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关于欠发达国家应该选择何种经济发展战略的问题,近年来我国一直存在赶超战略论与比较优势战略论之争。通过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原理,提出并论证了超越这一争论的“综合优势发展战略”假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施赶超战略容易造成“赶超困境”,而实施比较优势战略则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只有实施综合考虑比较优势、分工利益和交易效率的“综合优势发展战略”才能够使经济和谐、健康地发展。也就是说,综合优势发展战略是一种基于和谐社会观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周鹰 《上海经济》1997,(2):47-48
"比较优势论"是日本一桥大学小岛清教授在七十年代中期提出的。该理论一诞生即给日本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指明了方向,为其产业结构优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笔者认为,这一理论适合我国现实,对我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指导意义。一、比较优势论及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的应用实证小岛清是在其所著《对外直接投资)一书中提出"比较优势"理论的。该理论又称"边际扩张"论,主张:投资国应选择东道国有相对优  相似文献   

3.
比较优势战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外贸长期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取得较大经济剩余,但也出现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的局面。究其原因在于比较优势战略忽略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动态贸易利益。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不适性,本文详尽分析了比较优势理论自身存在的严重缺陷,同时,也对我国外贸实行比较优势战略的不适应性作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比较优势战略不适应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我国外贸必须进行战略调整,从比较优势战略转向竞争优势战略。  相似文献   

4.
王森 《中国经贸》2012,(16):6-6
比较优势理论正是基于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实践的若干经验教训的观察,在比较成本论和要素禀赋论的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发展理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不断发展,单纯地依靠原始的比较优势或者要素禀赋来定位一国对外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角色已受到不少质疑,即所谓的“比较优势陷阱”说。  相似文献   

5.
比较优势理论的要义是贸易可能性,而不是贸易效益。比较优势战略作为比较优势理论在发展战略的具体运用,并不能保证一国获得持续、较高的贸易效益。追求贸易效益的最大化是理性国家对外贸易长期追求的目标,只有在比较优势基础上,获得贸易的竞争优势,才能实现发展中赶超。中国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对贸易水平的提高和贸易结构的提升有积极的意义,应在贸易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国家如何追赶发达国家,可以有很多发展战略。工业化战略和比较优势战略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两种。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两种战略的理论依据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得出结论:比较优势是较成功的战略。在世界经济正向知识经济过渡的今天,发展中国家同样应立足于比较优势战略发展本国经济。  相似文献   

7.
过去,人们常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是“比较优势”,并依照中国劳动力便宜的所谓“比较优势”来思考我国产业战略,甚至经济战略问题。最近,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宁向东提出,仅仅依靠“比较优势”的概念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不能把握今天“新经济”时代基本经济特征、并制定有效的国家战略的。我们需要用新的“国家竞争优势”的理论来重新规划我们的经济战略问题。宁教授解释说,所谓“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国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要从全局的角度、根据一国范围内可以调度的资源,并以最终在国际市场上确立本国产品市场占有率为目的的竞争…  相似文献   

8.
一、从比较优势理论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1.比较优势理论与国际分工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分工的基本理论,也是解释当前国际贸易的主导理论,它的发展经历了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论.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都应分工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以此参与国际贸易;大卫·李嘉图发展了这一理论,形成了 "两利相对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的比较优势理论,使每个国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成为可能;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则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完善,该理论认为一国应根据本国要素的丰裕度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以这一理论为基础,当前的国际分工与贸易的格局是:发展中国家主要生产并出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则主要生产并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陕西"资源强省"与"经济弱省"的矛盾,运用区域分工理论分析陕西经济发展的分工格局和贸易战略,提出需要建立以外生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内生比较优势为主导的分工格局和贸易战略。  相似文献   

10.
鉴于目前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在经济水平上的差距,指导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贸易理论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进口替代战略的优势和不足,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贸易指导理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一国时外贸易模式的产生原因及贸易利益的来源.文章创新点是阐明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与金融危机爆发的关联性,分析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以及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得出金融危机的爆发并不是比较优势失败的结论,并从中获得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林毅夫的比较优势战略以其逻辑的自洽性和对于中国改革前后的历史有很强的解释力,因而对中国的改革之路有着很好的启发作用。文章在重读林毅夫的比较优势战略的基础上,运用企业动态能力的理论,对比较优势战略提出三点质疑:首先。从理论的逻辑起点上,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忽视了企业自生能力的内生性;其次,在理论论证过程中对于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之间缺乏必要的逻辑承载链条;最后,在理论的政策含义上,对于中国未来产业发展有着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误导。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贸易理论强调的比较利益结构都是建立在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的.是以“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条件的。而新贸易理论大量运用产业组织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来构建新的理论模型。我国在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发展产业闻贸易的同时,也应该利用国外需求结构的不同、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来发展我国产业内的贸易。  相似文献   

14.
入世后中国的贸易战略: 比较优势还是选择性赶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一国资源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有极大的局限性,在缺乏技术支持和竞争优势的情形下,比较优势战略并不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持久的贸易利益,相反还会导致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而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出现贫困化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政府应该发挥其特有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实施选择性建超战略,在关键产业和技术领域有所突破,以把握产业和技术的制高点,依靠其更强大的辐射效应和起飞效应,较快地实现与发达国家的收效。  相似文献   

15.
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理论作用,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制造业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对国民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目前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水平也各有不同。本文基于18个制造业主要国家的数据,实证分析影响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因素,探究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比较优势战略的选择,并对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看比较优势的适用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优势学说和竞争优势学说并非对立的理论,而是从不同角度对国际分工和贸易的解释和研究。比较优势的动态化包含有竞争优势的內容和思想,竞争优势的促成需要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动态化的比较优势论对中国经济仍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在中国不论是以比较优势还是竞争优势为参与国际贸易和分工的原则,都需要同时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比较优势陷阱与中国外贸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也持续改善。但是,仅仅按照由资源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并不能给我国带来持久的贸易利益,相反还极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局面。因此,根据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改造传统产业强化比较优势,扶植战略性产业培育竞争优势,是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8.
张蒙 《特区经济》2008,(3):211-21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同日而语,国际市场竞争变得愈加激烈,其形式、内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长期指导我国外贸战略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已不再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并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我国应逐步淡出比较优势战略,而选择以竞争优势为主导的贸易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一国据以发展经济和对外贸易的两种理论,各有其优缺点.绝对的否定或肯定两者中的任意一个,在实践中都是有害的.中国产业结构还不合理,应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国力,把两种理论结合起来考虑,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提高我国国际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一、静、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内涵及比较 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过程中,比较优势原则一直成为不同阶段国际贸易理论的精髓,并在国际贸易活动不断的发展中被赋予新的特征.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当数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它们共同构成了以比较利益学说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都认为各国的比较优势(或生产率优势,或假定生产率相同前提下的自然禀赋优势)是构成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各国应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来生产和输出那些劳动生产率上占有优势,或密集使用相对丰裕生产要素的商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