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刊中报     
“文革”粮票收藏第一人:蒋俊本刊讯笔者在全国第九届粮票、第六届布票交流大会上有幸结识了一位令收藏界刮目相看的奇人:被收藏界称之为“文革”粮票收藏第一人的蒋俊。他的“文革”题材可谓独树一帜:有国内孤品“陕西省1969年发行的油票一市斤”,有国家二级文物“山东省1966年发行的五斤粮票样票”,面值最大达1.6万斤的粮票,使用时间最短的粮票…… ,数量达2100种。说起自己27年的粮票收藏史,蒋俊显得十分激动和自豪。1972年,因部队工作需要,他大量接触全国各地的粮票。看到有的粮票上有各种名胜古迹,有的粮票上有当时十分红火…  相似文献   

2.
正我是个收藏爱好者。从参加工作到退休,在粮食部门工作41年,出于对职业的特殊感情,对粮票收藏情有独钟。我收藏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一直到粮票停止使用各阶段国家和各省市区以及地市县的各类粮油票证数千种,并且还收集了与粮票发行使用管理有关的资料,撰写了有关粮票的文章,设计编汇了《湖南粮票》册,参与编辑了《湖南省地方粮票目录》等,2004年被湖南省收藏协会评选为首届"湖南收藏家"。赏粮票、交粮友、逛票市、查资  相似文献   

3.
粮票收藏虽然是起步较晚的收藏门类,目前还不是很红火,但作为投资项目来说,其中却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一、粮票有极大的地区利润差邮币卡市场已基本规范,其价格已是公开的秘密,虽说也存在着地区差,但基本维持在5%的水平左右,想靠倒地区差来赚取高额利润,已是昨日黄花。而粮票因为正处于起步阶段,加之是各省、市、县分别印制,因此存在着极大的地区利润差。甲地出的本地粮票只卖1元钱1套,而到了乙地则可能是2元、3元甚至更高。现在已有专业粮商靠倒粮票地区差谋生。二、粮票现在还是地板价粮票从1993年掀起高潮至今虽说已六年,但由…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粮票收藏活动陆勇,刘忠毅这次我们到美国考察连锁的同时,会见了美国中国大陆粮票研究会副会长沈自力教授。据沈教授介绍,美国历史上曾发行过粮票,但时间很短,从1943年到二战结束,是联邦政府因当时粮食供应紧张,根据战时需要而印制发行的。二战结束后,局...  相似文献   

5.
趣谈"粮票"     
粮票,是国家粮食部门发行的,用于城乡居民购买粮食、粮食制成品或保证城乡外出流动人口购粮、就餐的凭证,它是我国粮食统购统销计划经济的特殊产物。我国自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和1955年国家粮食部发行第一版全国通用粮票以来,到1993年粮票在全国基本上被废止。粮票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进入了人们的收藏范围。通过欣赏研究粮票,我们不难发现,确有一部分粮票,特别是全国通用粮票及各省级粮票,在设计、用纸、印刷、以及发放和管理等方面都与人民币一样严格、规范,粮票被称之为“第二人民币”。如:1965年版…  相似文献   

6.
粮票是中华农耕文化的产物,在我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一种用竹签制成的形如令箭的“粮签”,诸侯王公吃粮时就凭国君发给的“粮签”到国家粮库领取米粟。宋代时,出现了名为“生券”和“熟券”的军用粮票。新民主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是达到高潮,并作为计划经济的标志物在新中国流通了将近半个世纪,在我国经济史上具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曾被誉为“中国计划经济第一票”,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目前,粮票虽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由于它具有丰富的丈化内涵和很高的历史价值、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粮票的收藏和研究遂成为当今社会活动中一项新的重要内容,受到国内外众多人士的青睐和关注。但目前来讲,这项活动总体还处于散兵游勇的状态,非常不利于其巨大价值的挖掘与保护。  相似文献   

7.
粮票如何分类收藏薛增强粮票的分类与整理是一项细致而又具科学性的一项工程。在数万余种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粮票中,各自的功能与丰富的内涵也不尽相同。若不按类别进行有系统的归纳,那么,在整理过程中尽管品种繁多,排列整齐,但观赏起来会觉得平平俗气,...  相似文献   

8.
话说粮票     
粮票,是我国计划经济的产物,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票证。其发行之广泛,使用之长久,文化内涵之丰富,在全世界堪称一支独秀,在中国历史上也仅此一例。在1955年至1993年近四十年的漫长岁月里,粮票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甚至比货币更为重要。领取粮票、吃商品粮不仅是一个经济利益问题,也成了身份的象征。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粮票虽已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成为过期的票证,成为历史的遗物,但它却产生了具有文物特征的收藏价值。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尚无统一制定发行粮票的政策,当时部分地方政府曾在本行政区范围内发行粮票。1953…  相似文献   

9.
<正>关于粮票,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到:“谈到粮食安全,我就想到了粮票。今年是我国取消粮票二十周年。一九九三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就餐第一次不再需要缴纳粮票。同年五月,北京市正式宣布取消粮票,其他省区市也先后取消粮票,粮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这是我国改革发展历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相似文献   

10.
粮票作为中国计划经济的一个特定产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这些昔日的重要票证,现正受到广大收藏者的关注,成为投资、收藏界的新宠。投资收藏者之所以对粮票情有独钟,是因为它有如下特点:一、粮票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具有无穷的增值潜力。如山西省一套1955年的粮票开价便是50元;西藏1960年版的5枚旧粮票,面额不过8斤7两,看上去破烂不堪,却要价85元;文革粮票更是要价惊人,武汉市1969年发行的一套粮票,索价已达120元。二、集粮票简单易学。在我国的上海、南京、九江等地,相继成立了集粮票协会,并创…  相似文献   

