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产量锐减,进口急剧增加,大豆生产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为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的倡导和支农作用,扶持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根据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落实进一步扶持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有关措施的通知>的精神,农发行下发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种用大豆收购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从2003年9月起在部分地区新开办种用大豆收购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2.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扭转我国大豆产业在发展中出现的油脂加工能力过剩、内资比重偏低、原料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局面,《意见》提出,国家将加大对国内大豆生产的扶持,努力增加大豆产量,提高自给水平。  相似文献   

3.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扭转我国大豆产业在发展中出现的油脂加工能力过剩、内资比重偏低、原料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局面,《意见》提出,国家将加大对国内大豆生产的扶持,努力增加大豆产量,提高自给水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对大豆产业不可谓不重视。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把大豆产业与奶类产业、食品工业一起,确定为国家在食物与营养领域的三个重点产业2002年,农业部开展了“大豆振兴计划”,并对大豆给予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几年来,大豆产业不但没有振兴,反而在萎缩。采访中记者发现,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据三农在线报道: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扭转我国大豆产业在发展中出现的油脂加工能力过剩、内资比重偏低、原料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局面,《意见》提出,国家将加大对国内大豆生产的扶持,努力增加大豆产量,提高自给水平。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等3个层面和研发、种植、加工、消费等4个领域提出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思路和具体内容,为政府制定全面、系统的大豆产业支持政策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统计分析和数据对比的定量研究方法,选取美国农业部和我国农业统计年鉴1996年以来的大豆产业相关数据,分析我国大豆产业在国内市场开放和进口转基因大豆双重冲击下逐步沦陷的原因;运用逻辑推理和归纳演义的定性研究方法,针对目前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粮食安全战略及《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对大豆种植业支持政策,提出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结果]大豆产业是横跨农业、工业、服务业三次产业,同时具有经济属性、政治属性、社会属性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这些产业特点要求政府在考虑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政治利益、社会利益和长远利益,制定能够整合大豆产业价值链中各环节资源和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全局性战略规划,准确进行产业定位,明确大豆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合理选择大豆产业发展模式。[结论]鉴于大豆产业对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应将大豆产业定位为战略性资源类产业;其次,在大豆产业发展方向上,重点培育大豆优势品种,分区域种植不同品质的优质大豆,支持企业开发大豆精深加工产品,提高大豆精深加工技术水平,增强消费者对非转基因大豆价值认知;最后,在产业发展模式选择上,扶持有能力的粮农企业采取大豆全产业一体化经营模式和推行大豆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大豆产业是东北垦区主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2 0 0 2年初 ,农业部部党组果断把实施农垦大豆行动计划作为振兴农垦经济五大行动计划之一 ,采取多种支持政策扶持农垦大豆产业的发展。但是 ,最近以来 ,以美国为主的大豆主产国采取高额补贴等一系列支持政策 ,加大了对我国倾销大豆的力度 ,农垦大豆产业发展面临着严峻形势。本文根据农垦大豆产业发展特点和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大豆贸易环境 ,对农垦大豆产业发展提出几点想法和建议。  一、农垦大豆产业发展特点   1.大豆产业是东北垦区的支柱产业 ,在农垦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垦大豆产量多年平均…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比较分析法与定性定量分析法,对美国大豆在我国进口市场的竞争力进行分析,计算其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指数,分析影响美国大豆在我国进口市场竞争力的因素,并与巴西、阿根廷大豆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美国大豆在我国进口市场仍然拥有较高的竞争力,但不如巴西;美国大豆在生产、国内需求、政府补贴上具有优势,但市场价格上不具备优势。对我国大豆产业而言,应适当借鉴美国与巴西在大豆产业发展上的经验,加大科研投入,建立完整自主的产业链,加大政府扶持,发挥非转基因大豆优势。对我国大豆贸易政策而言,我国应该适当限制大豆进口,鼓励油粕替代品的进口,同时优化大豆进口来源结构,减少对个别国家的进口依赖。  相似文献   

