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自由主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价值支撑。新制度经济学充当了新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代言人。作为一种新自由主义思潮,新制度经济学缘起之意识形态归因主要有:凯恩斯主义的失效与福利国家的"破产"、自由主义思潮在经济领域的修正发展、经济全球化大肆渲染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并存、竞争与对立等。对新制度经济学缘起之意识形态归因的透析有助于深刻认识其本质。  相似文献   

2.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边界问题上,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和芮切特)、旧制度经济学家(霍奇森)以及经济思想史家(卢瑟福)不仅边界刻画依据不完全相同,而且他们对新制度经济学智力成果的描述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某种制度分析是否属于新制度经济学关键是看该理论是否假定环境存在着不确定性、人是否具有有限理性,是否明确地或隐含地以交易费用为正为前提。而新制度经济学的边界在旧制度经济学家和经济思想史家那里被进一步放宽。他们深入到本体论层面,认为某种制度分析只要坚持方法论个人主义,那么它就属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内容。而新制度经济学家的边界刻画更能准确、客观地反映新制度经济学的智力成果。  相似文献   

3.
竞争政策对于反垄断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反垄断的经济学基础在立法机构制定相关法律规章中居于重要地位.在现代经济分析中,对反垄断发展贡献最大的经济学基础是新制度经济学.本文通过介绍威廉姆森对反垄断的贡献,概括了反垄断政策的新制度经济学基础,并简要阐述了新制度经济学对美国反垄断政策制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试论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体制改革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制度变迁的时代。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体制改革实践有很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性,它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机理上的相通及其与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的契合促进了它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正处于一个制度变迁的时代,新旧体制转轨使中国有了对新的经济制度变革理论的强烈需要。新制度经济学适应了这种需求,对中国体制改革实践有很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性。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相通之处,这有利于发展新制度经济学,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理论的衔接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契合,既有利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传播,也有利于中国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制度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界主要流派之一,也是我国经济学家重点研究的方向。产学研合作与新制度经济学之间存在可以借鉴的理论关系。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产学研合作创新,探索影响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影响因素,同时强调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新制度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的关系,讨论了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些特点,并对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在近数十年间,新制度经济学受到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依据新制度经济学解释经济史和现实的经济发展,把新制度经济学看作科学解释经济史的有效理论和方法。新制度经济学能科学解释经济史及现实的经济发展吗?对这一问题,国外有些学者已对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力提出质疑。如,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丹尼尔·安卡卢认为,新制度经济学不能解决历史和现实的经济关系,它充满了非历史的观点。在其对经济史的解释中,经济因素销声匿迹了,而代之以各种文化的和国家中心的解释。本文对这些有见地的观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财政学的发展趋势是在社会共同需要论的基础之上发展公共财政论。近年来,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正统经济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 提出了挑战。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公共财政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 以期更为全面地认识公共财政论。  相似文献   

9.
由于其前期的理论没有能够成功地引导广大发中国家从贫穷走向富裕,发展经济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便受到严厉的批评,学科本身则面临生存危机。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新制度经济学向发展经济学的渗透.为发展经济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短短的十几年内,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已经引起了发展经济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制度内生的经济发展理论已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一种流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新制度经济学之所以在中国更有市场,是因为它更适宜用来分析中国的经济改革。经济改革的本质是改良旧有制度形式、产权结构和组织安排,寻找和构建一种更有效的、更能节省交易费用的新的制度形式、产权结构与组织安排,使其更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比较的方法(而主要不是边际的方法)研究制度的演进与优劣的经济学。例如属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经济学就是研究对财产权利的界定、交换,分析以及由此产生的竞争规则对人类的竞争行为和国民财富增长的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制度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本质上是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在其价值观、分析框架和基本方法等"硬核"方面同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从研究对象和历史分析方法等具体分析方法方面看,新制度经济学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影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相通之处。这就要求我们在继承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硬核"的基础上,借鉴与吸收新制度经济学的某些分析方法与研究成果并进行科学综合,构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相似文献   

12.
巴泽尔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架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名享有盛誉的新制度经济学家,巴泽尔基于自身确定的经济研究的逻辑前提,用独特的产权分析方法研究了包括产权、交易费用、契约、组织、国家理论等在内的新制度经济学的所有研究领域,构建了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架构。当然,为弥补交易费用范式的固有缺陷,巴泽尔的新制度经济学还需要在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两个层面进行拓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新制度经济学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基础上加以修正和拓宽,主要表现在制度内生、有限理性、交易成本为正、局部均衡等方面。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的特点是:既是证伪的又是证实的、个人主义兼有制度主义、社会进化论而非历史唯物主义、推崇案例研究方法、既强调自然秩序观又强调演化等。但从本质来说,新制度经济学的假设论和方法论并未脱离新古典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仇怡 《经济前沿》2004,(5):43-45
新制度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思潮中发展最迅速的流派之一。它持挑战新古典经济学,批判地继承旧制度经济学传统,强调制度至关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新制度经济学这种社会思潮的起源、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分析总理的方法论特色,对理论与现实的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流派渊源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现祥 《经济评论》2004,(5):50-53,62
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基本保留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不变硬核 ,新制度经济学通过引入信息和交易成本以及产权的约束 ,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保护带。它们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硬核 ,如理性选择模型。同为制度经济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与近代制度经济学派没有任何理论渊源关系 ,但是他们都关注制度问题。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对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的趋势呈现出模型化、强调历史的作用、注重制度差异的研究及用制度方法解释发展差异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新制度经济学突破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引入了交易费用分析范式。运用价值现象学的方法可以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由于忽视交易费用赖以存在的条件,所以在研究过程中经常会颠倒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社会心理基础有关。怨恨构造了现代社会的精神气质,新制度经济学与这种精神气质是一致的。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起源及变迁的关注都与怨恨所造成的价值假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制度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俊 《当代财经》2003,(6):93-96
本文利用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通过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两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同时还利用该解释,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所需要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贸易措施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了格鲁奇的新制度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制度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新二元经济论、经济制度改革理论、比较经济制度理论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型制度经济学的论述,有效的制度安排对技术创新上有重要的激励作用。本文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的分析中,探讨了加强技术创新的制度激励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制度经济学是西方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主要由交易成本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和制度创新理论等构成,分析和重新解释许多新古典经济学无法解决的问题。把握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精髓,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制度、企业制度、合同制度,促进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