11.
粮票的来由     
现在中国的城里人终于不再用粮票买粮食了。粮票已经开始变成历史文物.据说现在还有把粮票作为收藏品买卖的市场。但我们不能忘记粮票曾在中国通行了近四十年.它的存在几乎构成了一种文化。前些年有这样一个笑话:某君有幸出国进修,一切准备停当,临行前问有关人士到哪里换世界通用粮票,结果闹出一场笑话。笑话归笑话,但这个故事确实反映了当时许多中国人对粮票的看法。在他们看来,粮票的存在是天经地义的,就和其他中国固有的文化一样。无独有偶,还有一个与粮票有关的相反的故事。说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一个台湾商人潜人大陆寻找投资机会,这在当时还是颇冒风险的。他第一次在广州买小吃,小贩向他要粮票,  相似文献   

12.
票,是购买粮食的凭证;而粮票印章,则是粮票印发机关的名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粮食工作和粮食机构一向高度重视。通过欣赏研究粮票,我们可以从印章上得到充分的证明。一、解放初期的粮票印章从这一时期的粮票印章看,其特点为大多数均冠有“×××人民政府”字样。如:湖北1949年8月印发的“湖北省人民政府粮票印”的大米票;广西1949年印发的“广西省人民政府粮食之章”的餐票;皖南1950年印发的“皖南人民行政公署粮食局”印章的大米票;华东1950年印发的“华东财政经济委员会”印章的大米票;财政部195…  相似文献   

13.
从粮票印章话粮食机构的设置与变革李希跃粮票印章,是粮票印发机关的名称。当我们在欣赏粮票时,发现部分粮票印章在不同时期差异较大,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机构的设置与变革,还可以从这一侧面看到粮食工作在党和政府整个经济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即使在今天了解...  相似文献   

14.
粮票小知识     
粮票小知识粮票中的学问很多,从粮票的构图设计到制版印刷,有许多丰富的知识和学问,收藏者会因此而增添无穷的乐趣。-、粮票的印制粮票首先要有设计稿,一般是由专业的美术设计者根据粮食部门所提供的参考资料和提出的建议而设计绘制。画稿尺寸是根据制版的需要而定,...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没上过学的、不识一字的大有人在,但不认识粮票、没用过粮票的人却不多见。尤其是在粮食严重匮乏的上世纪六十年代,身无粮票简直寸步难行。小小粮票,方寸之物,却伴随着国人生活了半个世纪,成为经济落后的象征,沧桑历史的见证。  相似文献   

16.
粮票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是商品短缺年代的一种购粮凭证。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了《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粮票从此诞生。也有人认为,新中国第一枚粮票诞生于1950年,是西南区军政委员会印制发行的西南区粮秣票,但这种粮秣票和后来的粮票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一般认为第一枚粮票诞生于1955年。  相似文献   

17.
粮苑文萃     
总书记要看上海"二钱半"粮票 1998年9月初,中央电视台来电采访胡申南先生收藏票证情况时,问起上海最小面额粮票"二钱半"之事,当时他还未收集到这枚票。因上海"二钱半"(1963年)粮票发行量很少,加上人为销毁,物以稀为贵,如今存量只有5~ 6枚,市场价在300元以上。为了觅得这枚票,他经过一星期的打听,最后得知一位家住虹口区的票友藏有此票,费了好大劲儿才把这枚票搞到手。1998年12月初,中央电视台播放了12集大型系列片《改革开放20年》,在第六集《百姓岁月》中上海"二钱半"粮票以特写镜头出现,引起全国广大观众的注目,也引起中…  相似文献   

18.
带有“全国之最”的粮票是广大粮友追逐的热点之一,其自身价值自然就不同一般。而“全国之最”的语录粮票,更是以不菲的身价受到粮友的青睐。这其中就包括全国最早的语录粮票。说起最早的语录粮票,许多刊物上都指的是“山西太原市62年版兑粮证”,最近,《中国集粮报》上刊登的《山西粮票中的全国之最》一文也这样认为。其实,62年版太原市兑粮证上并没有语录,有语录的是60年版太原市兑粮证。前不久太原一位朋友专门给我寄来了有关粮票复印件。不仅更正了以前的错误认识,还将语录粮票之最提前了两年。查有关资料得知,60年版太原市兑粮…  相似文献   

19.
粮票,是我国粮食购销实行计划体制的缩影。自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和1955年粮食部发行第一版全国通用粮票以来,到1993年粮票在全国基本上被废止的近四十年中,我国先后发行了数量庞大、用途各一、名称不同的粮票。本文通过对粮票名称进行分类研究,来探讨这一历史时期的粮食政策,从而揭示粮食工作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粮食市场化改革的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一、保障军需民食的口粮粮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为保证军需民食、国家建设和政权稳定,1953年,中央决定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简称统购)和计…  相似文献   

20.
李希跃 《中国粮食经济》2009,(8):F0004-F0004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粮票伴随国人长达40年之久作为购粮凭证的粮票.是我国粮食短缺时期计划经济体制最有代表性的产物通过粮票。我们可以看到党和政府在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中付出的艰苦努力以及改革开放后我国粮食政策的重大调整和粮食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