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码”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现在为止。至少有95%的人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企业文化。”一位专家坦言。 从1982年开始传入中国,企业文化在中国已经存在了24年,期间,“中国式企业文化”曾一遭遇“死胡同”,面对国外企业文化模式的盲目崇拜更是曾将一大批的中国企业带入歧途。 直到现在,很多中国的企业家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仍然“半信半疑”。 不过,在2006年年底,国资委主办的一个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会引起国内企业家们对企业文化的极大关注。 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目前的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为此《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了国资委副主任王瑞样,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中国企业文化研究支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等人,希望通过与这些常年关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官员、学者的交流,探寻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内涵和建设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快讯》2007,(4):14-20
“到现在为止。至少有95%的人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企业文化。”一位专家坦言。 从1982年开始传入中国,企业文化在中国已经存在了24年,期间,“中国式企业文化”曾一遭遇“死胡同”,面对国外企业文化模式的盲目崇拜更是曾将一大批的中国企业带入歧途。 直到现在,很多中国的企业家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仍然“半信半疑”。 不过,在2006年年底,国资委主办的一个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会引起国内企业家们对企业文化的极大关注。 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目前的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为此《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了国资委副主任王瑞样,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中国企业文化研究支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等人,希望通过与这些常年关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官员、学者的交流,探寻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内涵和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人本文化。企业文化理念最终要通过每一个员工的身体力行才能体现出来。如何使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相“融合”,如何使企业文化“落地”,在最基层的每一个班组、在全体员工中生根开花,是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一直坚持的原则、研究的课题和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以下简称“采油二厂”)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突出一个“实”字,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育起来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惯、传统等,以及在此基础上生成的企业经营意识、经营指导思想、经营战略等。企业文化对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我国企业的重视,许多大企业都在努力塑造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比如,海尔集团多年来形成的“零缺陷”,“真诚到永远”、“赛马不相马”、“客户满意”等海尔文化,贯穿于企业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其质量宗旨为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售后服务永远坚持“用户是衣食父母”、“用户永远是对的”、“海尔真诚到永远”、“国际星级服务”等原则;科研开发以“用户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为宗旨。“海尔文化”是海尔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促成了海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着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茅台企业文化可作如下概括:“以人的管理为中心,以经营理念为核心,以企业精神为引导.以规章制度为保证,以追求卓越绩效为目标”。茅台企业文化系统呈“田”字型,外方框分别表示茅台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这四个方面总结了茅台企业文化的内容:内“ ”表示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企业文化在创建.培育和升华过程中,对于“企业管理”的重新认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员工认同”的制度执行、“和谐企业”的精心培育等问题,仍是影响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层次问题。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并努力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通览永新的专著,没有空话、大话、套话、虚话,没有口号文化、墙上文化、面子文化、官僚文化。我认为贯穿全书的一个灵魂就是“实”,这种实既表现为战略与制度的无形之实,也表现为行为、行动的有形之实。实是企业文化的根,实是文化企业的果。没有实的企业之文化是虚假的、空洞的,是伪文化;没有实的文化之企业是软弱的、有病的,是伪企业。  相似文献   

8.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具有自身企业文化特色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是一个最大最强的生产力,它能最大程度地展示行业文化传统特色,体现行业文化精神。笔者所在的菏泽高管处通过源远流长的“修路架桥,与人为善积阴德”这一公路传统文化积淀,把传统文化和以德治路有机结合起来,把公路人的传统美德和与时俱进结合起来,打造和凝炼提升“诚信立身、纯朴路风、厚德载物、善待天下”的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努力发掘和继承公路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公路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根基。几年来,菏泽高管处把“路灯”精神作为精神象征,并在“路灯精神”基础上,切实落实“和谐、诚信、敬业、创新”的企业精神。下面的几点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国企业是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为适应经济和社会活动,每个企业都有反映企业共性和自己特色,经过精心培育而产生的一种观念体系,并逐步形成了现代的具有明确目的的文化体系,这就是企业文化。这种文化是广义的,它包括领导人的选择、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凝聚力、优良传统等,可谓“大文化”。一、企业领导人的选择美国小企业(农场)都是私有的,家族式管理。往往是丈夫做老板,搞“外交”,跑销售;妻子管内务,抓供应;儿子抓生产、技术;女儿抓财务;主要关口都家里人把。这种企业的优点是质量保证,牌子挺,肥水不外流,效…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产业》2005,(5):73-73