9.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大豆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5年以来,中国进口的大豆、豆油和豆粕数量急剧增加,对中国大豆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这一情况受到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也随之采取多种措施对本国大豆产业进行扶持.本文利用引力模型定量评价影响中国大豆贸易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大豆进口价格、贸易伙伴国的产业政策、中国大豆市场开放程度对中国的大豆贸易格局变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大豆的大量进口与外资在豆油压榨行业的垄断导致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与产量不断萎缩,进而对我国大豆种子产业的安全造成影响。文章在对大豆种业安全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安全评估体系,并用2002~2013年的指标数值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豆种业2006年已陷入危机,之后安全状况不断恶化,2010~2013年已出现完全危机,大豆种企纷纷停止制种,经营大豆种子的公司大面积亏损、倒闭。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国内大豆产业沦陷、种植大豆比较收益低、大豆属性定位不清、政策保护不足与大豆种子商品化率低。为保存国内大豆产业复苏、繁荣的基础,建议:(1)加大对大豆育种、制种、良种推广的政策扶持;(2)制定大豆最低种植面积红线;(3)提高大豆种子的商品化率、加快良种良法的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面临大豆种植比较效益低、加工企业不愿用国产大豆、大豆大量进口而无采购权定价权、大豆产业技术创新缓慢等因素的制约,要振兴我国大豆产业,必须突破重围,解决五方面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新田县有机富硒大豆的土壤、地理优势、品种、品牌等产业现状,探讨施肥不合理、综合生产能力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精深加工有差距、品牌效应发挥不够等主要问题,从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科技含量、实行机械化种植、引进龙头企业、加大产业扶持、打造产业品牌等方面来寻求发展对策,旨在为发展新田富硒大豆产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近期,农业部发布了《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大豆面积达到1.4亿亩,推行大豆与玉米轮作,强化大豆政策扶持。《意见》称,要充分认识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能轻言放弃大豆,保持国内一定规模的大豆生产是必要的。要保持大豆生产稳定发展,推行大豆与玉米轮作倒茬。《意见》认为,促进大豆生产发展是优化调整种植结构的需要。当前,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  相似文献   

14.
阿根廷大豆产业发展与政府政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阿根廷的大豆产业不仅没有得到政府的任何补贴政策支持,而且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农业政策严重不利于大豆产业发展;阿根廷的大豆科研也远远不如美国和巴西。在这种恶劣环境中,阿根廷的大豆产业居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因此,考察阿根廷的大豆产业发展对于振兴我国大豆产业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受中美贸易战影响,我国的大豆产业以及大豆贸易面临全面冲击,贸易战对中国大豆产业敲响了警钟。作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产业基地,东北地区的大豆产业发展,对于提高国产大豆自给率,以及确保中国大豆产业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具有多重战略意义。基于贸易战背景下东北地区大豆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东北地区大豆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从多角度提出了振兴东北地区大豆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即明确大豆产业政策定位,整体提升东北地区大豆振兴计划;出台大豆产业科技创新激励政策,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大豆单产和产品科技含量;支持建立东北大豆优势品种体系政策,发挥东北地区大豆非转基因的比较优势;调整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政策,培育和做强大豆龙头企业,提高企业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拓展大豆产业发展的补贴政策,诱导更多的工商资本和农民进入大豆生产加工领域。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处于大变局中的大豆压榨产业又将迎来哪些新形势,面临哪些新挑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我国大豆压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径。  相似文献   

17.
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是世界排名前四位的大豆生产国,但从贸易角度,美国、巴西、阿根廷与中国却处于完全相反的地位,美国、巴西、阿根廷是世界排名前三位的大豆出口国家,中国却是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家。利用1961年以来的FAO数据,从大豆生产、贸易两方面分析50多年以来上述四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变化形势,并通过对美国、巴西、阿根廷大豆生产、贸易发展形势的原因分析,提出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应予以借鉴的方面,以期推动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豆产业是我国农业的传统产业,作为大豆的原产国,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前,一直是大豆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目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振兴我国大豆产业,提高大豆的国际竞争力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我国大豆的生产和贸易现状;测度了我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如何提升我国大豆的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严峻挑战。本文尝试从产品差别化角度出发来分析我国大豆在国际竞争中所处的位置,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大豆实施产品差别化,大力发展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的市场效应,并就此对我国大豆种植业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产大豆如何“斗”洋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前后 ,大豆问题成为我国农业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面对入世的挑战和压力 ,中国大豆有没有国际竞争力 ?黑龙江垦区九三油脂集团总经理田仁礼多年从事大豆产业的经营与研究 ,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问题有着精辟的分析和见解 ,现予以刊发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