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莹 《经济与管理》2006,20(9):96-96
可持续发展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农村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研究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2005年由蔺丰奇等同志撰写、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一书,立足理论研究前沿,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假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耀绩 《技术经济》2003,22(6):13-14
<正> 一、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1、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由来已久,其目的在于协调不同时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的有效转化和供需均衡,以满足当代人和未来人生存、健康发展的需要。围绕这一思想产生了许多经济学理论,古希腊时代柏拉图“理想国”的设想,马尔萨斯“两个公理”和“两个级数”伦理的提出,马克思、恩格斯“两大生产相互适应发展”理论的奠基等,而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公理和震撼世界的里程碑性研究被公认为:一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与经济因素建 筑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以前,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少有人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即使有人意识到,也不可能形成共识,更谈不上把可持续发展理论引入人们的实际行动中:而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问题与具体产业的有机结合,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建筑业中的应用,没有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就不可能被提出。  相似文献   

4.
发展绿色GDP核算的必要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敏翠  侯金柱 《经济论坛》2004,(18):142-143
绿色GDP是1993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在修订《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体系)时,根据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新的经济核算概念。绿色GDP的含义是:从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后剩余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指标将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SNA体系,被国外统计学者称为可持续发展的国内生产总值(Sustainable 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SGDP,我国学者则  相似文献   

5.
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一词,并向全世界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大会,确立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战略。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未来,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理论,目前还不够成熟,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可持续发展包括的内容很广,人们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它应包括生态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最终目标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理论概念,包容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其思想巳上升为一种哲学高度的当代伦理观,因此其可以渗透到人类意识和理念之中,并指导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本文通过对旅游景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旅游景区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文章深刻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渊源,并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提出了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创新作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在国外理论界和业界日益受到重视,而在我国还是较新的概念。为了对可持续发展创新有规范性的认识,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创新理论,提出可持续发展创新要素具有相互依存和动态性的特点。在对国外企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从复杂性理论、演化理论和权变理论角度,提出未来可持续发展创新理论的3个新视角:用满意观点权衡可持续发展创新要素;从搜寻角度探索可持续发展创新过程;从可持续发展知识的角度寻求创新根源。  相似文献   

8.
赵建军  张黎 《技术经济》2000,19(10):6-8
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崭新的目标和全新的发展模式已经被世界各国所广泛接受。同时也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 1994年 3月出台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 ,从环境与发展的总体联系出发 ,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中国今后在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和行动框架 ,成为一部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指导文件。之后 ,又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说这一切都是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硬件 ,那么还应该有软件来配合 ,这个软件就是思想观念。这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场革命 ,只有观念…  相似文献   

9.
孙文亮 《经济师》1999,(9):21-23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对发展的最新认识。它是追求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各系统要素整体发展的崭新文明观,现已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邓小平没有明确提出过“可持续发展的”的概念,但其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真研究和探求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于指导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作为国际战略家,以高度的责任感,考虑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更着重于考虑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这两个层面上的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运动,还应是一种社会结构。作为一种理论,它必须能回答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及怎样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第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作为一种运动,它应通过政府、企业、公众等行为,解决人类不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朝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它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和奋斗的目标,我们必须努力探索一条以“和谐”为灵魂,以“公平”为准则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研究的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生态化、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理论进行了综述,研究了各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指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发展的目标和理念,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中的能源技术创新,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产业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在工业系统操作层面的深层次的拓展。  相似文献   

12.
自由贸易与可持续发展由矛盾冲突到实现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红 《现代财经》2005,25(9):52-55
本文主要从自由贸易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冲突、WTO规则导致自由贸易与可持续发展的;中突以及发达国家在自由贸易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等方面,结合十年的实践,分析了自由贸易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二者难以协调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思想已经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并业已导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但是 ,可持续发展由概念到行动还需要克服一系列的障碍 ,需要将可持续力的概念从原则、目标和手段上进行分解和具体化 ,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实践提供可操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来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何一门学科的兴起,不仅有其客观的性质要求,而且又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主要来自未来学、发展经济学、生态伦理学和哲学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对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研究和分析是评估一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着力培育的基础动力,并可以此作为判断一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行性的重要依据。通过论述中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10年里,在政府调控能力建设、生存安全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建设、生存环境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社会发展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指出在能力建设中还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理论贡献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科学体系,既涉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问题,也涉及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问题。作为一种发展思想,它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奋斗目标,使经济、社会、生态相互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未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指南和政治纲领。  相似文献   

17.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 CEP)主席布伦特兰夫人于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主要问题及行动方略。此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国内很多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但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紧密结合,从战略的高度,全面评价、系统分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著作尚不多见。在2004年江苏省重大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江苏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周曙东、张伟新、朱德明等撰写的《江苏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是国际上80年代以来形成的一种新的发展理论。它的基本思想是: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危害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自然、经济和社会是一个协调发展的复杂系统,当代人在自我获得发展的前提下,要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条件。近年来这一思想正被广泛接受,并逐步渗透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导思想,各国都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在企业管理的研究领域,尚没有人对此做过深入的研究。本文将从资源的角度来探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问题。1企业可持续发展前提从资源的角度来看,企业可以看作…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和评价方法探索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目标出发,建立反映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存量、质量、结构与变动度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可持续发展进行定量分析,力图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和理论研究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怎样确立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伦理现是学术界在研究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伦理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环境伦理理论。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以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利益观的人际伦理观和环境伦理观的深入分析,揭示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演变过程,同时指出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核心内容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