需求 9月份,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经济趋稳转好,全球经济逐步走出衰退,复苏迹象日益明显.中国的经济形势继续向好,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然来自投资,经价格调整后的投资同比增长速度持续在40%以上,同时国内消费和出口也在进一步好转.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3月在京首发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不断发展和演化,目前已经或正在形成九大经济区域和九大都市区。 九大经济区域是:华南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广东、海南、广西、湖南南部和江西西部;长江下游地区,以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为中心,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的部分地区;华北地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包括北京、天津、河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运行、线上区块链产业模式等新型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占领市场,引领潮流。但是由于近年来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中应运而生。数字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整体调控方面有很深的影响,可以说其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调控的发展。其对当前中国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有很大影响。比如微信支付、线上转账、线上运营就是数字经济的直观体现。当前全球数字化改革正在悄然进行,此次改革主要是推动数字化经济的发展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不断促进传统实体经济和现代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数字经济的背后是国家体制的改革、企业商业发展模式、人民大众消费模式的革新,是适应新时代发展、成就新时代发展的主要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这个冬天格外令人惶惑,这世界也变得越来越不靠谱。希腊债券危机还没落停呢,意大利的经济又让人为之担忧了。自从2008年华尔衔投行雷曼兄弟倒闭之后,全球经济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虽然各国政府为了恢复经济活力使出种种招数,怎奈何金融危机正在向经济危机转变,虚拟经济中的问题正在实体经济中扩散,企业和产业界的危机正在转变为政府公共部门的噩梦。  相似文献   

13.
由于显而易见的经济因素,中美两国都需要对方.美国棉业正在尽全力加强与它最大的棉花客户的关系.同时,中国也在寻求稳定的、高品质的棉花供应以补充国内棉花产量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在低油价下,与石油行业密切相关的资源、产业、技术、经济、市场、信息化等要素正在进入新的发展周期,石油行业面临资源进入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并举期、产业进入结构调整期、技术进入创新活跃期、经济进入调整转型期、全球进入契合发展期以及社会进入信息化时期"六期叠加"的新形势.与此同时,石油行业的技术创新正在驱动颠覆性技术的发展,给传统油气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石油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5.
经济形势分析与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1998年,我国除经历并战胜了长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百年一遇的大水灾以外,还面临着国内外两个方面极其复杂的经济压力:一是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不断发展,导致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出口增长速度大幅下降;二是国内有效需求普遍不足,导致通货明显紧缩,企业效益下滑。但由于我们及时采取了有效防范措施,认真做好了各项补救工作,从总体上看,目前的形势还是比较好的。国际上一般用来衡量经济形势的主要标志: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与国际收支平衡,到1998年底在我国大多数仍然表现良好。与此同时,我国经…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是国内外经济环境极为复杂的一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严峻的各类自然灾害和各种重大挑战,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并推进了经济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我国汽车消费的产业关联性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璐  王冲冲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12):132-138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汽车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进一步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为了讨论我国汽车消费的产业关联性,本文应用1985~2007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汽车消费对汽车产业以及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的分析,随后运用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就我国汽车消费对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汽车消费与钢材产业、橡胶产业有很强的关联性.最后总结了汽车消费对关联产业和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促进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关注关联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际能源低碳化趋势日益明显,欧盟主要经济体加快节能和能源结构调整的趋势日益明显。同时,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能源技术进步和低碳化的长期推动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正在深入进行,增速明显降低,并提出了发展新常态的概念。过去靠出口、投资、消费乃至房地产拉动经济的扩张型发展不可持续.能源需求增长将出现明显变化.加之生态环境红线将有力约束今后能源发展.双重作用将推动我国能源发展转轨。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主要内容是对2015年的经济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定调,对我国2015年的经济工作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会议认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  相似文献   

20.
挑战篇生存环境之经济环境经济发展动力正在不断减弱.过往10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年均增速达到10%,全社会投资年均增速高达20%以上.为什么中国经济能有这么快速的发展?根据经典经济模型“索洛”模型分析,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效率、资源和劳动力.而中国经济过往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市场化改革、低劳动力成本和低资源价格.过去30年大家感受很深刻,邓小平改革前面十年,更多是释放了活力,提升了效率.到90年代以及后期,通过刺激外贸,利用丰富劳动力资源.过去十年,推进了重工业发展,中国成为资源吸纳国.这种情况下,过去30年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