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企业为追求利益而采取的"漂绿营销"行为不仅是对消费者的欺骗,更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对真正的绿色商品市场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促进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应当在法律层面规制这种"漂绿营销"行为。  相似文献   

2.
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政府、消费者以及其他外部机构均对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倍加关注。企业试图借助社会责任投入提升企业形象,但实际上并未真正执行或对效果进行夸大的行为被称为“漂绿”。本文就企业“漂绿”行为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关系做出探究。本文构建了企业的同行相对“漂绿”分数来衡量企业的“漂绿”程度,并在此基础上以我国349家A股上市公司2017—2020年的1261个样本为对象,实证检验了企业“漂绿”行为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对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提出建议,以期减少企业“漂绿”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业和公众的重视,企业开展内部环境审计的需求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企业的"漂绿"行为也愈演愈烈。本文从内部环境审计和"漂绿"行为出现的原因说起,分析企业是如何在内部环境审计和"漂绿"行为之间进行选择,并指出如何减少"漂绿"行为和促进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业和公众的重视,企业开展内部环境审计的需求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企业的“漂绿”行为也愈演愈烈。本文从内部环境审计和“漂绿”行为出现的原因说起,分析企业是如何在内部环境审计和“漂绿”行为之间进行选择,并指出如何减少“漂绿”行为和促进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5.
《商》2016,(2)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并暴露在公众视线中。根据《上市公司披露指南》,企业会自愿或强制的披露相关环境信息。《南方周末》从2009年开始已经连续六年公布"年度漂绿榜"中可以看出,"漂绿"行为愈演愈烈,环境信息质量不能得到保证,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维护企业良好的环保形象、减少"漂绿"行为,凸显了企业环境审计工作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杨波 《财贸研究》2012,(5):33-37
基于中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期的背景,运用不完全信息漂绿博弈模型,讨论绿色消费品市场中信任对交易和规制政策效果的影响,发现信任的高低对漂绿现象出现的概率大小和漂绿治理政策的效果起到了关键作用。应通过参与和透明的方式,提高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信任度、消费者和生产者对绿色产品相关规制政策的信任度,最终达到增强漂绿治理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7.
“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关切与日俱增,但是上市公司ESG报告的披露质量良莠不齐“,漂绿”问题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极不和谐的音符。文章首先介绍了影响上市公司“漂绿”ESG报告的内外部因素,再结合我国ESG信息披露的要求和治理现状,从公司内部治理的角度出发,提出将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体系、贯彻“高层承诺原则”、加强董事会能力建设、强化监事会权责、培养绿色诚信的公司文化、主动披露ESG鉴证报告等治理措施。从公司内部治理角度加强对“漂绿”的研究和治理,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有助于从长远提高公司环境和经济绩效、提高ESG报告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商》2015,(37)
近年来因为企业的逐利行为,漂绿营销这种可以实现企业低成本的营销方式逐渐成为某些企业的理性选择,但是这些企业往往会在企图以低成本获取高利润的基础上对消费者做出虚假承诺。而当绿色、环保、生态的概念深入人心时,期望获得绿色产品的消费者们极有可能会为了一个有绿色标志、一段带有绿色信息的广告、一则关于绿色消费的广告等因素购物,他们这种不理性的绿色消费加剧了企业漂绿营销的泛滥。  相似文献   

9.
随着绿色经济时代的到来,环保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同时企业漂绿行为也愈演愈烈。漂绿一词上世纪末出现于欧美,近几年慢慢走入我国消费者的视野,但我国学者对于企业漂绿行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实证研究方面还有待丰富。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漂绿的定义的基础上从企业、消费者、政府三个角度梳理关于漂绿成因的文献,找出漂绿的表现形式,最后整理出漂绿的危害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漂绿”环保六宗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公司环保报道造假被称作“漂绿”。面对越来越多的“漂绿”行为,北美一些国家的政府和标准制定组织,已经开始尝试对这一行为予以治理。  相似文献   

11.
审计作为环境治理的重要监督主体,利用审计的预防、监督、评价及鉴证职能有效预防及治理ESG报告漂绿行为,可以确保企业环境治理和社会责任履行与ESG报告信息披露相一致。然而,仅借助企业单一的内部审计工作无法满足审计全覆盖的要求,漂绿治理效果有限。文章以ESG报告的审计协同反漂绿为研究课题,充分调动三大审计主体参与ESG报告反漂绿工作。通过打造三方审计协同反漂绿机制,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案例企业之中,以优化审计资源组合,形成审计监督合力。  相似文献   

