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证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我国的投资连结保险具有显著的选股能力,但是不具有择时能力。就投资风格上来看,激进型账户的选股能力表现最好,债券型账户的择时能力好于其他;从牛熊市的比较而言,我国投连险具有显著的选股能力,牛市表现要优于熊市;综合考虑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两个方面,平安人寿和太平人寿的投资表现好于其他寿险公司。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建立基金风格轮换能力检验模型,从市场择时、小盘/大盘、价值/成长和惯性四种风格层面,对在2004年之前成立的32只开放武股票型基金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基金总体上有显著的小盘/大盘风格轮换能力,但没有表现出显著的选股能力、市场择时能力和价值/成长风格轮换能力,有证据显示基金普遍采取了激进的正反馈投资策略,这尤其在熊市时期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胡敏 《中国信用卡》2007,(5S):17-19
瑞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初.以专营投连险而闻名业内。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其最为激进的成长型投资账户,投资收益率高达107%,与市场上最热门的股票型基金的表现不相上下,2006年瑞泰人寿保费收入突破5亿元.保费规模在25家合资、外资寿险公司中跃居前10位,较2005年上升了9位.成为国内成长速度最快的人寿保险公司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HM模型对以"1"字开头的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进行研究,分析样本投资组合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在上升市场、整合市场、下降市场区间的变化情况。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社保基金在不同市场区间均具有显著的选股能力,但择时能力随市场区间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5.
不同于寻找具有超额收益“证券”的股票市场主流投资方法,根据历史投资绩效来“选人”,即寻找“聪明投资者”可为构建有效的投资策略提供新思路。本文利用我国投资者全账户交易信息,根据历史投资绩效界定“聪明投资者”,并探索其获得超额收益的原因。结果显示,我国股票市场存在“聪明投资者”,在牛熊市中均可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相比其他投资者,“聪明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但能获得超额收益,即不是因为他们高杠杆融资和配置更多风险资产承担风险而获得风险溢价,而是因为这类投资者具有更好的仓位管理能力、市场风格适应能力及显著的选股能力。本研究拓展了对我国这一部分特殊群体投资者行为的探索,结论可以用于构建具有实践意义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6.
投资连结保险最早在美国推出,投资于股票、债券和不动产,被称为对付通货膨胀的险种。在国内投连险规模总体较小,尽管已有近10家公司推出投连险,但总保费收入无法与其他两类投资型保险相比。同时,投连险进入国内后就走了样。2000年前后,平安保险的投连险因为夸大收益率引发了退保风潮,使这一险种很快便遭遇挫折。随着2004年瑞泰人寿开业,信诚人寿、友邦保险、新华人寿、中宏人寿、光大永明、泰康等保险公司又相继推出了投连险,才使投连险出现转机。但与新出道的万能险相比,投连险势头显然弱了很多,某种程度上看,万能险成了投连险的替代品。到2005年末,投连险的收益已经开始好转。2006年投连险则在收益率上会有一定的攀升,改变账户亏损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投资连结险(简称投连险)是近几年来保险公司推出的新型寿险产品。投连险缴付的保费一部分购买保险保障,一部分用来购买由保险公司设立的投资账户中的投资单位。因此它除了具有保险保障外,保单的现金价值将直接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挂钩;投资账户内的资金由保险公司的投资专家负责投资运作,除了收取必要的管理费外,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基金业绩评价指标、基金的选股能力和基金择时能力评价指标、基金的整体风险评价指标,对选取的十只偏股型封闭式基金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所选样本期间里,所选基金的业绩表现都不如市场,在选股能力方面表现并不良好,在择时能力方面并不显著,且各基金的投资风格相似。  相似文献   

