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加工及质量是制约再生混凝土性能和应用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再生混凝土骨料性能的论述,指出了再生混凝土骨料常用的常规加热法、机械破碎法、酸浸破碎法以及化学方法等的技术应用特点,以期为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加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姜淑波 《西部大开发》2010,(7):67-67,69
本文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混合料进行各项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掺加一定的骨料、再生剂及沥青后进行马歇尔及车辙等试验。提出了就地热再生维修方案,并总结了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何楣 《上海国资》2014,(4):56-57
正所谓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废弃的混凝土、建筑废料等建筑垃圾,除了堆放占用土地资源外还能有什么用处?上海城建却将它们回收制作成再生混凝土再次利用。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其成功打造出了一条集废弃混凝土回收、再生骨料生产加工以及绿色再生混凝土工程应用于一体的内部循环产业链,实现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4.
随着混凝土结构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展.其在恶劣环境下的耐久性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由于年平均气温较低、日温差大.而且某些地带地下水中盐浓度较高.整体气候、环境相对恶劣.混凝土的抗冻性不足是造成耐久性破坏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接触水又受冻的环境下的混凝土冻害情况尤为突出。据大量调查和研究发现.我国北方混凝土工程中最重要的病害是冻融破坏.桥涵工程、混凝土路面工程、桥梁和城市立交桥工程中混凝土冻融剥蚀的情况也屡有发生。  相似文献   

5.
梁爽 《中国城市经济》2011,(14):188+190
对国内外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动态进行分析总结,阐述了学者在再生混凝土方面研究所得的主要成果,为对再生混凝土的进一步研究及再生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形势迫切,将其再生应用到道路工程中是很好的选择.主要针对建筑垃圾再生无机混合料在道路基层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是可以作为道路材料在道路工程的基层中应用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高温后再生混凝土及其应用前景,论述了高温再生混凝土的特点,并总结了强度研究方法。通过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可以初步揭示高温后再生混凝土强度等力学指标的变化规律,为再生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及火灾后再生混凝土结构损伤评估提供依据。因此,研究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的强度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详细介绍了沥青再生技术的优点和适用性,通过在西禹高速公路修复中对厂拌热再生施工技术的应用,说明在有效严格的质量控制条件下.应用厂拌热再生技术施工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可以满足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我国国内废弃混凝土再生与利用的现状,对比国外废弃混凝土再利用的现状,阐述中国在混凝土再生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具有很可观的经济效应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随着"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该文查阅了国内外最新的文献资料,阐述了再生混凝土的含义及再生混凝土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再生骨料的强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建筑物的拆除和新建筑的建立都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这既造成环境污染又浪费了资源。利用建筑废弃物制备再生骨料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利用途径。对再生骨料的强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建筑垃圾再生处理时会产生大量的再生细粉,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本研究采用不同粒径、不同掺量的再生细粉取代水泥配制发泡砂浆。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粒径的建筑垃圾再生细粉,随着掺量的增加,发泡砂浆的干表观密度降低,抗压强度降低,软化系数减小;不同粒径的建筑垃圾再生细粉,随着粒径减小,发泡砂浆干表观密度降低,抗压强度增大,软化系数提高。  相似文献   

13.
现场热再生技术是指就地加热旧路面,耙松、收集旧料,适当增加新拌的沥青混合料及再生剂进行热搅拌,随后摊铺、碾压、开放交通。现场热再生技术可以创造大量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沥青混凝土热再生技术的施工配合比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文章设计了具体工程现场的沥青热再生混合料配合比。  相似文献   

14.
导电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特种混凝土,通过在普通绝缘混凝土基体中单掺或复掺导电性材料,使其具备工程建设所需导电性能。这种新型混凝土不仅需要满足一般环境下相应的力学和导电性能要求,同时应考虑在北方地区进行工程应用时,寒冷环境对其各项工作性能的影响,以对其不足之处做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本文将对冻融环境下导电混凝土的各项性能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5.
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对于中国实现构建节约资源、生态环保的和谐交通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的温拌剂、再生剂进行选型和不同掺量试验,设计RA P含量60% 的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耐久性、耐高温、抗水稳定性等性能研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散性再生剂结合3种温拌剂的温拌再生技术再生混合料,RA P掺量可提高到60% 以上,混合料性能稳定,能够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压实条件好的工况,首选各项性能指标较均衡的Evotherm作为温拌添加剂;而在压实条件比较恶劣条件下,推荐选用击实效果最好的DT作为温拌添加剂.  相似文献   

16.
田忠庆 《发展》2016,(11):87-88
一、泵送混凝土的原理 (一)泵送混凝土 可泵送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石子、外加剂、水和粉煤灰组成,通过拌和机搅拌后将各介质以小颗粒包裹大颗粒形成混凝土,使水泥浆均匀的包裹在粗细骨料表面,在混凝土泵推力的作用下,携带粗细骨料在输送管道中以悬浮状态向前运动,在这种状态下的混凝土才能流动,这就是可泵送混凝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混凝土抵抗气候变化、化学侵蚀、磨损或任何其它破坏过程的能力,当在暴露的环境中,能耐久的混凝土应保持其形态、质量和使用功能.我国有相当大的部分处于严寒地带,致使不少建筑物发生了冻融破坏现象.  相似文献   

18.
在系统测试和分析铁矿尾矿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原料选择、配方设计以及混凝土各种性能进行研究,提出利用铁尾矿制备砌块适用混凝土的材料配比范围。试验得出该配比范围为:水泥用量≤368kg/m3,粗铁尾矿(或石渣粉)在骨料中的体积率≥30%,铁尾矿砂在骨料中的体积率≤40%,聚苯乙烯颗粒在骨料中的体积率≤30%,纤维素按水泥用量的0.3%,抗裂防水剂按水泥用量的1.5%,用水量以满足砌块成型为宜。  相似文献   

19.
陆之行 《发展》2014,(9):124-124
正随着建筑科技的发展,我国许多地方已经大量使用商品混凝土浇筑现浇构件。而在广大的相对偏僻的乡(镇)和农村,现场搅拌混凝土则依然在"唱主角",也就是说,现场搅拌混凝土长期还将作为我国村镇建筑的主导建材之一。现场搅拌混凝土,粗骨料和细骨料往往可以就地取材,混凝土成本较低。但是,现场搅拌混凝土由于自身搅拌过程随意性较大,质量控制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笔者结合多年现场搅拌混凝土施工经验,现将现场搅拌混凝土质量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人参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及再生使用。方法 以人参总皂苷的得率为考察指标,确定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人参总皂苷的性能、洗脱参数和大孔树脂在不同条件下的再生使用。结果 以体积分数为50%乙醇为洗脱剂效果最佳。大孔树脂部分死吸附后,吸附量还是相对稳定的,约为新树脂的50%。结论 以体积分数为50%乙醇洗脱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的人参总皂苷,洗脱率为90%以上,纯度为60%,可以获得最佳效果。且工艺简便、成本低,有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