12.
《商》2015,(49)
由于近年来,企业"漂绿"行为日趋严重,相对于强制披露的环境信息,自愿性披露更能符合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较少不对称性,提高企业声誉塑造良好的环保形象,进而有利于降低成本等。本文站在企业角度出发,研究分析自愿环境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主要从披露产生的成本以及收益分析,这也是企业进行自愿性环境信息披露提供了最原始动因。  相似文献   

13.
《商务周刊》2010,(19):14-14
漂绿一词通常被用在描述一家公司或单位投入可观的金钱或时间用在以环保为名的形象广告上,而非将资源投注在实际的环保实务中。国家一提倡绿色经济、低碳经济,马上就出现很多所谓的“低碳企业”,但实际上,这家企业可能连什么是“低碳”都不知道就自己把自己“漂绿”了。环保人士常用“漂绿”形容长久以来一直是最大污染者的能源公司。  相似文献   

14.
《浙商》2011,(8):30-30
投资者在投资绿色产业时,一定要分清不同的绿色:深绿、浅绿与“漂绿”公司。从发展趋势上,全球范围内的浅绿投资正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15.
绿色公司债券的高质量发展是推动我国实体经济转型、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环境信息披露是衡量绿色公司债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本文以2016-2021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开发行的绿色公司债券为研究样本,以绿色公司债券是否获得第三方认证作为中介变量,对环境信息披露与融资成本问题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优质的环境信息披露能够促使绿色公司债券的融资成本降低;(2)环境信息的披露质量越高,越可能获第三方认证;(3)第三方认证在环境信息披露与绿色公司债券融资成本之间尚未起到中介作用。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我国的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和渠道尚未统一;二是目前的第三方认证程序有待完善,未能真正服务投资者。基于此,应建立统一的绿色债券环境信息披露标准,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合理约束管控第三方认证,提高环境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健全绿色债券的“漂绿”治理机制,培育绿色发展意识,切除“漂绿”根本源头,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吴龙  于千惠  平靓 《财贸经济》2023,(4):140-156
在经济与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当前,兼顾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的绿色转型对中国制造至关重要。本文从自愿性环境规制的绿色声誉和组织学习双重效应入手,构建理论模型考察其对中国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理,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从国家认监委网站获得的企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参与自愿性环境规制在显著降低企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同时,也能有效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机制分析表明,以ISO14001认证为代表的自愿性环境规制通过绿色声誉的需求引导和组织学习的效率提升共同促进了中国制造企业绿色转型。本文的拓展讨论部分显示,自愿性环境规制的绿色转型效应在需要大量技术投入才能减排的重污染行业较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企业的“漂绿”行为和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都会抑制自愿性环境规制的绿色转型效应。为充分发挥自愿性环境规制对制造企业的绿色转型作用,除应降低参与成本、提高企业参与自愿性环境规制的积极性外,政府还应从强化监管和发展绿色金融等方面来克服自愿性环境规制当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绿色债券环境信息披露对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流向低碳和环境友好型项目、促进企业绿色投资、助力国家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等方面都具有深远意义。但由于我国绿色债券起步较晚,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及监管还处于初级阶段,导致绿色债券市场“漂绿”情况泛滥,严重损害绿色债券投资信心和市场有效性。日本在绿色债券方面的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通过对日本提升绿色债券环境信息披露的信息含量和质量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如绿色债券环境信息披露指导方针、监管体制、第三方审验以及数字化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等,以期为推动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西方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的解构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静 《商业时代》2008,(2):23-24
有关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正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对影响消费者行为因素的有关研究成果的分析,探明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从而对消费者行为的一般和本土化研究产生裨益.本文认为,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正从单独研究消费者的理性行为,转向研究消费者的感性行为和消费者与环境的互动行为.  相似文献   

19.
行为金融注重研究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行为,解释金融市场上的各种现象。个人投资者行为分析是行为金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心理因素在人们金融投资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行为金融较为成功地科学解释了个人投资者的判断与决策、投资组合、策略与交易以及退休储蓄等方面的行为。尤其对于投资失误,研究好行为金融研究,对于投资者就可以调整自己的投资行为,避免失误。  相似文献   

20.
行为会计、会计行为与行为经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为会计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对会计行为的研究。随着行为经济学的重大进展,行为会计学将会受到行为经济学更多的影响,从而采用更多的心理学的知识研究会计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