9.
钱惠琦 《科学投资》2007,(11):70-72
平安人寿、信诚人寿、中意人寿等公司依据新精算规定升级开发的投连险产品于近期上市,业绩斐然,引得市场一片火热。在基金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投资连结保险成了投资热点。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比较成熟的单因素T-M模型和H-M模型,随机选取了16只开放式基金,以2008年5月5日~2009年9月1日间347个交易日的基金收盘净值数据为样本,以2008年11月7日为分界点,分为熊市和牛市两个时段,研究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是否在此期间表现出较好的选股与择时能力。结果表明,少数基金具有较好的选股能力,但基金整体上择时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1.
开放式基金现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最重要的投资机构和我国基金市场的主流。开放式基金的选股和择时能力是其获得超额收益的重要因素,本文选取17只基金作为样本并运用T-M和H-M模型对其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就选股能力而言,均显示少数样本基金具备选股能力。就择时能力而言,均显示所有的样本基金均不具备择时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开放式基金现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最重要的投资机构和我国基金市场的主流。开放式基金的选股和择时能力是其获得超额收益的重要因素,本文选取17只基金作为样本并运用T-M和H-M模型对其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就选股能力而言,均显示少数样本基金具备选股能力。就择时能力而言,均显示所有的样本基金均不具备择时能力。  相似文献   

13.
投连险全称为投资连接保险,顾名思义,就是集保险与投资于一身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为每个投保人单独设立该产品的投资账户.保险公司的投资账户主要投资于证券市场、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中的各个产品,目前的投资方式类似"基金中的基金"(FOF),主要投资于一些市场表现较好的基金.  相似文献   

14.
与国际通行做法相比,我国投连险投资账户多履行了一个资产组合管理职能,这就使得投连险投资账户与基金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本文基于投连险与基金信息披露的比较视角,指出了我国投连险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从保险公司、监管部门、社会力量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从1999年中国第一款投连险产品上市,投连险已在中国市场面世10个年头,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变化,投连险的命运经历几番冷暧起落.新公布的《保险法》进一步强化保险公司的说明义务,以保护保险人的知情权.为了帮助投资者更好了解投连险,明晰该产品如何购买?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本刊特邀一直专注于投资类保险产品并在中高端投资者中具有良好口碑的瑞泰人寿投资分析师,详解国内外投资市场的变化,对长期价值投资和投连险投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分时段比较研究中国三种主要开放式基金在股市涨落中是否存在选股择时能力,以帮助投资者对其形成初步的认识。研究发现,目前的两种主要评价模型更适合在市场相对平稳时期评价中国基金的选股择时能力。当市场剧烈波动时,模型解释力较弱;基金总体仅具有极为微弱的选股能力,择时能力欠佳,且不同类型基金在市场不同波动阶段选股择时能力差异较大;市场下降期往往同时具有一定的选股和择时能力,但其他时段两种能力则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张珺  陈卫斌 《投资研究》2012,(1):153-160
本文选取2009年前成立的8只QDII基金为研究样本,以2009年和2010年的周度数据为基础,采用TM和CL模型对QDII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QDII基金经理的选股择时能力不具有持续性。2009年有较强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2010年有一定的选股能力,但是缺乏择时能力。进一步分析,QDII基金经理的选股择时能力的显著性都不强。  相似文献   

18.
基金投资风格的持续性研究:原因与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6至2010年期间所有开放式股票型非指数型基金为样本,实证研究基金投资风格的持续性以及基金转变投资风格的原因和结果。研究发现:(1)基金的大盘/小盘风格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但是价值/成长风格不具有持续性;(2)基金总体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风格择时能力,而过去的业绩是影响基金投资风格发现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3)适当地改变大盘/小盘风格、适当地保持价值/成长风格有利于提高未来的业绩。  相似文献   

19.
对投资业绩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是择时能力,还是选股能力?在我们的一般印象里,择机和选股这两个似乎是投资收益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其实不然,国外的研究结果表明,择时能力和证券选择能力对投资业绩的贡献都只有不到5%,而资产配置决定了91.5%的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四因子模型基础上实证研究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流动性择时能力与风格转换能力。结果表明,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不具有流动性择时能力,同时也不具有市场收益择时能力与市场波动择时能力;但是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表现出显著的流动性风格转换能力;市场流动性好时证券投资基金倾向于提高大盘股和价值凤的权重,降低小盘股和成长股的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