一是“企业文化主要是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的误解。由此带来的误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娱乐化”与“福利化”。这种错误定位.将企业文化当作一种员工福利,使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开展文娱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上,其结果是使企业文化建设处于边缘化的处境,难以发挥其对于企业发展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论证了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性。总结介绍了陕西地电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陕西地电提炼出“共识、共创、共享”的企业价值观和“自信自强,不断超越”的企业精神,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封红梅 《中国经贸》2009,(6):190-191
“企业文化”为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纷纭的众说,都是为了探究“企业文化”为何物所作的努力,众多歧义经过讨论,有可能得出一个逼近“企业文化”本义的认识来。为此,本文就什么是“企业文化”以及如何建立新世纪文化诸多方面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期引起注意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穆朝阳 《魅力中国》2011,(17):33-33
“百年企业靠文化”,“一流的企业卖文化”,充分说明了企业文化在企业长久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大型企业的工会干部,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和基石,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凝聚集士气,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产业》2007,(2):64-64
“乡土型”企业文化 “乡土型”企业文化是指建立在民间地方文化基础上的企业文化。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离不开地方文化的影响,因此,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时理应将地方文化作为基础。特别是那些具有地域特色的乡镇集体企业和部分私营中小企业,或资源依赖于地方,或员工来自于本土,或产品销售主要集中在本区域,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企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已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一个企业的动力及凝聚力都来自于企业的文化,技术只是一个平台,没有一套成功的企业文化,企业的生命力是有限的。本文就21世纪企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做一些探讨。一、企业文化会更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齐咨询公司提出的21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这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战略,其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了把竞争对手挤挎,或者使对手实力受创。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营企业应运而生,民营企业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企业文化,民营企业文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综合体,是一种经济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将企业管理从以往单纯的物质层次推进到了注重职工价值导向,道德规范,经营理念,行为方式和形象塑造的文化层次,如果说经济实力是民营企业的“形”的放,是民营企业的“神”,企业文化对于焕发企业精神,产生向心力和辐射力,对外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保进企业的二次腾飞,具有难以估量的影响和作用,东港二十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强大的驱动力,是企业不断前进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17.
王君 《魅力中国》2013,(20):270-270
当前,在一定程度上讲,县级供电企业实践国家电网公司“五统一”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征程才刚刚步入“快车道”,而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非一朝一夕之事,任务繁重,需要每个单位,每一名电力员工付出艰辛的努力。一、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五统一”优秀企业文化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五统一”优秀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管理手段,其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既反映企业员工的企业观念、行为准则、集体意识,又反映企业宗旨,体现企业价值观和伦理观,是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8.
潘成云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92-96
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企业文化理论正在不断走向成熟,但是,还有许多企业文化理论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我们试图以“心理契约”假说为基础,对企业文化的“本质属性”、“生命周期”和“管理模式”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企业文化的本质是心理契约,企业文化生命周期包括五个阶段:科学设计期、人格化期、规范引导期、维护完善期和蜕变创新期,企业文化有四种管理模式,即潜意识无序管理模式、潜意识规范管理模式、有意识无序管理模式和有意识规范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周丽娇 《浙江经济》2007,(14):58-58
当今企业竞争已经渗透到文化层面,企业文化成为构筑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来源。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过,“企业文化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的确,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不断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使企业充满活力,永远处于不败之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经济学家于光远说“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凝聚力、发展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的源泉,也是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美国兰德公司的报告显示,世界500强企业都善于运用企业文化不断地给企业注入活力,优秀的企业文化让这些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文化的概念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引入我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企业文化能够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已经被业界普遍认可,但我国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与国外著名企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急需适时转型以顺应时代发展,除了要在“硬件”上下功夫外,更要加强“软件”——企业文化的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劲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