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说好听点儿,置身现代社会,每个人相当于链条上的一个“结”;说不好听的,人们都是拴在一条绳儿上的“蚂蚱”,谁也离不开谁,谁也无法逃脱。举个例子:一个出售有毒食品的食品商,尽管获利颇丰并逃避惩罚,但他可能会从失信房产商手中买到劣质房,房产商可能买到假保健品,卖保健品商的则可能买到有害建材,而建材商又会遭遇有毒食品——应该说,拴在这条“生物链”上的,没有一个人称得上是受益者。  相似文献   

2.
市场竞争,企业少有不愿当“第一”的,许多企业就热衷于把自己定位于行业“龙头”、集团“航母”,销量“第一”。然而,国内厨具知名品牌“方太”当家人茅理翔却在一次峰会上说:“方太不争第一,甘当老二。”他的观点是,老大是行业的首领,何必一定要去争老大呢?更何况第一也好,第二也罢,关键在于谁是强势品牌,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是长寿企业。关于这一点,也可能有人会讥笑说:“你没能力拔头筹,才自圆其说,这是懦夫哲学。”而茅理翔的理解是:“当第一太累了,会成为众矢之的,天天战战兢兢怕掉下来。事实上,当老二也不是件简…  相似文献   

3.
《中国中小企业》2001,(7):18-19
近几年,民营企业界尤其是传媒在谈到民营企业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多半是说银行给予的支持特别少,抱怨没有得到政的额外的支持。我是16年前开始做生意的,从来没有想过谁给我们额外的支持,觉得人家不找我们麻烦就很好了,十几年 人家没有找过我们什么麻烦,觉得这很幸运。如果一个人不能自己去创造第一笔财富,以后你也没有这种能力,也断定了你没有能力领导一个大的企业。如果第一笔钱你都赚不到,还指责这个抱怨那个,那你以后就不要去赚钱,也不可能赚到钱。你可以做学问或者到大公司去做某一方面的开创者,也许能更出色一些。总之,淘第一桶金能验证一个人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我们是一家以新型墙体材料的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企业,2008年,公司准备上一个新型墙体材料的项目,需要购进一批生产设备。当时也没有想到能够和科达机电合作,只知道他们在陶瓷装备行业是老大,不知道他们在新型墙材方面也有作为,也许是科达机电从其他渠道了解到了我们将启动这样一个项目,其销售人员就找到我们谈合作。  相似文献   

5.
人生来就是为了经受考验的,企业也不例外。 “那些没有消灭我们的东西,将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德国思想家尼采的这句睿智之语也许能给我们一点儿精神的力量。谁都会说“危机”代表危中有机,但面对“危”是一回事儿,找到“机”却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相似文献   

6.
从前有个李家庄,李家庄有户姓李的,兄弟三个。这兄弟三个,老大。老二娶妻成家,就剩下小三还没有老婆,他父母就死了。过去农村有个风俗,老的一死,小的就得分家。这李家兄弟仁,数老大最聪明,老二次之,小三憨厚。特别是老大的媳妇心眼不正,是个拐骨头。分家的时候,老大把那些伸勺子挖饭吃的好地都留给自己;老二等老大挑完了,他又挨着地块挑了一遍,最后只剩了二亩毛草荒地留给了小三。小三二话没说,有父从父,无父从兄,就这样把那二亩只长草不长庄稼的荒地留下了。到了春天,该箱高粱了,老三找到老大说:“大哥,你光分给我地…  相似文献   

7.
我们做企业的,如果是等、靠、埋怨别人是没有用的。我做了14年的企业,有一些自己的体会。比如说商业文明,我们企业内部有一些规则,如不允许说同行业的坏话,谁说处理谁。如果说商业文明的话,首先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 我们把商业文明和契约精神拿出来讨论,就说明这个问题做得不够,有政府和社会层面的,也有我们企业需要建设的。  相似文献   

8.
文摘     
用程序捍卫公平正义一位母亲买来一个蛋糕,两个孩子争着要吃。母亲说:“老大,你负责切这个蛋糕,由老二先挑选。”结果,这个蛋糕分得很好,哥俩相安无事。这个母亲所设定的两条规则,纯粹是一个程序性的规则。如果母亲说:“老大,你要学孔融让梨,你要大公无私。”这就成了实体性的规范。母亲没这么说,问题却处理得很好。这个事例说明,即使是没有一个实体规范,但是只要有一个好的程序规范,事情仍能处理得很好,这就是程序法制的独立价值之所在。程序法制是实体法制实现的基本保障。没有程序规则,实体规则不能自动实现。从世界法制…  相似文献   

9.
蔡子方 《房地产导刊》2009,(11):116-116
所以,无需奇怪中国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建筑师,技艺高超的建筑师只能称为高手,但与伟大是不沾边的。这是整个社会价值观体现的问题,我们可以怪任何一个人,也无法怪任何一个人,因为这是一个“大人”的书写过程,谁都脱不了干系,谁也都可以推托得一干二净。  相似文献   

10.
我一生逃过很多劫难,人家说我的命大。我说不是命大,是上帝太忙,把我忘掉了。我们家是一个大家庭,太平天国军打破常州城时,曾祖父投河而死,我们家被扫地出门。抗战时我们家居苏州,日本人来了,我们第二次被扫地出门。“文革”中,我下放宁夏两年四个月,回来后发现造反派住在我家,家里连一个纸片都没有,这是第三次扫地出门。这也很好,没有财产,就没有包袱,很轻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